-
公开(公告)号:CN1189035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59254.X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抗菌止血材料为含有交联磷酸基团的低温凝胶海绵具有多孔性,能够容纳血液的各种成分,材料壁龛可以为血液中的可溶性和不可溶性元素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等提供粘附位点,海绵孔室中含有丰富的磷酸基团,可以提供粘附位置以阻止血液流动;并且随着各种凝血成分在材料龛中的浓度增加,有利于促进凝血反应的发生,从而使抗菌止血材料具有显著的止血能力和抗菌性能,能粘附在出血创面的损伤组织上,促进纤维蛋白网的形成,从而缩短出血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02071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67036.7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01K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所述构建方法为:先构建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移植后第14天腹腔注射小剂量LPS+H2O2诱导,即得。本发明通过多种实验手段验证了小剂量LPS与H2O2联合诱导TA‑TMA模型的可行性,填补了TA‑TMA小鼠模型研究领域的空白,并为深入研究TA‑TMA的发病机理和治疗策略提供了实验工具和平台。本发明有助于推动TA‑TMA相关药物研究的进展,为临床上治疗TA‑TMA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83122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710953735.X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硬脂酸/软脂酸组合作为aGVHD疾病诊断标志物的应用,利用高通量的GC‑MS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出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受体内硬脂酸/软脂酸比值水平可作为aGVHD的潜在血清代谢标志物,在诊断aGVHD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能够实现aGVHD疾病的早查、早诊、早发现,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同时可以使用本发明的代谢标志物制备成诊断试剂盒,为发展快速、无创、特异、准确、早期预测aGVHD疾病提供了新标志物试剂盒的研发方向,具备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917971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065730.X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肉豆蔻酸和甘油组合物在评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TKI疗效的应用,属于代谢组学、临床检验技术领域。本实验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CML患者的血浆小分子代谢物进行研究,随机选取了初诊CML组26例,经TKI治疗成功组26例,经TKI治疗失败组26例和健康对照组26例样本作为发现物质模型,根据小样本筛选出来的物质进行194例样本验证。通过样品采集、预处理、样品的分离与检测、数据处理,筛选出CML患者血浆的肉豆蔻酸和甘油组合水平可作为预测TKI疗效的潜在标志物,为临床判断TKI疗效提供新的血浆代谢标志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919797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86295.6
申请日:2014-05-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K31/706 , A61P7/00 , A61P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地西他滨在治疗针对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现有的血小板生成素(TPO)、免疫球蛋白(IG)、甲强龙(MP)、血浆置换(PE)以及美罗华等治疗手段,可在短期内增加患者巨核细胞数,平稳回升血小板数。
-
公开(公告)号:CN107831225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953735.X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G01N3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硬脂酸/软脂酸组合作为aGVHD疾病诊断标志物的应用,利用高通量的GC-MS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出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受体内硬脂酸/软脂酸比值水平可作为aGVHD的潜在血清代谢标志物,在诊断aGVHD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能够实现aGVHD疾病的早查、早诊、早发现,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同时可以使用本发明的代谢标志物制备成诊断试剂盒,为发展快速、无创、特异、准确、早期预测aGVHD疾病提供了新标志物试剂盒的研发方向,具备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0968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210104756.5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K31/198 , A61P7/02 , A61P9/14 , A61P4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N‑乙酰半胱氨酸在制备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同时公开了一种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药物。与现有常规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的方案相比,N‑乙酰半胱氨酸疗效确切,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患者效果明显优于现有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另一有效的治疗途径。此外,在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过程中还可以可协同血浆置换等常规手段共同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7917971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711065730.X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肉豆蔻酸和甘油组合物在评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TKI疗效的应用,属于代谢组学、临床检验技术领域。本实验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CML患者的血浆小分子代谢物进行研究,随机选取了初诊CML组26例,经TKI治疗成功组26例,经TKI治疗失败组26例和健康对照组26例样本作为发现物质模型,根据小样本筛选出来的物质进行194例样本验证。通过样品采集、预处理、样品的分离与检测、数据处理,筛选出CML患者血浆的肉豆蔻酸和甘油组合水平可作为预测TKI疗效的潜在标志物,为临床判断TKI疗效提供新的血浆代谢标志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919797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186295.6
申请日:2014-05-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K31/706 , A61P7/00 , A61P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地西他滨在治疗针对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现有的血小板生成素(TPO)、免疫球蛋白(IG)、甲强龙(MP)、血浆置换(PE)以及美罗华等治疗手段,可在短期内增加患者巨核细胞数,平稳回升血小板数。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