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63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70782.4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C12N15/41 , C12N15/85 , C12N15/65 , C12N7/01 , C12N5/10 , C12Q1/18 , A61K39/125 , A61P31/14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核酸片段、柯萨奇病毒复制子及其假病毒、应用。该核酸片段通过合适的链接片段和切割片段,结合5’UTR的碱基突变,实现了BSD、hGluc、EMCV IRES等基因的有效融合复制,未影响该复制子复制效率,解决了传统CVB3复制子无法有效筛选和检测繁琐的难题。利用该复制子构建的病毒便于检测,灵敏度也大幅提高,且在常规实验室即可开展试验,并能够完全模拟真病毒,在大规模筛选抗中具有极为广阔的空间,具有更高的检测效率(提高约50倍)、灵敏性和方便性。为实验室研究CVB3致病机理、工业界抗CVB3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发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研究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7476193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14050.X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G16H40/20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术进度的发布方法、系统、装置及手术治疗系统,涉及动态排队领域,应用于手术进度的发布装置的处理器,包括:确定患者的治疗信息,治疗信息包括患者身份信息、手术类型及诊断信息;根据所有治疗信息对患者的治疗顺序进行排序;在每一个手术结束后,更新治疗顺序,控制提示模块对最新的治疗顺序进行提示。自动对患者的治疗顺序进行排序,无需医护人员手动进行排序,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对手术的治疗顺序进行提示,患者及家属可以更加准确的预估自身的等待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41790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64108.4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蛋白酶识别酶、慢病毒重组载体、细胞系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蛋白酶识别酶,其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构建了检测细胞内蛋白酶体活性的A549‑EGFPc和Hela‑EGFPc细胞系。相较于现有蛋白酶识别酶,本发明检测灵敏度提高30~40%,可通过细胞系中绿色荧光积累情况定量判断蛋白酶体损伤程度;本发明对病毒感染造成的蛋白酶体损伤也具有显著的定量检测效率,弥补了无法定量检测病毒感染对蛋白酶体损伤的不足;本发明构建的细胞系传代50代后依然具有稳定性。因此,本发明在检测灵敏度、稳定性、应用范围方面显著提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工业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99985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111318579.2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C12N15/12 , C07K14/47 , A61K31/7088 , A61K38/17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肽及其载体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首先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的mRNA,所述m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还公开了一种多肽,所述多肽由所述的mRNA翻译得到。本发明发现心肌细胞内过表达PKCθ或Nrf2能显著减少心肌细胞铁死亡和细胞凋亡,基于此机理,发明了一种新的可用于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多肽,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发现该多肽能够显著缓解细胞铁死亡和细胞凋亡的发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带来了福音。
-
公开(公告)号:CN1185309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85351.1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C12N7/00 , C12N15/85 , C12N15/64 , C12N15/65 , C12N7/01 , A61K39/125 , A61P31/14 , A61P25/00 , A61P9/00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CVB3病毒株及其应用。该毒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797,测序表明,该毒株与现存毒株存在24个碱基的增加。相较于现有CVB3毒株,感染滴度提高10%‑20%,噬斑形态更大,能引起细胞明显的ROS应激。利用此CVB3‑CI病毒株成功建立了CVB3全基因感染性克隆并成功拯救获得了活病毒。实验表明,本发明拯救的毒株具有良好的感染性,在所述毒株中插入HA或EGFP获得标签示踪病毒,该标签病毒具有与原毒类似的感染性,并能高效的表达标签蛋白,相较于现有CVB3荧光示踪毒株,灵敏度提高20~40%,便于示踪和病毒检测,为进一步研究该毒株的特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476685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99791.4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室的病例检查记录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底部的四角处均连接有电动液压推杆,四个所述电动液压推杆的底端共同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面的四角处均连接有带刹万向轮,所述支撑台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收纳槽,每个所述收纳槽内均设有文件收纳组件,所述支撑台的顶部还设有调节式记录机构。本用于实验室的病例检查记录装置方便医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医学实验的过程中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在记录的过程中还能够根据实验人员的需求灵活调节记录角度,且本记录装置便于移动,在使用时能够根据实验人员的需要移动位置,方便在实验人员将本记录数据移动时不同试验设备处进行数据的记录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999854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318579.2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C12N15/12 , C07K14/47 , A61K31/7088 , A61K38/17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肽及其载体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首先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的mRNA,所述m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还公开了一种多肽,所述多肽由所述的mRNA翻译得到。本发明发现心肌细胞内过表达PKCθ或Nrf2能显著减少心肌细胞铁死亡和细胞凋亡,基于此机理,发明了一种新的可用于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多肽,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发现该多肽能够显著缓解细胞铁死亡和细胞凋亡的发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带来了福音。
-
公开(公告)号:CN207973334U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20313835.6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B65H7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实用的导丝收纳器,包括塑胶螺纹圈,所述塑胶螺纹圈的正面开设有空腔,所述塑胶螺纹圈的底部开设有指示槽,所述塑胶螺纹圈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塑胶封板,所述塑胶封板的表面设置有螺纹环,所述中心轴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曲片,所述曲片远离中心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丝盖。该实用新型,通过塑胶螺旋圈收纳大量尺寸不同的导丝,收纳空间大,占用空间小,螺旋环能对不同导丝进行分隔收纳,避免导丝缠绕打结,标签对不同导丝能够进行信息区分,圆块对应不同导丝的所在,使医务人员能够清晰辨认导丝对应的信息,方便了工作人员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8838850U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20311823.X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M25/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丝头端塑型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冠脉介入导丝头端塑型器,包括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通过弹性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乐扣,所述第二夹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手持凹槽,两个所述手持凹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弧形板。该实用新型,可以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进行压合,进而可以将冠脉介入导丝进行固定,通过乐扣和凸块的扣接可以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固定,不同的且相对的两个限位槽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导丝,更加方便将冠脉介入导丝头端进行束型。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