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9324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08661.4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4B28/02 , E04B1/76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外墙保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保温围护结构及其实施方法。本发明是一种类三明治结构的双层复合保温围护结构,宏观上是附着在建筑外墙外表面的双层保温砂浆,微观上嵌入微纳米材料技术。本发明在实际工程中以粉煤灰和建筑垃圾作为部分原料,配合其他必要添加剂制备,可实现建筑垃圾与火电厂粉煤灰大宗固废的联合循环再生。本发明致力于解决现有建筑保温材料在保温性能、力学性能、防火性能等方面的问题,具有优异的热工性能,降低室内采暖、空气调节带来的能源消耗,同时兼顾力学性能、防火性能、稳定的物化性质,解决现有保温材料的脱落、开裂、空鼓等实际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192661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61335.0
申请日:2011-03-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张晓晖
IPC: F28B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水器,该输水器包括相互连通的、夹角为109°~110°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通处包括入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出水端连通的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二管道出水端连通的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与现有技术中高压机械雾化喷嘴相比,该输水装置不采用喷头装置,通过树形网络结构,形成均匀的喷口,使得喷淋水在瑞利破碎机理条件下破碎雾化,形成较大直径的液滴,使补充水与凝汽器排气传热传质面积扩展,满足强化换热目的,从而避免了由于喷头产生的压降损失大,耗能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输水装置的压降损失较小,从而耗能较少。
-
公开(公告)号:CN101509735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10025498.6
申请日:2009-03-0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张晓晖
IPC: F28D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复数个芯体、4个管网和框架;所述4个管网两两设置于芯体的两端,并分别与芯体的冷、热流体的进口或出口配合连接;所述管网由主干管和分支干管组成,所述芯体呈等腰三角形布置;所述4个管网均呈枝状,主干管平行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分支干管沿主干管对称设置。本发明突破传统的换热器设计思想,从流动特性开始选择适合流动和换热的几何形状,从而大大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高、减少了流动阻力,进而降低了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1509735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025498.6
申请日:2009-03-0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张晓晖
IPC: F28D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复数个芯体、4个管网和框架;所述4个管网两两设置于芯体的两端,并分别与芯体的冷、热流体的进口或出口配合连接;所述管网由主干管和分支干管组成,所述芯体呈等腰三角形布置;所述4个管网均呈枝状,主干管平行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分支干管沿主干管对称设置。本发明突破传统的换热器设计思想,从流动特性开始选择适合流动和换热的几何形状,从而大大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高、减少了流动阻力,进而降低了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2305560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213403.0
申请日:2011-07-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张晓晖
IPC: F28D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的设计方法,首先确定单个基本换热单元两侧边的长度,得到最优化的单个基本换热单元,再确定由多个基本换热单元并联构成一级换热单元满足设计要求的总流量,最后确定由多个一级换热单元串联满足设计要求的总温升、温降,得到最优化的换热器结构。本发明可得到最优化的板式换热器结构,提高了换热器的效率,且无需反复设计调整,节约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192661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061335.0
申请日:2011-03-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张晓晖
IPC: F28B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水器,该输水器包括相互连通的、夹角为109°~110°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通处包括入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出水端连通的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二管道出水端连通的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与现有技术中高压机械雾化喷嘴相比,该输水装置不采用喷头装置,通过树形网络结构,形成均匀的喷口,使得喷淋水在瑞利破碎机理条件下破碎雾化,形成较大直径的液滴,使补充水与凝汽器排气传热传质面积扩展,满足强化换热目的,从而避免了由于喷头产生的压降损失大,耗能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输水装置的压降损失较小,从而耗能较少。
-
公开(公告)号:CN105823162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278920.9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7/08 , F24F3/16 , F24F3/1603 , F24F13/28 , F24F2003/1614 , F24F2003/1621 , F24F2003/1625 , F24F2003/1664 , F24F2003/16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净化装置,空调、净化装置包括回风机构、新风机构、送风机构以及吸排气机构,回风机构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一过滤装置新风机构,新风机构包括第二风道和第二过滤装置,送风机构包括第三风道、吸附装置以及净化装置,吸排气机构包括第一风阀、第二风阀、第三风阀、至少一个风机以及控制装置,其中,第一风道的出风端口与第二风道的出风端口分别与第三风道的进风端口连通。本设备除实现普通的空调调温功能外,能应对环境中的粉尘、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把室内空气调节到满足工作人员的健康、舒适要求。通过引入新风、活性炭纤维过滤、空气等离子净化和粗、中效过滤,结合有效的气流组织,保证工作环境健康、舒适。
-
公开(公告)号:CN102305560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13403.0
申请日:2011-07-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张晓晖
IPC: F28D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的设计方法,首先确定单个基本换热单元两侧边的长度,得到最优化的单个基本换热单元,再确定由多个基本换热单元并联构成一级换热单元满足设计要求的总流量,最后确定由多个一级换热单元串联满足设计要求的总温升、温降,得到最优化的换热器结构。本发明可得到最优化的板式换热器结构,提高了换热器的效率,且无需反复设计调整,节约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3839055U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20171704.0
申请日:2014-04-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张晓晖
IPC: G21C15/28 , G21C15/16 , G21C15/2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能动安全壳外侧冷却系统,包括安全壳、包覆所述安全壳的混凝土外壳、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外壳上端的水箱,所述混凝土外壳与所述安全壳之间设有导流板,所述混凝土外壳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混凝土外壳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混凝土外壳、导流板和安全壳之间形成空气流道,所述水箱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安全壳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为密封结构,所述水箱设置有二氧化碳通入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碳酸溶液作为冷却介质,与高温壁面接触,碳酸溶液吸收热量发生化学变化,使得二氧化碳从液体中逸出,扰动液膜,利于蒸发,更高效地冷却安全壳。
-
公开(公告)号:CN202056515U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20066472.9
申请日:2011-03-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张晓晖
IPC: F17D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水器,该输水器包括相互连通的、夹角为109°~110°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通处包括入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出水端连通的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二管道出水端连通的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与现有技术中高压机械雾化喷嘴相比,该输水装置不采用喷头装置,通过树形网络结构,形成均匀的喷口,使得喷淋水在瑞利破碎机理条件下破碎雾化,形成较大直径的液滴,使补充水与凝汽器排气传热传质面积扩展,满足强化换热目的,从而避免了由于喷头产生的压降损失大,耗能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水装置的压降损失较小,从而耗能较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