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联吲哚菁绿和奥沙利铂的白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32900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288446.3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偶联吲哚菁绿和奥沙利铂的白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与应用,采用新工艺并由生物矿化方法,成功制得共偶联吲哚菁绿、奥沙利铂白蛋白纳米粒(OXP‑ICG NPs)。本发明纳米粒的制备条件温和,简单易行。经过制剂学相关表征,纳米粒符合被动靶向给药系统要求。细胞试验中,MTT试验,化疗‑光疗结合的纳米粒OXP‑ICG NPs,对CT26结肠癌细胞,具有显著的:1)抑瘤作用(IC50由12.23~28.56降为4.77);2)抗肿瘤协同作用(协同指数0.56);可增加1.45倍肿瘤细胞对OXP的吞噬量,并增加94.33%的细胞凋亡;从而证实了OXP‑ICG NPs高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具有化疗‑光疗的协同治疗效果;并且新制备工艺提升了中间体制备水平。

    偶联吲哚菁绿和奥沙利铂的白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3290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88446.3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偶联吲哚菁绿和奥沙利铂的白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与应用,采用新工艺并由生物矿化方法,成功制得共偶联吲哚菁绿、奥沙利铂白蛋白纳米粒(OXP‑ICG NPs)。本发明纳米粒的制备条件温和,简单易行。经过制剂学相关表征,纳米粒符合被动靶向给药系统要求。细胞试验中,MTT试验,化疗‑光疗结合的纳米粒OXP‑ICG NPs,对CT26结肠癌细胞,具有显著的:1)抑瘤作用(IC50由12.23~28.56降为4.77);2)抗肿瘤协同作用(协同指数0.56);可增加1.45倍肿瘤细胞对OXP的吞噬量,并增加94.33%的细胞凋亡;从而证实了OXP‑ICG NPs高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具有化疗‑光疗的协同治疗效果;并且新制备工艺提升了中间体制备水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