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73933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3211.5
申请日:2010-07-21
Applicant: 索尼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41 , H01B1/122 , H01M8/1011 , H01M8/1023 , H01M8/1032 , H01M8/1081 , H01M2300/0088 , Y02E60/523 , Y02P70/56
Abstract: 公开了:强度得到提高而不劣化其离子传导性的离子传导性复合电解质膜;以及使用所述离子传导性复合电解质膜制造的燃料电池。具体公开了一种质子传导性复合电解质膜,所述质子传导性复合电解质膜包含5wt%以上至85wt%以下的百分比的电解质,所述电解质具有离子解离官能团并包含富勒烯衍生物或磺化沥青;且所述质子传导性复合电解质膜另外包含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具有550000以上的重均分子量和2dL/g以上的对数粘度且以15wt%以上至95wt%以下的百分比包含含氟聚合物如聚偏二氟乙烯或聚偏二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057526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80121562.9
申请日:2009-06-01
Applicant: 索尼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208 , H01M8/1011 , Y02E60/523
Abstract: 一种燃料注入套件(10),具有:能够插入燃料储筒的开口中的注入管嘴(11);注入容器(12),其能够将容纳在注入容器(12)中的液体燃料通过注入管嘴(11)置于燃料储筒中;以及密封所述开口的开口密封板(14)。该开口密封板(14)具有耐受液体燃料的甲醇阻隔部(14b)并且还具有能够附着到所述燃料储筒上的粘附部(14a)。
-
公开(公告)号:CN102893450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80024838.9
申请日:2011-05-17
Applicant: 索尼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31 , H01G9/2059 , Y02E10/542 , Y02P70/521
Abstract: 公开了具有较高转换效率的光电转换器件,和用于制造该光电转换器件的方法。光电转换器件包括工作电极,其具有透明电极(2)和在透明电极(2)表面上形成的担载染料的多孔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对立电极(5);和电解质层(4),氧化物半导体层表面羟基的浓度等于或大于0.01个/(nm)2且等于或小于4.0个/(nm)2,吸附水的浓度等于或大于0.03个/(nm)2且等于或小于4.0个/(nm)2。制造光电转换器件的方法包括:第一步,在透明电极(2)的表面形成多孔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3);第二步,处理在氧化气氛下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将氧化物半导体层表面羟基的浓度控制为等于或大于0.01个/(nm)2且等于或小于4.0个/(nm)2,将吸附水的浓度控制为等于或大于0.03个/nm2且等于或小于4.0个/(nm)2;和第三步,在氧化物半导体层担载染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254705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20145.1
申请日:2011-05-06
Applicant: 索尼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31 , B82Y30/00 , C01G23/00 , C01G23/047 , C01P2004/03 , C01P2004/16 , C01P2004/62 , C01P2004/64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G9/2059 , H01L51/0086 , H01L2251/306 , Y02E10/542 , Y10T428/2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钛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掺有该复合物的光电转换装置。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氧化钛复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氧化钛纳米线;将所述氧化钛纳米线浸渍在含有硫酸氧钛和脲的溶液中,从而在所述氧化钛纳米线的表面上形成氧化钛微粒;回收其表面上形成了所述氧化钛微粒的所述氧化钛纳米线。
-
公开(公告)号:CN101980928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0980111097.0
申请日:2009-03-25
Applicant: 索尼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6/006 , H01M8/04201 , H01M8/04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当手动供应诸如燃料的液体时可防止过量供应的燃料箱、以及使用该燃料箱的燃料电池和电子设备。燃料箱(1)包括在容纳液体燃料(12)的壳体(10)的一部分中的通过外部压力可变形的可变形部(10A)。可变形部(10A)具有从壳体(10)的顶面(S)向外的突出形状,并且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在壳体(10)的顶面(S)中经由弯曲部(10A-2)配置了平坦面(10A-1)。通过手指、棍等推动可变形部(10A)的平面(10A-1)以对可变形部(10A)施加外部压力,从而使可变形部(10A)变形,以相对于壳体(10)的顶面(S)反转。壳体(10)中的容量会变化以推动液体燃料(12)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2017263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80116392.5
申请日:2009-05-08
Applicant: 索尼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208 , H01M8/04619 , H01M8/04753
Abstract: 燃料盒(10)具有:燃料容器部(11)、用于通过其将贮存在燃料容器部(11)中的液体燃料供应给燃料电池本体(30)的燃料供应口(12)、用于供应使燃料电池本体(30)开始发电的电力的一次电池(13)、将一次电池(13)的电力供应给燃料电池本体(30)的电极构成部(14)。燃料电池本体(30)具有:对应于燃料供应口(12)的燃料接收口(36)、对应于电极构成部(14)的电接触部(37)、发电装置(31)、用于从燃料接收口(36)向发电装置(31)供应液体燃料的燃料供应泵(33)、进行控制以便由一次电池(13)的电力驱动燃料供应泵(33)的控制装置(32)。即使无法从燃料电池本体的辅助电源供应电力,仍能够简单且快速地启动燃料电池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1889364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0880119178.0
申请日:2008-12-11
Applicant: 索尼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365 , H01M8/04208 , H01M8/04664 , H01M8/04746 , H01M8/04753 , Y02E6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元件,利用该燃料元件能够防止燃料箱经空气导入孔的燃料泄漏并且能够改善安全性。用于打开和关闭空气导入孔(12)的切换驱动通过能够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切换驱动的阀门(13)来执行。由此,能够控制对容纳燃料的燃料箱(100)的空气导入。因此,例如,在高温或燃料故障时,通过阀门(13)关闭空气导入孔(12),能够防止燃料箱经现有止回阀的空气导入孔的燃料泄漏,并且能够改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473472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0533.4
申请日:2010-07-07
Applicant: 索尼公司
IPC: H01B1/06 , C01B31/02 , C08K13/06 , C08L27/16 , C08L27/18 , C08L27/20 , H01B13/00 , H01M4/86 , H01M8/02 , H01M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06 , H01B1/122 , H01M8/1011 , H01M8/1016 , H01M8/1048 , H01M8/1081 , Y02E60/523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导包括离子离解性基团且对含氟树脂表现出亲和性的离子传导微粒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包括该离子传导微粒的离子传导复合物、包括该离子传导复合物作为电解质的膜电极组件(MEA)、以及诸如燃料电池的电化学装置。使反应分子13作用于原料微粒11,其中原料微粒11在基材微粒2的表面上包含离子离解性基团3和第一反应基团12,该反应分子13仅在一端包含能够连接到第一反应基团12的第二反应基团14,并且在主要部位和/或另一端上含有对含氟树脂具有亲和性的原子团5,通过第一反应基团12与第二反应基团14的反应将改性基团4引入到基材微粒2的表面而形成离子传导微粒1,其中改性基团4仅一端连接在基材微粒2的表面,且在主要部位和/或另一端含有对含氟树脂具有亲和性的原子团5。
-
公开(公告)号:CN102177608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980140107.3
申请日:2009-10-14
Applicant: 索尼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8/0271 , H01M8/028 , H01M8/1023 , H01M8/1053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其能够在异常发热期间停止燃料和/或空气的供给,并且防止额外的异常发热。在电极结构10(发电部)中,可熔多孔膜21A被安置在阴极电极11和阴极侧外部件15之间,并且可熔多孔膜21B被安置在阳极电极13和阳极侧外部件16之间。可熔多孔膜21A和21B由具有低熔点并且不溶于燃料(甲醇)的树脂制成,或者可以由多孔膜和具有低熔点的聚烯烃蜡的组合制成。当在燃料电池1中发生异常发热时,可熔多孔膜21A和21B受热熔化,并且其中形成的小孔消失,从而可以确实切断燃料和/或空气的供给。
-
公开(公告)号:CN101803096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0880107922.5
申请日:2008-09-25
Applicant: 索尼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89 , H01M8/040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避免气化燃料过多供给或者供给不足,并可高输出地进行稳定发电的燃料电池系统和使用其的电子装置。在气化室(30A)内,设置凸出部(41)作为热传导部,以将发电部(10)中产生的热传导至供给到气化室(30A)的液体燃料。在凸起部(41)的端部和内侧构件(31)的内壁表面之间设置间隙(G)。在间隙(G)中,热量被有效地传导至从燃料供给通道(24)的端部供给的液体燃料,液体燃料被气化。凸出部(41)可以与在内侧构件(31)的内壁表面上的燃料供给通道(24)端部附近的部分接触,由此发电部(10)的热量通过凸出部(41)被传导至内侧构件(31),热量通过内侧构件(31)被传导至液体燃料,液体燃料被气化。因此,可以根据凸出部(41)的位置限制要加热的区域,或者根据凸出部(41)的尺寸控制传导至液体燃料的热的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