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施工用卸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3452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10267.6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坑施工用卸料装置,涉及基坑施工的领域,基坑施工卸料装置包括内支架、外支架、滑索、卸料斗和牵引机构;所述内支架用于锚固安装于道路基坑内侧,所述外支架用于锚固安装于道路基坑外侧,所述滑索拉设于所述内支架与所述外支架之间,所述滑索靠近所述内支架的一端高于远离所述内支架的一端;所述卸料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索,所述牵引机构用于牵引所述卸料斗沿所述滑索往复滑动。本申请利用牵引机构牵引卸料斗移动,使卸料斗跨越植被覆盖区域对基坑进行送料,无需专门开辟专门的盘山路线,有利于保障基坑的施工效率,以及实现绿色施工的目的。

    一种基坑施工用卸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3452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810267.6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坑施工用卸料装置,涉及基坑施工的领域,基坑施工卸料装置包括内支架、外支架、滑索、卸料斗和牵引机构;所述内支架用于锚固安装于道路基坑内侧,所述外支架用于锚固安装于道路基坑外侧,所述滑索拉设于所述内支架与所述外支架之间,所述滑索靠近所述内支架的一端高于远离所述内支架的一端;所述卸料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索,所述牵引机构用于牵引所述卸料斗沿所述滑索往复滑动。本申请利用牵引机构牵引卸料斗移动,使卸料斗跨越植被覆盖区域对基坑进行送料,无需专门开辟专门的盘山路线,有利于保障基坑的施工效率,以及实现绿色施工的目的。

    一种生态护坡修复结构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568923U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21829921.X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生态护坡修复结构,设置于坡体,包括生态毯和U型筋,生态毯通过U型筋固定于坡体,U型筋设置有可拆卸的外壳。本申请的一种生态护坡修复结构,使用U型筋将生态毯固定于坡体上,能够增加生态毯于坡体上的稳固性;且U型筋的两端均能穿设生态毯上,U型筋的中部于上生态毯相抵接,进一步提高生态毯未生长根系前于坡体上的稳固性。

    一种边坡的水土保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568922U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21751137.1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边坡的水土保持装置,包括种植条和锚固杆,种植条设置多个并用于安装于边坡表面,所有种植条沿边坡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一种植条均具有用于种植植被的种植槽;锚固杆设置于种植条以用于插设于边坡,锚固杆内开设有连通于种植槽的流道,锚固杆的周壁开设有多个连通于流道的吸水孔,流道和种植槽之间设有用于吸附水分的吸附件。本申请一种边坡的水土保持装置能够提高边坡的水分保持效果。

    一种基坑围护结构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568905U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21829920.5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其包括钢板桩,斜支撑件;所述钢板桩用于与基坑侧壁相抵接,且钢板桩插入所述基坑底部的土体中;所述钢板桩中部开设有供斜支撑件穿设的通孔,所述斜支撑件从上到下倾斜穿设于所述通孔后插入基坑侧壁的土体。在本申请中,斜支撑件对通孔上方的钢板桩有良好的支撑作用,可以减少钢板桩向基坑内部倾斜;且基坑围护结构的施工步骤少;同时减少了浆液凝固硬化的时间,缩短了施工周期。斜支撑件设置于钢板桩中部,使得斜支撑件到基坑底部还具有一段距离,从而可以节约基坑底部空间,便于工作人员在基坑底部作业。

    基于实时和历史数据的无人机监测大气数据丢失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9331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11824.3

    申请日:2023-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和历史数据的无人机监测大气数据丢失补偿方法,该方法通过实时插值途径和历史插值途径,对实时数据集和历史数据集进行数据丢失补偿,兼顾了无人机的监测过程及监测完成后的数据集插值补偿,既能提高实时监测数据的质量,使地面移动监测平台实时可视化的表现得到优化,又能够在监测完成后对历史数据进行更为细致地解析与补偿,帮助研究人员更准确地理解和分析监测数据变化情况,补足了无人机监测大气数据丢失带来的弊端,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一种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公路边坡排水系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68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4353.5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公路边坡排水系统设计方法,包括:通过地理空间数据云,获取待分析公路区域的DEM数据;检查所述DEM数据包含的地形是否存在洼地,若存在,则进行填洼,生成无洼地的DEM数据;对所述无洼地的DEM数据进行水流流向分析,获取流向栅格;利用所述流向栅格计算水流的流水累积量栅格;将所述流水累积量栅格进行赋值,进而获取河流网络栅格;根据所述河流网络栅格提取河流网络矢量数据;将所述流向栅格进行流域分析得到流域栅格;步骤8、结合各项数据模拟边坡表面水系,确定出最佳的边坡排水路线。本发明为解决传统人工设计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一种基于最小道路阻抗模型的低碳道路选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6910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1679211.8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小道路阻抗模型的低碳道路选线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的高程栅格数据图层;获取中国土地碳汇栅格数据图层,通过裁剪得出研究区碳汇栅格数据图层;将所述高程栅格数据图层进行标准化,得到地表高程阻力面;将所述研究区碳汇栅格数据图层进行标准化,得到土地碳汇阻力面;将所述地表高程阻力面对应的阻力值与土地碳汇阻力面对应的阻力值进行加权叠加,得到研究区的成本栅格数据;在研究区的公路交通地图上确定规划路线的起点与终点;根据成本栅格数据、起点的坐标信息与终点的坐标信息对起点与终点之间的成本距离和成本路径进行分析,得到起点与终点之间的最低成本路径。本发明为解决人工选线方法存在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地空一体化的空气污染智能监测方法及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518529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34211.2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地空一体化的空气污染智能监测方法及平台,方法包括:(1)按预设条件划定待测区域且对其进行巡航监测,生成监测数据;(2)获取监测数据,对其进行校正处理;(3)获取经校正处理的监测数据,按预设条件进行巡航监测调整;(4)根据校正处理的监测数据和巡航路线,结合地图数据,生成污染热点图数据;(5)根据污染热点图数据,对污染热点区域进行追踪,生成污染排放追踪数据;(6)根据污染排放追踪数据,输出决策信息;本方案可根据需求对目标区域环境空气污染物进行三维监测与智能修正,实现污染分布的可视化表达、污染热点的快速识别以及排放源的追踪,为应对特征源情景下空气污染排放的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种基于最小道路阻抗模型的低碳道路选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691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9211.8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小道路阻抗模型的低碳道路选线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的高程栅格数据图层;获取中国土地碳汇栅格数据图层,通过裁剪得出研究区碳汇栅格数据图层;将所述高程栅格数据图层进行标准化,得到地表高程阻力面;将所述研究区碳汇栅格数据图层进行标准化,得到土地碳汇阻力面;将所述地表高程阻力面对应的阻力值与土地碳汇阻力面对应的阻力值进行加权叠加,得到研究区的成本栅格数据;在研究区的公路交通地图上确定规划路线的起点与终点;根据成本栅格数据、起点的坐标信息与终点的坐标信息对起点与终点之间的成本距离和成本路径进行分析,得到起点与终点之间的最低成本路径。本发明为解决人工选线方法存在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