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干湿循环溶蚀综合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127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608352.8

    申请日:2019-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干湿循环溶蚀综合试验方法,步骤A:利用动水环境模拟试验装置进行岩石动水溶蚀模拟试验;步骤B:利用静水环境模拟试验装置进行岩石静水溶蚀模拟试验;步骤C:利用干燥模拟试验装置进行岩石失水烘干;步骤D:同一岩样的试验试样7,重复步骤A至步骤C,分别完成3次干湿循环、6次干湿循环、10次干湿循环试验后,再将劣化后的试验试样7用保鲜膜密封,保存在干燥箱内,以备后续岩石力学试验采用。该方法能对岩石进行干湿循环溶蚀综合试验,并结合各具体步骤中的参数,能真实模拟自然界水岩溶蚀过程,精确地揭示岩石与水之间的溶蚀规律。

    岩石干湿循环溶蚀综合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1279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0608352.8

    申请日:2019-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干湿循环溶蚀综合试验方法,步骤A:利用动水环境模拟试验装置进行岩石动水溶蚀模拟试验;步骤B:利用静水环境模拟试验装置进行岩石静水溶蚀模拟试验;步骤C:利用干燥模拟试验装置进行岩石失水烘干;步骤D:同一岩样的试验试样7,重复步骤A至步骤C,分别完成3次干湿循环、6次干湿循环、10次干湿循环试验后,再将劣化后的试验试样7用保鲜膜密封,保存在干燥箱内,以备后续岩石力学试验采用。该方法能对岩石进行干湿循环溶蚀综合试验,并结合各具体步骤中的参数,能真实模拟自然界水岩溶蚀过程,精确地揭示岩石与水之间的溶蚀规律。

    多段膨胀式组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9835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74430.2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段膨胀式组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多段膨胀式组合结构包括:外芯水泥土桩、作为劲性内芯、底端封闭及带孔钢管和桩身上的注浆膨胀固结团块;将现有劲性水泥土组合桩较小的端承力通过本发明结构及方法在桩底注浆膨胀形成稳定固结团块而显著增大,使桩体具备更强的抗压承载性能,同时能提供出更大的抗拔力,增强劲性水泥土组合桩的功能性,拓宽劲性水泥土组合桩的使用范围,进一步降低劲性水泥土组合桩的工程造价,达到节约资源、减少能耗的目的。

    微生物灌浆技术固结残积土的室内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56463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1710758662.9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灌浆技术固结残积土的室内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铁架台和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的不锈钢对开模具,所述不锈钢对开模具内填有残积土颗粒,所述不锈钢对开模具内且位于残积土颗粒上、下方依次设有粗砂垫层和纱布垫层,所述不锈钢对开模具端口分别塞设上单孔橡胶塞和下单孔橡胶塞,所述下单孔橡胶塞上穿入下引流管,所述下引流管上设有止水夹,所述上单孔橡胶塞依次连接导流管和储液装置,所述导流管中段连接有蠕动泵。微生物灌浆技术固结残积土的室内试验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节约资源和减少试验数据与实际土壤特性的差距。

    淤泥地层地下管廊地基换填砂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1727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726184.X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淤泥地层地下管廊地基换填砂加固方法,第一步,现场脲酶提取液制备;第二步,管廊地基换填砂预处理;第三步,管廊地基换填砂加固;首先在管廊地基下方进行地下支护结构施作,并在围护区域内对管廊地基下部淤泥进行开挖;在待回填区域进行插销拼装的木模板搭建;将预处理换填海砂在木模板内进行EICP分层加固回填,直至回填至指定标高;回填结束后将木模板进行完整拆除,待同一节管廊的换填砂垫层EICP分层加固回填分段完成后,拆除管廊地基下方的地下支护结构,施作管廊的主体结构。通过对现有的换填砂加固方法进行改良,结合淤泥地层特殊的地下地质情况,以创造性地转用于淤泥地层的地下管廊地基加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