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64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02827.1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鉴定甘蔗是否含有斑茅3号染色体的PCR引物、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所述PCR引物为TaChr03‑F/R,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通过该PCR引物,只需采用普通的PCR技术即可快速检测甘蔗材料是否含有斑茅3号染色体。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效率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具有很强实用性强和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399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102438.9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鉴定甘蔗是否含有斑茅1号染色体的PCR引物、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所述PCR引物为TaChr01‑F/R,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通过该PCR引物,只需采用普通的PCR技术即可快速检测甘蔗材料是否含有斑茅1号染色体。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效率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具有很强实用性强和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532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102916.6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鉴定甘蔗是否含有斑茅5号染色体的PCR引物、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所述PCR引物为TaChr05‑F/R,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通过该PCR引物,只需采用普通的PCR技术即可快速检测甘蔗材料是否含有斑茅5号染色体。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效率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具有很强实用性强和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147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03245.5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鉴定甘蔗是否含有斑茅2号染色体的PCR引物、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所述PCR引物为TaChr02‑F/R,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通过该PCR引物,只需采用普通的PCR技术即可快速检测甘蔗材料是否含有斑茅2号染色体。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效率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具有很强实用性强和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399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102879.9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鉴定甘蔗是否含有斑茅4号染色体的PCR引物、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所述PCR引物为TaChr04‑F/R,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通过该PCR引物,只需采用普通的PCR技术即可快速检测甘蔗材料是否含有斑茅4号染色体。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效率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具有很强实用性强和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6043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47596.8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套甘蔗品种真实性检测SNP标记及应用,包括177个核心SNP标记,SNP标记符合下述条件:F_MISSING≤0.3||MAF≥0.05,QUAL≥30.0||QD≥2.0||FS≤60.0||MQ≥40.0||SOR≤4.0条件;hwe平衡常数p≥0.01;均匀分布在甘蔗各染色体上且该位点上下100bp没有其他变异位点;采用LDR多重SNP分型试剂盒进行标记开发,能够转化成果的位点。本发明的优点:该套SNP标记组合建立DNA指纹图谱库,从而可以对甘蔗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和品种鉴定,使得检测结果更精准、高效;该套SNP标记稳定性好,均匀分布在甘蔗的80条染色体上,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基于LDR技术的SNP引物组合在DNA质量满足常规PCR反应需求的情况下,对甘蔗品种检测的准确度和分辨率均很高,检测效率是SSR标记的10‑20倍,检测成本与SSR标记相当,检测过程更加快速、通量更高,同时检测过程中无需使用丙烯酰胺等有毒化学试剂,安全性高、环境友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