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57236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66222.1
申请日:2012-05-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壳孢菌油剂及其与烯啶虫胺的复配杀虫剂。所述座壳孢菌油剂的各组分的重量配比如下:座壳孢菌纯孢子粉30-50%;溶剂油15-40%;食品级乳化剂2-20%;吸附剂2-40%;紫外吸收剂2-20%;抗氧化剂2-20%。该油剂可以延长孢子的贮藏期,增强孢子的吸附能力。本发明座壳孢菌制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化学杀虫剂联合使用,与烯腚虫胺混用具有高效杀虫的优点。用烯啶虫胺水溶液稀释所述的座壳孢菌油剂,使用时烯啶虫胺的剂量不超过田间常规用量的10%。本发明生产方法简单,产品对粉虱,蚜虫等害虫具有很强的杀虫效果,对农林害虫的防治有很重大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838650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288827.8
申请日:2012-08-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7J6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赭色小莫勒菌中提取杜斯塔宁的方法。包括先将菌株活化,初级培养,次级培养,再将发酵液抽滤,菌丝体干燥,研磨,有机溶剂浸泡,旋蒸得浸膏,少量有机溶剂溶解浸膏上200~300目硅胶柱,以石油醚:丙酮体积比=50:1梯度洗脱,收集石油醚:丙酮体积比=20:1部分洗脱液,旋蒸浓缩,氯仿洗出,自然挥干,甲醇重结晶得赭色小莫勒菌中的杜斯塔宁。本发明原料取材简单;提取步骤简单,成本低;制得的化合物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014090B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210542047.1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P17/08 , C07D321/10 , A61P35/00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莫勒菌中提取双苯恶庚因-11(6H)酮-1,10-二羟基,3-甲基-7,8-二甲氧的方法,包括:1)活化菌株;2)初级培养;3)次级培养;4)减压抽滤得到菌丝体,菌丝体恒温干燥;5)研磨,过筛;6)多次进行200~300目硅胶柱层析,得到的流分旋蒸浓缩,氯仿洗出,自然挥干,甲醇重结晶,得产品。本发明以繁殖快、周期短的真菌为材料,成本低,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无需昂贵的仪器,通过多次进行硅胶柱层析,得到一种新化合物双苯恶庚因-11(6H)酮-1,10-二羟基,3-甲基-7,8-二甲氧,通过对人类胃癌细胞株BGC823进行活性测定,得到的数据说明该种新化合物有优异的抗肿瘤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7640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66223.6
申请日:2012-05-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扁座壳孢培养基,特别涉及一种扁座壳孢半合成培养基。本发明所提供的扁座壳孢菌半合成培养基,包括5.0~20.0克碳,0.5~2.5克氮,0.5~1.5克磷酸二氢钾和0.5~1.0克硫酸镁,用水定容至1升。所述碳源为蔗糖或可溶性淀粉或甘露醇,氮源为酵母浸粉或胰蛋白胨或牛肉浸膏。本发明的扁座壳孢菌半合成培养基,其组成成分明确,采用该培养基发酵生产扁座壳孢菌丝体具有工艺简单、不存在重金属污染,菌体生长速度快,菌丝产率高(可达28g/L以上),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既适合于扁座壳孢菌生理生化的研究,也适合其工业化发酵生产。
-
-
公开(公告)号:CN102657236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166222.1
申请日:2012-05-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壳孢菌油剂及其与烯啶虫胺的复配杀虫剂。所述座壳孢菌油剂的各组分的重量配比如下:座壳孢菌纯孢子粉30-50%;溶剂油15-40%;食品级乳化剂2-20%;吸附剂2-40%;紫外吸收剂2-20%;抗氧化剂2-20%。该油剂可以延长孢子的贮藏期,增强孢子的吸附能力。本发明座壳孢菌制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化学杀虫剂联合使用,与烯腚虫胺混用具有高效杀虫的优点。用烯啶虫胺水溶液稀释所述的座壳孢菌油剂,使用时烯啶虫胺的剂量不超过田间常规用量的10%。本发明生产方法简单,产品对粉虱,蚜虫等害虫具有很强的杀虫效果,对农林害虫的防治有很重大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838650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10288827.8
申请日:2012-08-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7J6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赭色小莫勒菌中提取杜斯塔宁的方法。包括先将菌株活化,初级培养,次级培养,再将发酵液抽滤,菌丝体干燥,研磨,有机溶剂浸泡,旋蒸得浸膏,少量有机溶剂溶解浸膏上200~300目硅胶柱,以石油醚:丙酮体积比=50:1梯度洗脱,收集石油醚:丙酮体积比=20:1部分洗脱液,旋蒸浓缩,氯仿洗出,自然挥干,甲醇重结晶得赭色小莫勒菌中的杜斯塔宁。本发明原料取材简单;提取步骤简单,成本低;制得的化合物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746997B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10268659.6
申请日:2012-07-3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菌杀虫剂培养基,特别是一种扁座壳孢菌菌丝快速生长培养基,由葡萄糖、干酪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维生素B6和水组成,其中葡萄糖31.0g~32.0g,干酪素2.95g~3.05g,磷酸氢二钾0.95g~1.05g,硫酸镁0.6g~0.7g,维生素B6为0.011g~0.012g,用水定容至1L。该培养基组成成分明确、稳定,解决了天然培养基成分复杂以及成分含量不稳定而导致发酵过程和产品质量不易控制的问题,而且菌丝体产量较高,菌丝干重可达26.1g/L以上,为等量PDB培养基产量的3.8倍。该培养基可以进行连续化、批量化大规模发酵生产,对于该菌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014090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42047.1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P17/08 , C07D321/10 , A61P35/00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莫勒菌中提取双苯恶庚因-11(6H)酮-1,10-二羟基,3-甲基-7,8-二甲氧的方法,包括:1)活化菌株;2)初级培养;3)次级培养;4)减压抽滤得到菌丝体,菌丝体恒温干燥;5)研磨,过筛;6)多次进行200~300目硅胶柱层析,得到的流分旋蒸浓缩,氯仿洗出,自然挥干,甲醇重结晶,得产品。本发明以繁殖快、周期短的真菌为材料,成本低,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无需昂贵的仪器,通过多次进行硅胶柱层析,得到一种新化合物双苯恶庚因-11(6H)酮-1,10-二羟基,3-甲基-7,8-二甲氧,通过对人类胃癌细胞株BGC823进行活性测定,得到的数据说明该种新化合物有优异的抗肿瘤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013963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43899.2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真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工艺。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蜡蚧菌发酵生产蛋白酶的培养基及方法。所述培养基的原料含有麦芽糖或者葡萄糖1w%,蛋白胨或者酵母粉1w%,Fe2+或者Mg2+4×10-4mol/L,VB6或者VC0.01%,培养基初始pH=6.0-9.0。该方法通过将发酵种子液按接种于培养基,250mL的三角瓶装液量为100mL,接种量5mL,于26℃,转速160r/min下培养。本发明的发酵方法有发酵周期短;条件温和,易于控制;提供的用于蜡蚧菌发酵生产蛋白酶的培养基,具有蛋白酶产率高,蛋白酶活力高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