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切削根部的杏鲍菇加工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754643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96345.2

    申请日:2024-0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杏鲍菇加工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切削根部的杏鲍菇加工设备,该加工设备包括机架、挡齐机构、安装桁架、收集机构、粉碎刀具、切削刀具、导向板和筛分桶。在使用时,传送带用于传送杏鲍菇,挡齐板用于挡齐以及拦截杏鲍菇,侧挡板用于将杏鲍菇拦截在开口处,而后通过移动两刀片,使两刀片逐渐合并插入杏鲍菇根部,直至两刀片完全合并形成圆锥,将杏鲍菇根部脏的部分完整的切削下来,而切削下来的杏鲍菇根部,则通过导管抽气,被抽吸到粉碎槽内,经由旋转的粉碎刀具粉碎后进入过滤槽内,最后从导管抽出。本发明通过两刀片可将杏鲍菇根部脏的部分一次性切削下来,切口平滑美观,并且工作效率非常高,提高了杏鲍菇的生产效率。

    一种灵芝培养基的添加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445722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860204.6

    申请日:2017-09-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5D3/02 A01G18/00 C05G3/00 C05G3/02 C05F11/00

    Abstract: 一种灵芝培养基的添加料,其要点在于,它以重量为单位的配方为:牛大力10~25份、仙灵脾10~25份、巴戟天10~25份、骨碎补10~20份、补骨脂9~18份、沙苑子8~15份、石灰1~2份,其中补骨脂与沙苑子之和占总量的18%-25%,全部混合后加水至含水量为60-65%。本发明的灵芝培养基添加料的碳氮比保持合理,所选用材料都是药用植物,在强筋活络、抗疲劳、强肾补虚、祛风湿等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同时含有较丰富的木质素和纤维素,能够增强灵芝的抗疲劳和强肾补虚的功效,从而使得灵芝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提升。由于添加料是药用植物,具有一定的苦味和异味,降低了菌包、菌木被白蚂蚁等害虫啃食的风险,有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

    一种可切削根部的杏鲍菇加工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75464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196345.2

    申请日:2024-0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杏鲍菇加工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切削根部的杏鲍菇加工设备,该加工设备包括机架、挡齐机构、安装桁架、收集机构、粉碎刀具、切削刀具、导向板和筛分桶。在使用时,传送带用于传送杏鲍菇,挡齐板用于挡齐以及拦截杏鲍菇,侧挡板用于将杏鲍菇拦截在开口处,而后通过移动两刀片,使两刀片逐渐合并插入杏鲍菇根部,直至两刀片完全合并形成圆锥,将杏鲍菇根部脏的部分完整的切削下来,而切削下来的杏鲍菇根部,则通过导管抽气,被抽吸到粉碎槽内,经由旋转的粉碎刀具粉碎后进入过滤槽内,最后从导管抽出。本发明通过两刀片可将杏鲍菇根部脏的部分一次性切削下来,切口平滑美观,并且工作效率非常高,提高了杏鲍菇的生产效率。

    一种用食用菌发酵方法生产豆豉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053952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37309.3

    申请日:2013-0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发酵领域,特别是一种用食用菌发酵方法生产豆豉的工艺。本发明以食用菌为唯一的菌种来发酵黄豆制成豆豉,提供了一种无杂菌感染,发酵工艺简单的用食用菌发酵方法生产豆豉的工艺。该工艺以食用菌为唯一的菌种来发酵大豆制成豆豉,工艺流程为:大豆清洗、浸泡→装瓶→灭菌→冷却→接种→发菌培养→制成成品。因食用菌富含氨基酸,发酵后的产品味道鲜美,视接入食用菌菌种不同,产品风味有所不同;发酵工艺简单成熟,在调味前的阶段可以利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生产线实现工厂化生产。

    枇杷枝叶栽培灵芝的培养基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33550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19348.3

    申请日:2012-04-20

    Inventor: 张平 赖腾强 谢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枇杷枝叶栽培灵芝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包括灵芝栽培培养基;所述灵芝栽培培养基的配方为枇杷枝叶20~80份、麸皮20~30份、农作物下脚料和/或菌草0~50份、糖1份、石膏0~1份、石灰0.5~1份、过磷酸钙0~0.5份,以上各物料按上述重量份数进行配制。一种枇杷枝叶栽培灵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A、灵芝栽培培养基的配制;B、装袋灭菌;C、接种走菌;D、出芝管理。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枇杷枝叶栽培灵芝的培养基及方法,充分利用资源,有利于延伸枇杷产业的良性循环,有利于降低灵芝栽培成本,提高灵芝的品质和药用功效。

    枇杷枝叶栽培灵芝的培养基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33550B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210119348.3

    申请日:2012-04-20

    Inventor: 张平 赖腾强 谢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枇杷枝叶栽培灵芝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包括灵芝栽培培养基;所述灵芝栽培培养基的配方为枇杷枝叶20~80份、麸皮20~30份、农作物下脚料和/或菌草0~50份、糖1份、石膏0~1份、石灰0.5~1份、过磷酸钙0~0.5份,以上各物料按上述重量份数进行配制。一种枇杷枝叶栽培灵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A、灵芝栽培培养基的配制;B、装袋灭菌;C、接种走菌;D、出芝管理。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枇杷枝叶栽培灵芝的培养基及方法,充分利用资源,有利于延伸枇杷产业的良性循环,有利于降低灵芝栽培成本,提高灵芝的品质和药用功效。

    一种玉木耳栽培架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382105U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21253854.5

    申请日:2019-08-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玉木耳栽培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玉木耳栽培架,包括有支撑架和栽培袋链,本实用新型优点是当需要采收栽培袋链上的栽培袋表面的玉木耳时,启动电机使转轴表面的齿轮做顺时针旋转,而履带在齿轮的作用下带动若干根栽培袋链转动,使栽培袋链的一侧位于高出的栽培袋向下移动,当位于栽培袋链这一侧的栽培袋上的玉木耳采收完毕后,再启动电机使转轴表面的齿轮做逆时针旋转,使栽培袋链的另一侧位于高出的栽培袋向下移动进行采收,操作简单便捷,便于工人采收位于高出的栽培袋上的玉木耳,避免工人爬上爬下,规避了安全隐患,同时又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工棚内的空间,栽培袋链可包含多数量的栽培袋,大大提高玉木耳的产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