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8287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28903.8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L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个嵌套弹性圆环的单轴力传感器,包括壳体、三个弹性圆环、承载件、固定杆、支撑板、挤压件、侧板、底座、激光测距仪和主控组件,两个侧板通过底座和三个支撑板固定为一体;三个弹性圆环按嵌套的形式布设于支撑板上;承载件安装在三个弹性圆环的顶部,并通过固定杆将三个弹性圆环的顶部嵌套一起,以在外力加载时使三个弹性圆环同步受力;激光测距仪与壳体上的主控组件电性连接,以将测量数据发送给主控组件,所述主控组件根据外力与三个嵌套弹性圆环高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曲线,计算得到所测外力的大小。该力传感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重量轻,易于使用,并且在测量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671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81164.3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F03G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可调节水泡屈曲结构的转动驱动器,包括下壳体、可变径的内圆环结构、双层金属片圆环和盖板,下壳体由圆形底板和设于其外周部上的外圆环结构组成,内圆环结构与下壳体同心固定连接,双层金属片圆环的周长大于外圆环结构的周长,双层金属片圆环设于内、外圆环结构之间且部分内凹形成水泡屈曲结构,双层金属片圆环未内凹部分的外侧面贴附于外圆环结构的内侧面上,而内凹部分的内侧面与内圆环结构的外侧面接触;盖板下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传动件和加热片,传动件和加热片均与双层金属片圆环的内侧面接触;盖板盖设于下壳体上并与下壳体同心转动连接,盖板上设有输出轴。该转动驱动器结构简单,能耗低,无需润滑,输出转矩可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89366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28955.5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L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个可变形圆形元件高度变化的测力装置,包括外壳、三个可变形圆形元件、载荷承受单元、连接板、板副、底板、激光测距仪和显示控制模块,可变形圆形元件的底部经过特定角度的旋转后固定在底板上;可变形圆形元件在外力作用下可改变其静态构型的高度;所述载荷承受单元安装在三个可变形圆形元件的顶部;所述激光测距仪安装在外壳的一侧,且其探测方向朝上;所述激光测距仪与外壳上的显示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显示控制模块根据预先确定的外力与三个可变形圆形元件高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曲线,计算并确定外力的大小。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具备高精度、轻量且经济实惠的测力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测力装置的实用性和普及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9599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81127.2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稳态直线驱动装置,包括水泡组件、转动组件和直线运动件;水泡组件包括壳体和双层金属片,壳体由扇形底板和弧形约束环构成,双层金属片长度大于弧形约束环弧长,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弧形约束环两端,向内屈曲形成水泡结构;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基板和两套夹片加热组件,转动基板与扇形底板转动连接,两套夹片加热组件分别固定连接在转动基板下部的左右两侧,且加热片和运动传递件分别夹设在向内屈曲的双层金属片两侧;直线运动件包括导套和滑杆,转动基板上设有导块,导块滑动嵌设于导套上的滑槽内,扇形底板上设有滑杆导向座,滑杆前端与导套固定连接,后部与滑杆导向座滑动配合。该装置结构简单,能耗低,响应速度快,抗干扰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9074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76425.X
申请日:2024-07-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绳系卫星释放回收装置,包括弹射模块、系绳收放模块、子星模拟单元、控制模块及基座。弹射模块用于弹射子星模拟单元;系绳收放模块用于在系绳展开过程以近无阻尼的状态主动释放系绳,在系绳展开末期对系绳施加可变阻尼避免反弹,在回收过程中可调节系绳张力从而实现紧密有序自动回收系绳的功能;本发明结构紧凑、可靠性高、系绳磨损低,能够实现可重复弹射及有序高效回收子星模拟单元,可以用于执行绳系卫星轨道机动、空间碎片清理等空间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89921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76434.9
申请日:2024-07-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自由度空间微重力环境模拟实验平台,包括气悬浮组件、导轨组件、阻尼隔振平台及气源组件,气悬浮组件中的母星安装板、子星安装板分别用于固定母星、子星。导轨组件固定于阻尼隔振平台上,气悬浮组件设置在导轨组件的正上方,气源组件与导轨组件连接;气源组件输出的高压气体通过导轨组件排出,使气悬浮组件能够沿导轨组件近似无摩擦滑行,从而使母星安装板、子星安装板具有沿导轨长度方向平动的自由度以及绕导轨高度方向转动的自由度。本发明具有通用性高、实验时长不受限制、成本低的优点,可用于在地面验证绳系卫星系统的在轨释放回收,有效模拟绳系卫星系统在轨释放回收的运动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9535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77457.X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62D57/02 , B62D57/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气压驱动的仿生多运动模式软体机器人系统,包括软机器人和供气控制系统,软机器人包括四个硅胶吸盘,四个硅胶吸盘安装在两个不同长度的支撑脚架末端上,各个硅胶吸盘连接一根气管,用于气压加载,两个支撑脚架安装在软驱动器的前端和后端,软驱动器上连接有用于软驱动器加载的气管;供气控制系统与软机器人上的各气管连接,并按设定的加载时间和频率向相应的气管供气,以驱动相应的硅胶吸盘和软驱动器;本发明通过单一结构实现多种仿生运动模式,包括仿毛毛虫的爬行、仿螳螂虾的滚动和人类前滚翻的翻转,展现出优异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运动性能,本发明的单个软驱动器能扩展到两个平行排列的软驱动器,能够实现更高效的转向功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