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476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28792.5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2F1/1675 , G02F1/16757 , G02F1/1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色可扭转空心显示微结构,涉及电子纸显示领域,微结构包括:空心球型聚合物、接枝于所述空心球型聚合物的第一半部的第一聚合物链、接枝于所述空心球型聚合物的第二半部的第二聚合物链;所述第一聚合物链与所述第二聚合物链的电荷极性相反且颜色相异。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双色可扭转空心显示微结构的制造方法以及一种双色可扭转空心显示面板。本发明基于双色可扭转空心球体的结构设计,在单个空心微球的表面接枝两种具有不同电荷属性的颗粒,在电场刺激下的快速翻转和颜色变换能力,微球采用空心设计减轻质量并增强其在电场中的动态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0503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73551.2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片边缘侧入式投影的近眼显示系统,属于增强现实领域。包括微显示模块、光调控模块、入眼耦合模块、眼球追踪模块和补偿模块。微显示模块包括微显示屏、控制芯片和驱动电路;光调控模块包括光整形透镜组;入眼耦合模块为具有反射衍射光路功能的多方向棱台;眼球追踪模块由摄像头和图像处理芯片构成;补偿模块可以补偿因入眼耦合模块的反射衍射功能引起的环境光入眼的扭曲。微显示屏安装在镜片的侧边,光调控模块设置在微显示屏前方以调控光束,入眼耦合模块设置在镜片中心,或根据人眼佩戴位置置于与瞳孔中心对准的位置,镜框上安装有摄像头。本发明具有轻薄和高光传播效率的优点,可用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的显示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824449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44110.0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局部光束偏转的虚拟现实近眼显示光学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微显示面板、光学成像透镜和光束偏转超构表面。所述光束偏转超构表面包括衬底层以及周期性分布在所述衬底层上的纳米结构单元,该光束偏转超构表面根据像素位置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作不同的设计,形成不同的偏转角度。本发明可实现每个像素位置的偏转角度独立调控,具有设计简单,泛用性广的特点,可应用于VR虚拟现实显示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299695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110398094.2
申请日:2021-04-14
IPC: H10K59/122 , H10K59/121 , H10K59/38 , H10K50/82 , H10K7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色转换层的像素隔离矩阵结构,包括隔离矩阵基底、第一膜系、第二膜系和第三膜系;所述第一膜系镀于基底外表面;所述第二膜系和第三膜系依次镀于基底内表面;所述第一膜系为红、绿光反射膜系,第二膜系为蓝光透射膜系,第三膜系为蓝光反射膜系。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显示器色转换出光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95247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010829285.5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10K50/115 , H10K85/00 , H10K7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机物聚合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量子点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所述量子点发光层为量子点与有机物混合旋涂制备。本发明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制备方法新颖,制作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其通过在量子点层中有机物的聚合,有效阻挡了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的直接接触,减小了漏电流,使得电子和空穴在量子点层实现了有效的复合,抑制了俄歇复合的发生。可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寿命以及性能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3389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67502.7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扩大视场的近眼显示视点间距调控方法,通过波导系统的输出耦合元件的阵列实现视点间距的调控;设置多个第一输出耦合元件并在波导表面上依次并排紧贴排列构成阵列,用于多次耦出第一类圆偏振光,从而实现多个第一类视点;设置多个第二输出耦合元件并紧贴在第一输出耦合元件的上层依次并排紧贴或间隔排列构成阵列,用于多次耦出第二类圆偏振光,从而实现多个第二类视点;第一、第二输出耦合元件阵列形成的第一、第二类视点符合人眼瞳孔间距进行间隔排列,第一、第二输出耦合元件的直径可达两倍的视点的空间间距,从而在扩大视场角的同时视点的空间间距符合人眼瞳孔间距。该方法可以在保证较大的视场下,兼顾合适的视点间距。
-
公开(公告)号:CN1160478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381145.1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2F1/13357 , G02B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交错非均匀排列的Mini‑LED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直下式背光模组、光反射微结构、角入式背光源、反射罩、反射片和光学膜片。在导光板下表面交错非均匀设置四棱锥形光反射微结构及Mini‑LED光源,并对导光板进行去边角化处理,四角磨平抛光形成平面入光面,设置角入式光源。本发明提供的交错非均匀排列的Mini‑LED直下式背光模组解决了现有直下式背光显示装置中混光效率低、边缘亮度衰减,及Mini‑LED分布密集导致散热能力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9425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155009.0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9G3/3225 , G09G3/32 , H04N5/225 , G03B21/14 , G02B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发光显示与图像传感器共层混合排列的一体化光学结构。包括镜头组、自发光微投影显示单元与摄像摄影用像敏单元混合排布叠层。自发光微投影显示单元与摄像摄影用像敏单元混合排布叠层有自发光显示像素阵列与图像传感器像敏阵列两部分,像敏阵列与自发光显示像素阵列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混合排布,分别作为微投影显示的发光源与接收外界光线的光学传感器。当结构用作微型投影显示引擎时,自发光显示像素阵列由TFT电路进行有源阵列式点亮,光线经镜头投射成像;当结构用作摄像光学模组时,镜头组捕获的光线汇聚在像敏阵列上,像敏单元上的图像信息经补偿算法处理后形成数码图像。本发明能够实现微投影显示与便携式摄像模组的快速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3580777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747928.6
申请日:2021-0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清洗喷墨打印喷头装置。包括蓄液池、清洗池、离心泵、激光发生器、光接收器、缓冲检测区、废液池、计算机。激光发生器发射激光照射缓冲检测区检测墨水,经过墨水的反射折射及吸收后被安置于缓冲检测区下端的光接收器接收,转换变为电信号,然后经过A/D转换反馈到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到电压幅值与时间的曲线,当电压幅值与多种清洗液所对应的设定阈值之间的误差在±10%以外时,自动打开离心泵的控制开关,将喷头中残留的墨水进行清洗,并排到废液池中。本发明能够精确检测墨水的存在,自动清洗喷头并排出废液,且通过耦合清洗装置,使得喷头稳定性提高,减少喷头堵塞,减少喷嘴器械磨损,缩短打印周期,节约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30059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18293.6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近眼显示设备的高效率NanoLED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由NanoLED发光阵列和梯度折射率膜构成,NanoLED发光阵列由垂直生长在衬底上的相同或不同直径的多个InGaN/GaN纳米柱LED单体组成,并且每个纳米柱LED单体为NanoLED发光阵列的一个显示像素或子像素。纳米柱LED单体多量子阱层辐射出的光束从顶部截面垂直出射,而部分出非垂直方向出射的光束通过覆盖在纳米柱LED单体侧壁外部的梯度折射率膜聚合,其中梯度折射率膜的折射率沿轴心径向增大,可使聚合后的光束趋向于垂直方向出射,进而提高NanoLED发光阵列的出光效率,当不同直径的纳米柱LED单体构成彩色化NanoLED发光阵列时还能有效降低像素间串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