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藕粉掺假鉴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1094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62363.4

    申请日:2021-05-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藕粉掺假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于网上购得适量鲜藕,制备纯藕粉;制备掺假藕粉样品,供上机使用;采集不同掺杂比例藕粉样品的光谱数据;基于所获得的光谱数据,以此建立用于预测的机器学习聚类模型;基于所建立的聚类模型,对待测藕粉样品进行掺假预测。本发明通过采集不同掺杂比例的藕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作为原始的数据集,以此建立了机器学习聚类模型,模型能有效识别掺假的藕粉样品。该方法检测简单、快捷,可以显著提升检测效率,为简化藕粉品质鉴别提供新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机器学习的大米品种快速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574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33885.1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大米品种快速识别方法:其采用不同品种的大米,作为实验样本;将不同品种的大米置于暗箱中拍照,作为原始数据集;对大米的原始图像进行分割,实现背景与目标分离;提取预处理后大米样本图像的特征;基于所获得的特征信息,以此建立用于预测大米品种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基于所建立的分类模型,对待测大米样本进行品种识别。该方法有利于简单、快捷地检测出大米的品种。

    一种毛细管高度指示剂装置及其检测硫化氢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9230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96237.6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细管高度指示剂装置及其检测硫化氢的应用,向N3‑MBs溶液中加入硫化氢溶液,在室温下反应反应50 min;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Alk‑PtNPs溶液、抗坏血酸、硫酸铜、PBS缓冲溶液,在室温下反应反应30 min;将磁珠连接的PtNPs立即转移到装有过氧化氢的玻璃小瓶,立即旋上装有毛细管指示剂的硅胶盖,对毛细管上升的高度进行测量。本发明装置易于携带,可操作性强,检测方便,有望在食品安全分析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种三叶青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778376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1200506.7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中草药三叶青多糖的制备及应用。以三叶青藤叶为原料,按照如下步骤依次实施:(1)热水浸提;抽滤收集滤液;真空浓缩;浓缩液加入乙醇;收集沉淀,即三叶青粗多糖。(2)将粗多糖溶于水,加入Sevag试剂;搅拌后离心除蛋白层和有机层,重复此步操作多次至不出现蛋白为止;(3)将除蛋白后的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通过DEAE‑5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层析得到三叶青多糖单一组分。本发明所涉及的三叶青多糖,可显著降低机体血糖血脂,改善机体内抗氧化酶酶活力水平,并对胰岛具有一定修复作用,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和市场价值。

    一种强正电性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15738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282598.1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65 C01P2002/80 C01P20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强正电性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配制浓度为1~50 mM的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水溶液100 mL,加入2~10 mL浓度为2 M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匀得到透明的一级溶液;步骤2,将制得的一级溶液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处理10~60分钟,一级溶液由透明逐渐变为亮黄色,停止超声并用盐酸溶液调节pH至中性得到二级溶液;步骤3,用透析袋透析二级溶液,去除二级溶液中未反应的试剂,收集透析袋中液体并进行真空干燥得到黄绿色的荧光碳点。本发明制备的荧光碳点不仅荧光性能优良,而且具备特殊的强正电性质,有望丰富和扩展碳点的实际应用。

    一种基于温度变化定量检测目标物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68956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1004607.2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7473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度变化定量检测目标物的分析方法,可用于癌症标记物的高灵敏定量检测。所述方法是在密闭的体系中,对目标物进行特异性的识别,在目标物检测抗体上面修饰上信号放大分子,该信号放大分子能够催化底物分解释放出气体,导致该密闭体系内气压变化,从而推动储液器中的液体进入热反应器中,随即热反应器中的热反应试剂与所述液体混合后释放出大量的热,利用热量所致的温度变化实现对目标物的高灵敏定量检测。本发明能够准确高效地定量测定目标物浓度,并且目标物的浓度信号可以通过目视法直接获取,无需借助大型仪器,该方法解决了目前大部分高灵敏地定量检测靶标都需要借助于昂贵的仪器及专业技术人员等不足。

    一种检测焦磷酸酶的荧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7193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547685.1

    申请日:2014-10-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焦磷酸酶的荧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在未加入焦磷酸酶,只有焦磷酸存在时,焦磷酸与二价铜形成络合物,抗坏血酸钠不能够还原络合的二价铜为一价铜作为催化剂,叠氮香豆素和丙炔醇也不能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从而体系的荧光强度很低;但是在同时加入焦磷酸酶的情况下,焦磷酸酶能够水解焦磷酸抑制二价铜络合物的形成,点击化学反应能够继续发生,体系的荧光强度大幅争强且荧光强度与加入的焦磷酸酶的量存在线性关系。该传感器成功地应用于焦磷酸酶抑制剂氟化钠的检测,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

    一种以压敏涂料为信号读出的便携检测ATP含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5421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26142.6

    申请日:2016-05-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29 G01N21/64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以压敏涂料为信号读出的便携检测ATP含量方法。将能构成ATP适配体的两段DNA分别修饰上嵌有纳米铂颗粒的二氧化硅球和磁珠。在ATP存在的情况下,由于这两段DNA与ATP的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能够形成三明治夹心结构,从而将纳米铂固定在磁珠上,通过分离磁珠与溶液,并将清洗过的磁珠在密闭容器中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过氧化氢催化所产生的氧气积累能够提高氧分压,利用不同氧分压对压敏涂料的荧光猝灭程度不同,间接检测ATP的浓度。该技术成功地应用于人体血清中ATP浓度检测。这种检测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做为检测手段,也可直接用裸眼进行比色检测,具有检测成本低、操作简单、定量结果准确,能即时检测,便携等优点。

    一种抑制蛋白吸附的毛细管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08786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67416.5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领域,涉及一种毛细管电泳涂层,特别涉及一种抑制蛋白吸附的毛细管涂层的制备方法。该涂层以聚合物分子刷pOEGMA为功能单体,通过化学键合方法修饰于石英毛细管内壁。应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pOEGMA涂层毛细管具有优异的抑制蛋白吸附的能力,从而能够有效解决毛细管电泳分离蛋白质过程中的非特异性吸附问题,能够显著提高方法对不同蛋白的分离效率。同时,该涂层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在不影响分离效率的前提下,可以反复使用数百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