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8085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76102.9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荧光稳定性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基于MIL‑125‑NH2和2,2‑联吡啶‑5,5‑二羧酸两种组分。以2‑氨基对苯二甲酸和钛酸异丙酯作为前驱体,可制备得到具有荧光发射的MIL‑125‑NH2,将其和2,2‑联吡啶‑5,5‑二羧酸充分反应后,即可得到MIL‑125‑NH2‑bpydc。本发明制备简单,大大提高了水敏材料MIL‑125‑NH2的水稳定,制备的材料同时具有良好亲水性和荧光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463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75687.2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氧化物的原位光电化学异质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主以Cu2O纳米立方体材料为基础,加入金属有机框架(MOF)配体六羟基联苯,在120℃反应条件下,制备出Cu2O@CuHHTP(Cu2O@Cu‑MOF)材料,其为核壳异质结结构。制备简单快速,大大简化了传统光电异质结的制备过程。且Cu2O@Cu‑MOF异质结构的光电活性比其中任一组分都要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058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91128.1
申请日:2022-06-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12Q1/6806 , C12Q1/6825 , C12Q1/70 , G01N21/76 , G01N27/327 , G01N27/41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串联催化发夹组装技术的双靶标核酸序列响应的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应用,首先合成碳量子点,通过酰胺键将碳量子点与修饰有氨基的NH2探针结合;通过金硫键将捕获探针组装于Au电极表面,用MCH封闭电极表面未结合位点;通过与捕获探针杂交的方式将OH2探针结合到Au电极表面;将待测样品与OH1探针、NH1探针及碳量子点标记的NH2探针混合,将Au电极浸入其中,孵育后冲洗Au电极并转移到电化学发光工作溶液中,通过施加一定的电压,使用微弱发光仪收集发光信号。该电化学传感器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可在40分钟的响应时间内对目标核酸进行快速定量分析,定量范围宽至50 pM至200 nM。
-
公开(公告)号:CN11441936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641245.9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K9/6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花椒粉掺假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制作不同掺假比例的花椒粉样品,并获取不同掺假比例花椒粉样品的原始图像数据;步骤S2:截取原始图像预设区域,将背景与目标分离,获取花椒粉样本图像;步骤S3:基于SqueezeNet深度学习分类模型,构建用于预测不同掺假比例的花椒粉掺假的深度学习分类模型,并根据花椒粉样本图像训练;步骤S4:将待识别花椒粉样本输入训练后的深度学习分类模型,得到待识别花椒粉掺假情况。本发明能够快速有效的检测出花椒粉掺假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0885459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911196483.6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曲霉毒素B1刺激响应的双交联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是将两种带氨基的DNA单链SA和SB分别与透明质酸溶液混合后,组装形成两种模块结构,再与信号分子和适配体链混合,利用适配体链触发两种模块结构发生杂交链反应,形成单交联水凝胶;再利用聚乙烯亚胺与单交联水凝胶上剩余的羧基反应,以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双交联水凝胶。当环境中存在黄曲霉毒素B1时,其能将水凝胶中的适配体链竞争出来,导致水凝胶瓦解,从而可使包埋在水凝胶中的信号分子释放出来,以实现对黄曲霉毒素B1的定量检测。本发明原理简单,所得水凝胶化学稳定性好,有望在食品安全分析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1094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62363.4
申请日:2021-05-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21/359 , G06K9/00 , G06K9/62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藕粉掺假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于网上购得适量鲜藕,制备纯藕粉;制备掺假藕粉样品,供上机使用;采集不同掺杂比例藕粉样品的光谱数据;基于所获得的光谱数据,以此建立用于预测的机器学习聚类模型;基于所建立的聚类模型,对待测藕粉样品进行掺假预测。本发明通过采集不同掺杂比例的藕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作为原始的数据集,以此建立了机器学习聚类模型,模型能有效识别掺假的藕粉样品。该方法检测简单、快捷,可以显著提升检测效率,为简化藕粉品质鉴别提供新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25574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33885.1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大米品种快速识别方法:其采用不同品种的大米,作为实验样本;将不同品种的大米置于暗箱中拍照,作为原始数据集;对大米的原始图像进行分割,实现背景与目标分离;提取预处理后大米样本图像的特征;基于所获得的特征信息,以此建立用于预测大米品种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基于所建立的分类模型,对待测大米样本进行品种识别。该方法有利于简单、快捷地检测出大米的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309230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96237.6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细管高度指示剂装置及其检测硫化氢的应用,向N3‑MBs溶液中加入硫化氢溶液,在室温下反应反应50 min;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Alk‑PtNPs溶液、抗坏血酸、硫酸铜、PBS缓冲溶液,在室温下反应反应30 min;将磁珠连接的PtNPs立即转移到装有过氧化氢的玻璃小瓶,立即旋上装有毛细管指示剂的硅胶盖,对毛细管上升的高度进行测量。本发明装置易于携带,可操作性强,检测方便,有望在食品安全分析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051249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10928256.4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的钙钛矿复合材料及其在检测亚硝酸盐中的应用。其是选用碳酸铯、溴化铅、油酸、油胺以及十八烯或矿物油为材料合成CsPbBr3钙钛矿溶液,然后向CsPbBr3钙钛矿溶液中加入无水对氨基苯磺酸钝化其表面配体,再采用正己烷洗掉多余配体后真空干燥,得到CsPbBr3@C6H7NO3S复合材料。所合成的复合材料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可用于亚硝酸盐的荧光检测,具有检测快速、简便、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763539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159618.1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分子印迹柱与重量体系的羟基多氯联苯检测方法,借助分子印迹聚合物特异性识别羟基多氯联苯,截留水分,构建了一个用于检测羟基多氯联苯的重量体系。将羟基多氯联苯分子印迹聚合物填充到空固相萃取柱中,其对羟基多氯联苯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强。当羟基多氯联苯存在时,会被吸附到分子印迹柱上,根据羟基多氯联苯被吸附的程度不同,分子印迹柱的空穴被不同程度的填充,使得水份被不同程度的截留,流出的水份会减少,通过电子天平精确测量水的重量,基于此可以实现对羟基多氯联苯浓度的检测。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耗时较短且不需要大型仪器,有望应用于水样本中羟基多氯联苯的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