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管复合体及利用该复合体的高纯度氢气产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85956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910009892.0

    申请日:2009-01-24

    Abstract: 一种自重组反应产物分离高纯度氢气的膜管复合体,其包含一第一基材及一第二基材,该第一基材系管状且为多孔性,且于外侧覆有一氢分离膜,该第二基材系非多孔性且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系与该第一基材连接,该第二端则与用以进行重组反应的触媒接触,其中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不互通,且该第二基材表面具有化学吸附氢原子的能力。以及一种高纯度氢气产生装置,其包含上述膜管复合体、一室及一触媒,且该室包含一进料口、一第一出料口及一第二出料口。其中,该触媒与该复合体系置于该室中,且该触媒系与该第二基材的第二端接触。

    液态燃料组合物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09562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10199267.3

    申请日:2013-05-24

    Abstract: 一种燃料组合物,其包含一液态燃料、一起燃增进剂、一稳定剂与一热交换增进剂,其中,该液态燃料系一C1-C4醇类、C5-C12烃类、或其组合且其沸点为30℃至180℃,该起燃增进剂为一高挥发性烃类且其沸点较该液态燃料低且挥发性较该液态燃料高,该稳定剂为一酮类、醚类、分子量低于5000道尔顿的聚合物、或其组合,且该热交换增进剂为一可溶于该液态燃料且热传导系数在0.20至0.65W/M-K的高热传导物质,且其中,以该液态燃料的重量计,该起燃增进剂的含量的重量百分比至少为1%,该稳定剂的含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至5%,且该热交换增进剂含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至15%。该燃料组合物可达到迅速点燃以及可持续且稳定燃烧的效果。

    内燃机引擎的加氢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61923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322358.2

    申请日:2011-1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内燃机引擎的加氢系统,其包含有甲醇输送装置及甲醇重组制氢装置。该甲醇输送装置包含设置有甲醇储槽与液泵,该液泵主要将甲醇储槽内的甲醇溶液汲出并由该输送管路输出。甲醇重组制氢器是设置在引擎的排气管的外部,且与该排气管呈贴合状,以吸收排气管的热量,以提升温度。该甲醇重组制氢器的温度到达重组制氢的温度时,可将流过的甲醇水溶液分子作重组而产生氢气与二氧化碳的气体。本发明更包含有:工作温度侦测开关、空燃比侦测开关、油门侦测开关。通过该工作温度侦测开关、空燃比侦测开关、油门侦测开关控制液泵的启动电路,进行制氢与加氢作业,使引擎内的稀薄燃料快速燃烧,达到省油与净化废气的目的。

    氢气发生器及其应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20245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10175008.0

    申请日:2009-09-1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氢气发生器及其应用,该氢气发生器是由一第一介质所构成,包含:一重组区、一氧化区及一预热区。该重组区容置一重组触媒,以进行一产氢原料的蒸气重组反应产生氢气;且该氧化区用以进行放热氧化反应以提供一热源,且该氧化区内存在一第一氧化触媒。其中,该氧化区所提供的热源供应热能给该预热区及该重组区,以使该产氢原料先于该预热区预热后,接着于该重组区进行蒸气重组反应;且各该重组区、氧化区以及预热区之间存在该第一介质,且相隔一至少约0.5毫米的最短距离,该第一介质的热传导系数(K)为至少约60W/m-K。本发明氢气发生器所制得的含氢气混合气体的一氧化碳含量相当少,能直接应用于一般燃料用途。

    含钯电镀液及其应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85203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710097130.1

    申请日:2007-0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3/52

    Abstract: 一种含钯电镀液与一种于多孔性金属载体上提供一钯或钯合金膜的方法。本发明利用电镀方式制备以多孔性金属为载体的钯或钯合金膜,可缩短制程时间及简化制备程序;同时,本发明所制得的钯或钯合金膜,展现优异的致密度及良好的氢脆抗性,具有高度的应用性。

    多孔性触媒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14140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810088352.1

    申请日:2008-03-27

    Abstract: 一种具高比表面积的多孔性触媒结构,其包含于表面有一触媒层的多孔性载体。本发明多孔性触媒结构可利用电镀方式将一金属层沉积于多孔性金属载体表面及视情况将该金属层氧化为金属氧化物层而制得,任何导电性多孔性金属载体皆可用于本发明中,且该金属层可包含任何具有所欲催化功能的合适金属及/或金属氧化物。

    含钯电镀液及其应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85203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710097130.1

    申请日:2007-0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3/52

    Abstract: 一种含钯电镀液与一种于多孔性金属载体上提供一钯或钯合金膜的方法。本发明利用电镀方式制备以多孔性金属为载体的钯或钯合金膜,可缩短制程时间及简化制备程序;同时,本发明所制得的钯或钯合金膜,展现优异的致密度及良好的氢脆抗性,具有高度的应用性。

    燃料组合物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09562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310199267.3

    申请日:2013-05-24

    Abstract: 一种燃料组合物,其包含一液态燃料、一起燃增进剂、一稳定剂与一热交换增进剂,其中,该液态燃料系一C1-C4醇类、C5-C12烃类、或其组合且其沸点为30℃至180℃,该起燃增进剂为一高挥发性烃类且其沸点较该液态燃料低且挥发性较该液态燃料高,该稳定剂为一酮类、醚类、分子量低于5000道尔顿的聚合物、或其组合,且该热交换增进剂为一可溶于该液态燃料且热传导系数在0.20至0.65W/M-K的高热传导物质,且其中,以该液态燃料的重量计,该起燃增进剂的含量的重量百分比至少为1%,该稳定剂的含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至5%,且该热交换增进剂含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至15%。该燃料组合物可达到迅速点燃以及可持续且稳定燃烧的效果。

    氢气发生器及其应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20245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0910175008.0

    申请日:2009-09-1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氢气发生器及其应用,该氢气发生器是由一第一介质所构成,包含:一重组区、一氧化区及一预热区。该重组区容置一重组触媒,以进行一产氢原料的蒸气重组反应产生氢气;且该氧化区用以进行放热氧化反应以提供一热源,且该氧化区内存在一第一氧化触媒。其中,该氧化区所提供的热源供应热能给该预热区及该重组区,以使该产氢原料先于该预热区预热后,接着于该重组区进行蒸气重组反应;且各该重组区、氧化区以及预热区之间存在该第一介质,且相隔一至少约0.5毫米的最短距离,该第一介质的热传导系数(K)为至少约60W/m-K。本发明氢气发生器所制得的含氢气混合气体的一氧化碳含量相当少,能直接应用于一般燃料用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