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设备及流水线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714302U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21536371.7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水线设备及流水线加工装置,流水线设备包括:主送机构和辅送机构,其中主送机构包括第一传输组件,所述第一传输组件沿第一方向进行传输运动,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主送单元,所述辅送机构包括第二传输组件和压合组件,所述第二传输组件与第一传输组件上下相对布置,所述第二传输组件沿第一方向进行传输运动,所述压合组件布置于所述第二传输组件远离第一传输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辅送单元,所述压合组件带动所述辅送单元做升降运动,所述辅送单元与所述主送单元共同夹持工件以将所述工件沿第一方向传输。通过辅送单元和主送单元夹合工件,使得工件在流水线上启停时不会发生打滑和位置偏移。

    搬运夹具、搬运设备及拆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203995U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21130999.7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搬运夹具、搬运设备及拆垛装置,涉及油汀搬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搬运夹具包括:连接组件;牵引件,其设置于连接组件的底部;以及夹紧组件,其安装于连接组件,夹紧组件包括高度可调的第一夹持件,第一夹持件调至最高位时高于牵引件,第一夹持件调至最低位时至少部分低于牵引件以用于夹紧待搬运部件。由于搬运夹具具有牵引件,且第一夹持件的高度可调。在油汀之间的间隙不满足夹紧组件中第一夹持件的插入时,可先将第一夹持件调至最高位,通过牵引件牵引油汀,使油汀在隔离板上移动,扩大油汀之间的间隙。在油汀之间的间隙调整满足第一夹持件插入时,通过将第一夹持件调至最低位,以便第一夹持件实现对油汀的夹紧。

    生产线上的压合装置及落地扇配重组件生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066282U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21886142.4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生产线上的压合装置及落地扇配重组件生产装置,包括运输线,控制器,光电传感器和下压机构;运输线上传输的部件在运输过程中,操作人员把需要与运输线上传输的部件压合安装的装置相吻合地放置在运输线上传输的部件的表面上,当运输线上传输的部件运输至下压机构下方,光电传感器识别到传输的部件后向控制器输入信号,控制器再给到下压机构和运输线输出信号,运输线停止运输,下压机构下压实现传输的部件自动压合,完成传输的部件压合后,运输线把传输的部件运输到下一个生产环节,整个过程实现了传输的部件自动压合及完成压合后自动运输至下一生产环节,解决了人工搬运的劳动强度,取代了人工压合装配工作,提高了装配效率。

    压合工装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146507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1590545.4

    申请日:2021-07-1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合工装。该压合工装包括:压力机,压力机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能够朝向下模板下压;上模,包括下压模块和周向定位模块,下压模块固定在上模板上;周向定位模块,用于确保内煲在周向上的位置正确,周向定位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柱,定位柱能够伸入或伸出内煲上的定位孔;以及,下模,其固定在下模板上,能够确保外煲在周向上的位置正确。利用上述压合工装,能够保持内煲、外煲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正确,并能够将内煲安装至外煲的内部,该压合工装能够提升压合的自动化水平,从而能够大大提升内煲和外煲的装配效率。

    一种输送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646924U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21449708.0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送装置,用于输送物料,该输送装置包括:环形内导轨;环形外导轨,环形外导轨环绕设置于环形内导轨的外侧;至少两个导轨滑座,其中至少一导轨滑座滑动设置于环形内导轨上,至少另一导轨滑座滑动设置于环形外导轨上;装载板,装载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于至少两个导轨滑座上;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导轨滑座,用于带动装载板的两端分别沿环形内导轨和环形外导轨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环形导轨输送方式,实现物料的稳定输送,环形导轨结构更紧凑,可搭配不同自动化机构实现物料自动装配,从而降低物料运输成本及提高运输效率,同时采用双环形导轨支撑,使导轨均匀受力从而物料可以平稳输送,避免各部件在运动中抖动过大影响装配。

    一种限温器上料机构及装配生产线

    公开(公告)号:CN222523459U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21270635.9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限温器上料机构及装配生产线,包括供料单元和分料单元,供料单元包括震动组件和导轨组件,导轨组件设置在震动组件和分料单元之间,震动组件带动限温器震动以实现自动排列供料,导轨组件将限温器调整成统一姿态,并输送至分料单元,分料单元将限温器与供料单元分离,实现分料;本申请设置震动组件带动限温器运动,实现自动供料,并通过导轨组件对限温器进一步限位和输送,使限温器排列整齐,分料单元拿取限温器进行分料,实现限温器自动上料,替代人工拿取限温器操作,从而释放劳动力,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上料效率,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及提升产线自动化程度。

    基于视觉识别的油汀体搬运夹具

    公开(公告)号:CN218614137U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21977726.7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油汀体搬运夹具,包括:支架,能够与机械手连接;视觉系统,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识别油汀体并获取油汀体的位置坐标,所述视觉系统与所述机械手的控制系统相连;两个夹持组件,平行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架,连接在所述支架上;两个夹爪,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两个所述夹爪能够伸入到所述油汀体的汀体片之间;夹爪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夹爪驱动部的输出端与两个所述夹爪驱动连接,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爪靠近或者远离彼此,以对所述油汀体的油包进行夹紧或释放。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油汀体的自动化上线操作。

    装配线回流上线装置及自动装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7344302U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20955736.4

    申请日:2022-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线回流上线装置及自动装配系统,其中装配线回流上线装置包括:装配线,用于线性传输装配护垫;回流线,用于立式传输装配护垫,回流线设于装配线的一侧,且回流线的末端靠近装配线的上料端;搬移结构,用于将装配护垫从回流线末端搬移至上料端;导向结构,设于回流线的末端,用于将装配护垫导向调整呈竖直姿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线回流上线装置及自动装配系统,实现了回流线的装配垫装配线不间断到位,同时实现了装配护垫姿态规则便于夹取和有序上线,消除了人工远距离回收装配护垫并上线的繁琐体力劳作,并同时提高了夹取装配护垫的便利度和准确度,从而极大提高了电器自动装配系统的装配护垫回流及整体生产效率。

    一种翻箱装置及包装机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548324U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23217101.9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一种翻箱装置,包括夹具机构、变速机构和机架,夹具机构与变速机构连接,夹具机构与机架连接,变速机构装于机架上,夹具机构为双侧抱夹结构,夹具机构一侧设有第一夹具,夹具机构另一侧设有第二夹具,夹具机构用于抱夹固定物品,变速机构设有定位模块。本实用新型翻箱装置采用双侧抱夹式的夹具机构配合变速机构,实现产品包装箱自动翻箱操作。变速机构设有变速传感器,定位模块,实现翻箱装置能够精确定位包装箱位置,及时调整翻转速度。本装置实现包装箱自动定位装夹和翻箱操作,取代传统的人工作业,减轻劳动强度的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工件自动打磨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794450U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21547470.7

    申请日:2020-07-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件自动打磨装置,包括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工件,并能够带动工件旋转;打磨组件,用于对工件进行打磨;第一驱动组件,与打磨组件连接,用于带动打磨组件移动,以使打磨组件与工件的待打磨位置接触或分离;压紧组件,当打磨组件打磨工件时,压紧组件用于抵压工件以避免工件脱离支撑组件;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支撑组件、打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压紧组件执行相应动作。该装置取代了现有的人工打磨方式,实现了自动化打磨,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劳动力。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打磨所存在的打磨工件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