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及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7487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493423.6

    申请日:2015-0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使半导体器件(纵型的功率MOSFET)的特性提高。在将形成有半导体元件的单元区域(CR)包围的周边区域(PER)中设置具有角部的螺旋状的p型柱区域(PC3)。在将形成有半导体元件的单元区域(CR)包围的周边区域(PER)的外延层上形成将单元区域(CR)螺旋状地包围、且具有构成角部的第1侧面和第2侧面的沟槽,在该沟槽埋入外延层。像这样,通过将p型柱区域(PC3)(n型柱区域)螺旋状地配置,而能够避免基于过热点的耐压裕度的降低。另外,由于维持了p型柱区域(PC3)(n型柱区域)的连续性,所以电场朝向外周部被阶段地缓和,耐压得以提高。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930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510977440.7

    申请日:2015-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包括周期性布置p型柱和n型柱的超结结构的半导体器件中,形成半导体元件的单元区中的p型柱区的深度制造得比围绕单元区的中间区中的p型柱区的深度浅。由此,单元区的击穿电压低于中间区的击穿电压。使雪崩击穿现象优选发生在即使在产生雪崩电流也会使使该电流分散和平稳流动的单元区中。由此,能避免局部电流集中和伴随发生的击穿,并因此能提高雪崩电阻,即使半导体器件损坏的雪崩电流量。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9308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510977440.7

    申请日:2015-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包括周期性布置p型柱和n型柱的超结结构的半导体器件中,形成半导体元件的单元区中的p型柱区的深度制造得比围绕单元区的中间区中的p型柱区的深度浅。由此,单元区的击穿电压低于中间区的击穿电压。使雪崩击穿现象优选发生在即使在产生雪崩电流也会使使该电流分散和平稳流动的单元区中。由此,能避免局部电流集中和伴随发生的击穿,并因此能提高雪崩电阻,即使半导体器件损坏的雪崩电流量。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97934B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510254731.3

    申请日:2015-05-18

    Abstract: 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具有改进的可靠性的功率半导体元件的半导体器件。该半导体器件具有单元区域、和形成在该单元区域外部的外围区域。在单元区域中的n型列区域的n型杂质浓度高于在外围区域中的由外延层组成的n型列区域的n型杂质浓度。进一步地,在单元区域和外围区域中的每一个中,保持电荷平衡;并且将每个总电荷设置为,使在单元区域中的第一p型列区域的总电荷和n型列区域的总电荷分别大于在外围区域中的第三p型列区域的总电荷和由外延层组成的n型列区域的总电荷。

    半导体器件及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74877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510493423.6

    申请日:2015-0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使半导体器件(纵型的功率MOSFET)的特性提高。在将形成有半导体元件的单元区域(CR)包围的周边区域(PER)中设置具有角部的螺旋状的p型柱区域(PC3)。在将形成有半导体元件的单元区域(CR)包围的周边区域(PER)的外延层上形成将单元区域(CR)螺旋状地包围、且具有构成角部的第1侧面和第2侧面的沟槽,在该沟槽埋入外延层。像这样,通过将p型柱区域(PC3)(n型柱区域)螺旋状地配置,而能够避免基于过热点的耐压裕度的降低。另外,由于维持了p型柱区域(PC3)(n型柱区域)的连续性,所以电场朝向外周部被阶段地缓和,耐压得以提高。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97934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254731.3

    申请日:2015-05-18

    Abstract: 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具有改进的可靠性的功率半导体元件的半导体器件。该半导体器件具有单元区域、和形成在该单元区域外部的外围区域。在单元区域中的n型列区域的n型杂质浓度高于在外围区域中的由外延层组成的n型列区域的n型杂质浓度。进一步地,在单元区域和外围区域中的每一个中,保持电荷平衡;并且将每个总电荷设置为,使在单元区域中的第一p型列区域的总电荷和n型列区域的总电荷分别大于在外围区域中的第三p型列区域的总电荷和由外延层组成的n型列区域的总电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