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非接触型可重写感热式标签记录和擦除图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08020A

    公开(公告)日:2004-06-30

    申请号:CN200310123116.6

    申请日:2003-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M5/30 Y10S430/146

    Abstract: 一种用于记录和擦除图象的方法,使用能在擦除和反复重写以后完全消除残留图象的非接触型可重写感式标签。在标签表面的情况下用于记录的激光的吸收率为50%或更大,为记录而照射标签表面的激光具有700到1500纳米的波长和5.0到15.0毫焦耳/毫米2的照射能量,在记录期间激光的照射能量和激光的吸收率的乘积为3.0到14.0毫焦耳/毫米2,以及在擦除期间激光的照射能量和在标签表面的情况下激光的吸收率的乘积是在记录期间相应的乘积的1.1到3.0倍。

    使用非接触型可重写感热式标签记录和擦除图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31687C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310123116.6

    申请日:2003-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M5/30 Y10S430/146

    Abstract: 一种用于记录和擦除图象的方法,使用能在擦除和反复重写以后完全消除残留图象的非接触型可重写感式标签。标签表面的对用于记录的激光的吸收率为50%或更大,为记录而照射标签表面的激光具有700到1500纳米的波长和5.0到15.0毫焦耳/平方毫米的照射能量,在记录期间激光的照射能量和激光的吸收率的乘积为3.0到14.0毫焦耳/平方毫米,以及在擦除期间激光的照射能量与标签表面的激光的吸收率的乘积是在记录期间相应的乘积的1.1到3.0倍。

    非接触型可重写式热敏标签和使用该标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12006A

    公开(公告)日:2003-04-23

    申请号:CN02146873.7

    申请日:2002-1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M5/305 G09F3/02 Y10T428/1467

    Abstract: 非接触型可重写式热敏标签,它包括逐次层叠在基材的一个表面上的含交联树脂的锚固涂层、热敏显色层及光吸收和光-热转化层,该锚固涂层紧贴于基材,和置于基材另一表面上的粘合层,使得可以按照非接触方法重复记录和擦除信息;和使用非接触型可重写式热敏标签的方法,包括在保持与粘附体附着的可重写式热敏标签上按照非接触方法重复记录和擦除信息。信息能够在保持与粘附体附着的标签上重复记录和擦除以及标签能够与粘附体一起回用。

    具有内置记录介质的结构、含该结构的叠层及其记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44657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710169159.6

    申请日:2007-1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M5/305 B41M2205/04 B41M2205/38 B41M2205/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内置记录介质的、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结构,所述记录介质至少包括用于以非接触方式通过激光重写可见信息的装置;还公开了包括该结构的叠层和使用该结构或叠层以非接触方式进行记录的方法。可以通过从外部照射激光来进行记录介质中的信息的记录和擦除。所用波长范围内的激光透射率以及通过从激光照射表面到记录介质的所述结构的一部分的可见光透射率在特定范围内。可以克服由于激光在重写可见信息时导致的记录介质表面损毁、清洗期间耐用性的降低、运输期间对记录介质的损伤以及由于光而导致的显色性能的劣化。

    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38917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710153642.5

    申请日:2007-09-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355 B41J2/4753 B41M5/305 Y10S430/146

    Abstract: 提供一种记录方法,在进行激光扫描,在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上描画文字、条形码、β图像或者图形的记录方法中,在记录多个线要素时,能够得到良好的条形码读取性和辨认性等。是一种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在针对在基材表面上设置可逆性热敏发色层而成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利用激光扫描的、相邻或者邻接重复的线的描画中,在描画了第1条线(1)后描画第2条线(2)时,作为抑制由已经描画的第1条线(1)的余热以及第2条线(2)的描画时的发热的相互干涉引起的记录的退色现象的方法,控制从第1条线(1)的描画开始点到第2条线(2)的描画结束点进行描画的时间,以及/或者重复宽度r。

    粘合片及其制造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86478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480035178.4

    申请日:2004-09-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J7/22 C09J7/38 Y10T428/249953

    Abstract: 为了底材2的凹沟21和粘合剂层3的贯穿路31连通,将在粘合剂层3侧设置了连续至底材2的侧端部的凹沟21的底材2和形成了数个在厚度方向贯穿粘合剂层3的贯穿路31的粘合剂层3层叠,得到粘合片1。按照这样的粘合片1,不损害粘合片的外观,而且一边全部足够的粘合力,一边能够防止或者去除空气残留或起泡。

    清洗片及使用该清洗片的清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69677A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200510054531.X

    申请日:2005-03-09

    Abstract: 本发明的清洗片是由单层片构成的清洗片,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物性(i)及(ii):(i)将一面压附在不锈钢板上之后测定的拉伸剪切粘合强度(根据JIS K6850)在0.01~1.0N/mm2的范围,(ii)23℃、11Hz时测定的储能弹性模量在5.00×106~3.00×108Pa的范围。使用本发明的清洗片,可切实对对象物进行清洗,而不损伤清洗的对象物,也不污染对象物。而且具有单层结构,由于能单独卷成筒状,容易处理,可使制造工序简化,因此在生产效率、成本和环境方面均有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