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材的连接设备和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57590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410077005.0

    申请日:2004-09-09

    Inventor: 早坂拓哉

    Abstract: 本发明简化一种设备,以及能够当更换一个滚子时,迅速地连接先前输出的带材的尾端侧面部分和随后准备输出的带材的前端侧面部分。一个连接设备(15)包括一个输出器件(21)它安排为使顺序地输出缠绕在第一和第二滚子(12)和(13)上的带材M,以及一个连接器件(22),将来自任何一个滚子(12)和(13)的带材M的尾端(12a,13a)侧面部分和来自另一个滚子(12,13)的带材M的前端(12b,13b)侧面部分彼此连接。在带材M的尾端(12a,13a)侧面处,使基本上一片连接片的一半与其粘接。连接器件(15)安排为当来自任何一个滚子(12)和(13)的带材的尾端(12a,13a)达到一个预定的位置时,尾端(12a,13a)和前端(12b,13b)彼此对准,以及相应的带材M通过连接片M1被彼此连接。

    层合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96815A

    公开(公告)日:2004-05-19

    申请号:CN200310100654.3

    申请日:2003-10-10

    Abstract: 用贴有薄膜F的带材M在基片S上形成保护片,在输送带材M的同时按照记录底衬D的平面形状进行切割,然后收集除保护片L外的薄膜部分F1和F2。由此使保护片L留在基片S上,该保护片用剥离装置14剥离后,用保护片保持部件51抽吸和保持该保护片。随后将保护片L转移到位于工作台50层合位置的记录底衬D上,并层合在该记录底衬D上,同时用加压辊62进行加压。

    带材的连接设备和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94051A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200410077005.0

    申请日:2004-09-09

    Inventor: 早坂拓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19/1852

    Abstract: 本发明简化一种设备,以及能够当更换一个滚子时,迅速地连接先前输出的带材的尾端侧面部分和随后准备输出的带材的前端侧面部分。一个连接设备15包括一个输出器件21,它安排为使顺序地输出缠绕在第一和第二滚子12和13上的带材M,以及一个连接器件22,将来自任何一个滚子12和13的带材M的尾端12a(13a)侧面部分和来自另一个滚子12(13)的带材M的前端12b(13b)侧面部分彼此连接。在带材M的尾端12a(13a)侧面处,使基本上一片连接片的一半与其粘接。连接器件15安排为当来自任何一个滚子12和13的带材的尾端12a(13a)达到一个预定的位置时,尾端12a(13a)和前端12b(13b)彼此对准,以及相应的带材M通过连接片M1被彼此连接。

    长条体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18918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0564874.3

    申请日:2017-07-12

    Inventor: 早坂拓哉

    Abstract: 长条体连接装置(10)具有对旧长条体(RSl)及新长条体(RS2)进行支承的长条体支承机构(20)、将旧长条体(RSl)的抽出方向后端部和新长条体(RS2)的抽出方向前端部(RS2F)连接的连接机构(30),长条体支承机构(20)具有:对旧长条体(RSl)及新长条体(RS2)的一方以可抽出的方式进行支承的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对旧长条体(RSl)及新长条体(RS2)的另一方以可抽出的方式进行支承的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B);使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及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B)的至少一方相对于连接机构(30)接近、离开的移动机构(29A、29B)。

    粘贴辊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6110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410043084.3

    申请日:2004-04-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C9/1803 B65C9/1884 B65C9/30 Y10T156/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贴辊,其用于在平面图中近似圆环形的信息记录板上粘贴标签。该辊包括一个辊体和一个安装在辊体外周面的弹性元件。该辊体具有一个配合部,其用于将弹性元件配合在该辊体的外周面上,该配合部沿弹性元件的内外周边缘具有阶梯部。当通过弹性元件表面将粘贴力施加于标签上时,该阶梯部控制弹性元件在其表面方向的变形或移动。

    粘贴辊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69453A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200410043084.3

    申请日:2004-04-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C9/1803 B65C9/1884 B65C9/30 Y10T156/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贴辊,其用于在平面图中近似圆环形的信息记录板上粘贴标签。该辊包括一个辊体和一个安装在辊体外周面的弹性元件。该辊体具有一个配合部,其用于将弹性元件配合在该辊体的外周面上,该配合部沿弹性元件的内外周边缘具有阶梯部。当通过弹性元件表面将粘贴力施加于标签上时,该阶梯部控制弹性元件在其表面方向的变形或移动。

    片材供给装置及片材供给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7633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585608.X

    申请日:2022-05-26

    Inventor: 早坂拓哉

    Abstract: 片材供给装置(EA)具有:抽出装置(10),其将经由连接用带(CT)连接多个粘接片材基材(AB)并临时附着在剥离片材(RL)上而成的卷材(RS)抽出;切断装置(20),其在由抽出装置(10)抽出的卷材(RS)中的粘接片材基材(AB)上形成闭环状的切口(CU),并在该切口(CU)的内侧形成粘接片材(AS);剥离装置(30),其从剥离片材(RL)剥离粘接片材(AS),并供给该粘接片材(AS);检测装置(40),其检测连接卷材(RS)的连接用带(CT);切断装置(20)基于检测装置(40)的检测结果,以连接用带(CT)不位于切口(CU)的内侧的方式形成该切口(CU)。

    长条体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18918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710564874.3

    申请日:2017-07-12

    Inventor: 早坂拓哉

    Abstract: 长条体连接装置(10)具有对旧长条体(RSl)及新长条体(RS2)进行支承的长条体支承机构(20)、将旧长条体(RSl)的抽出方向后端部和新长条体(RS2)的抽出方向前端部(RS2F)连接的连接机构(30),长条体支承机构(20)具有:对旧长条体(RSl)及新长条体(RS2)的一方以可抽出的方式进行支承的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对旧长条体(RSl)及新长条体(RS2)的另一方以可抽出的方式进行支承的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B);使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及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B)的至少一方相对于连接机构(30)接近、离开的移动机构(29A、29B)。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