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361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75731.X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其中,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分液管、扁管组和集气管,扁管组具有两个以上的扁管;各扁管的一端均与分液管连通,以通过分液管进液;各扁管的另一端均与集气管连通,以通过集气管出气;扁管组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相对第二区域靠近集气管;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内均设置有用于辅助扁管与空气进行换热的翅片、且第一区域的翅片密度大于第二区域的翅片密度;和/或,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两者中仅第二区域内至少部分相邻两扁管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封堵件。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其能实现背板空调送风温度均匀以及在扁管顶部实现气液分离界限,无需增加、更改背板空调的控制器硬件和软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42385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04885.2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湿机的排水装置、控制方法和除湿机,排水装置包括:接水盘、水箱、排水组件和水箱盖组件,接水盘位于水箱的上方,接水盘上开设有出水口,水箱的上端开设有进水口,接水盘的出水口处设置排水组件,水箱的进水口处设置水箱盖组件,在需排水时水箱盖组件能运动至与排水组件相接并能推动排水组件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以打开出水口,在不需排水时水箱盖组件还能运动至与排水组件脱离,以使得排水组件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而自动关闭出水口。根据本发明能形成接水盘和水箱互锁的结构,使得水箱离开接水盘后被自动锁止不会朝外排水,解决了在排水过程中发生漏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6179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62423.9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式加湿器及电极棒除垢方法,其中电极式加湿器,包括:加湿罐体,加湿罐体内形成有容水空间;电极棒,设于容水空间内,且电极棒具有能够与容水空间内容置的水接触的圆柱面;除垢刮刀,具有刀刃,刀刃能够与圆柱面的一母线抵接且刀刃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电极棒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除垢刮刀围绕电极棒的中心轴线旋转。本发明一方面,电极棒不运动,能够利于电极电缆的便利布设,无需考虑电极棒运动提升线缆布设难度,另一方面,除垢刮刀围绕电极棒旋转,在其离心力的作用下能够将电极棒圆柱面附近的达到过饱和状态的钙镁盐类的水体驱离至远离电极棒的位置,从而降低钙镁盐在电极棒上沉积形成水垢的几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7598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50529.4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 F24F11/88 , F24F11/89 , F24F11/64 , F24F11/65 , F25B41/40 , F25B43/00 , F25B49/02 , F24F110/10 , F24F1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泵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氟泵空调、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在氟泵空调开机后,控制氟泵关闭,控制压缩机开启,使开关装置开通;根据氟泵空调的当前室外环境温度、氟泵空调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压缩机的当前频率,控制开关装置的开关状态;在开关装置关闭的情况下,根据储液装置的当前制冷剂温度和氟泵空调的当前室外环境温度,控制压缩机的启闭状态、开关装置的开关状态、以及氟泵的启闭状态,以实现模式切换控制。该方案,通过在由压缩制冷模式切换至氟泵制冷模式前,控制开关装置调节储液罐内的温度和压力,保证氟泵的启动可靠性,保证氟泵压缩双循环制冷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08401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95640.5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组件和空调器,微通道换热组件包括:微通道换热器、回液管和喷射器,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微通道换热管、分液管和集气管,所述微通道换热管的一端插入所述分液管的内部,所述微通道换热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集气管的内部;所述喷射器包括引射口和出口,所述回液管的一端插入所述集气管的内部,另一端能与所述引射口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分液管连通,以能通过所述喷射器和回液管抽吸所述集气管内部的液体,并返流至所述分液管中。根据本发明能避免顶部集气管存在液体冷媒聚集的情况,避免出气带液而对压缩机造成液击威胁。
-
公开(公告)号:CN11839176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39188.8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去除水垢的电极加湿器,包括罐体、电极、驱动机构和刮刀组件,所述罐体用于容置水,所述电极用于伸入所述罐体的水内,以对所述罐体内的水加热,使水蒸发形成蒸汽;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刮刀组件运动,使所述刮刀组件对所述罐体的内壁和所述电极的表面均进行水垢刮除处理。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方案不需要频繁人工拆除罐体进行除垢,也不需要频繁采用化学药品等对电极棒进行清洗,从而减少了人工和维护成本,提升了电极加湿器的使用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84426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48973.2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F24F1/0029 , F24F1/0063 , F24F13/30 , F24F13/20 , F24F1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板空调,包括壳体、控制器、节流元件和换热器,控制器、节流元件和换热器均安装在壳体内,且控制器和节流元件均处于换热器的下方,换热器的顶部靠近壳体的顶部。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原本安装在换热器上方的控制器和节流元件改进安装到换热器的下方,同步将换热器的安装位置升高,使其顶部靠近壳体的顶部,由于换热器的安装位置大幅抬高,因此减少了液态冷媒在机柜底部的消耗,对应增加了液态冷媒在机柜中上部的余量,从而提高换热器在机柜内中上部的换热量且避免热空气在机柜顶部滞留,使得背板空调上部送风温度降低,大大缓解了背板空调上部吹热风的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2228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38429.9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氟泵及节流元件,其中节流元件连接于冷凝器的出口与蒸发器的入口之间,冷凝器与节流元件之间连接有储液罐,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制冷剂调节罐,制冷剂调节罐的顶部通过第一管路与储液罐的顶部连通,制冷剂调节罐的底部通过第二管路与储液罐的顶部可控通断连通,氟泵能够将储液罐内的液态制冷剂泵送入存储于制冷剂调节罐内。本发明能够对冗余制冷剂实现精确可靠调节,在系统运行压缩制冷模式时利用空闲不工作的氟泵将多余的液态制冷剂迁移存储于制冷剂调节罐内,防止制冷系统内存在过量的制冷剂侵占换热器内的换热管道。
-
公开(公告)号:CN1184634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67557.4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及控制方法,一种制冷设备,其包括水箱、第一换热器、第一制冷系统和第二制冷系统;第一换热器设置在水箱中,水箱中的水与第一换热器热交换,第一制冷系统可控地与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二制冷系统的进口与水箱的出水口连接;其中,第一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水箱中的水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水箱中的水为第一状态时,压缩机以第一频率运行;水箱中的水为第二状态时,压缩机以第二频率运行。本发明能够先制取温度较低的水并进行储存,一旦出现局部热点能够迅速获取温度较低的水来释放冷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408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95638.8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排以上的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和第二排换热单元,第一排换热单元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第二排换热单元包括多个第二换热管,第一排换热单元位于第二排换热单元的上方,还包括分离管、集气管和旁通管,第一换热管的下端插入分离管的内部,第二换热管的上端插入分离管的内部,集气管位于第一排换热单元的上端,第一换热管的上端插入集气管的内部,旁通管的下端插入分离管的内部,旁通管的上端插入集气管的内部,以将分离管与集气管连通。根据本发明能有效地将分离管中的气体通过旁通管直接导通至集气管中,使得气体不必再进入位于上方的第一换热管中而影响第一换热管的换热,从而提升换热效率和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