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组装方法、油分组件、冷凝器和制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40836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391620.2

    申请日:2017-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3/02 F25B39/04 F25B250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凝器组装方法、油分组件、冷凝器和制冷装置。本发明所提供的冷凝器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连接油分离器和支撑结构,形成油分组件;及将油分组件放入冷凝器的筒体内,并连接油分组件与筒体。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在筒体内部将油分离器和支撑结构分别与筒体进行连接的安装方式,在本发明中,油分离器和支撑结构在冷凝器的筒体之外预先组装,之后再作为一个整体安装至筒体内部,由于外部空间较为开阔,操作较为方便,因此,有利于减少筒体内部有限空间的限制,降低组装难度,提高组装效率。

    立式蒸发器、气液分离方法、制冷系统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0783066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258044.4

    申请日:2017-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 F24F13/30 F25B4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蒸发器、气液分离方法、制冷系统及空调,其中,立式蒸发器包括壳体、换热管和气液分离组件,所述换热管和所述气液分离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上方;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换热管的进口的液态冷媒入口,所述换热管的出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组件,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用于将所述换热管排出的气态冷媒中携带的液态介质分离出来。本发明能够将气态冷媒中携带的液态介质在蒸发器内分离出来,避免气态冷媒携带液态介质进入压缩机,提高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且本发明能够提高蒸发器在竖直空间的利用率,无需单独设置气液分离器,也不需要单独配置压力容器,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

    冷凝设备和空调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2348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316123.0

    申请日:2018-11-0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冷凝设备和空调系统。冷凝设备包括: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壳体上的进气管和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壳体内的冷凝管束;和油分离器,与所述进气管连通,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壳体内,并且在垂直于所述冷凝器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冷凝管束的中部。空调系统包括该冷凝设备。基于本公开的冷凝设备和空调系统,经内置于冷凝器内的油分离器过滤油滴后的冷媒蒸汽可以在油分离器表面的较大范围输出和扩散,增加冷凝管束与冷媒蒸汽的接触机会,强化冷凝器换热性能。

    布液器、降膜蒸发器以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08709339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708069.8

    申请日:2018-0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 F28D5/02 F28F2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液器、降膜蒸发器及空调。布液器包括均液槽和挡液槽。均液槽的底壁开设有多个布液通孔,均液槽的顶部空间与降膜蒸发器的排气通道连通。挡液槽设置于均液槽的底壁上方,挡液槽均液槽挡液槽包括相对的两侧壁,挡液槽上相对的两侧壁分别开设有多个溢流通孔,挡液槽的顶部空间与降膜蒸发器的排气通道连通,挡液槽内能够注入冷媒。气液混合冷媒在进入挡液槽以及均液槽的过程中能够分别进行一次气液分离以及二次气液分离,有效降低了从均液槽底壁流出的液态冷媒中气态冷媒的夹杂量,进而保证了液态冷媒在换热管表面形成均匀、稳定的液膜,提高了降膜蒸发器的换热效率。

    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和制冷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4082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392060.2

    申请日:2017-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4 F25B4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和制冷装置。其中,油分离装置包括油分壳体、挡油板以及用于将油排出的回油口,油分壳体底部形成有回油槽,挡油板设在油分壳体内并位于回油槽上方,挡油板靠近回油口的一端与油分壳体密封连接。回油口一侧挡油板密封连接可以防止上部气体冲击到回油口处的液面,保证回油管能够始终充分接触液面,从而保证回油可靠性。

    冷凝设备和空调系统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23486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1811316123.0

    申请日:2018-11-0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冷凝设备和空调系统。冷凝设备包括: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壳体上的进气管和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壳体内的冷凝管束;和油分离器,与所述进气管连通,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壳体内,并且在垂直于所述冷凝器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冷凝管束的中部。空调系统包括该冷凝设备。基于本公开的冷凝设备和空调系统,经内置于冷凝器内的油分离器过滤油滴后的冷媒蒸汽可以在油分离器表面的较大范围输出和扩散,增加冷凝管束与冷媒蒸汽的接触机会,强化冷凝器换热性能。

    喷嘴、布液器及蒸发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7183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580754.7

    申请日:2018-06-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嘴、布液器及蒸发器,包括本体和喷淋通道,所述本体的表面上形成有喷淋凹槽,所述喷淋通道的入口突出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面,出口与所述喷淋凹槽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喷嘴、布液器及蒸发器,通过在喷嘴上设置喷淋凹槽,能够利用喷淋凹槽对喷淋范围进行限定,保证喷嘴的喷淋效果,通过设置箱体能够对气液两相混合物进行缓冲,使混合物在储液空间内储存并形成冷媒液体,进一步的加强喷嘴的喷淋效果,通过将喷液孔与换热管对应设置,能够保证喷嘴喷淋出的冷媒液体能够完全作用在换热管上,进而增加换热效率。

    降膜式蒸发器及电器产品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79886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697711.7

    申请日:2018-0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8 F25B2339/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膜式蒸发器,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其包括括多个换热管,所述多个换热管中至少包括一组上换热管和相对设置于所述上换热管下方的下换热管,所述上换热管和所述下换热管之间设有用于将附着在所述上换热管的冷媒引流至所述下换热管的引流部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器产品,通过在上换热管和下换热管之间增设引流部件,从而将附着在上换热管的冷媒引流至下换热管,有效防止液滴冷媒在滴落至下换热管的过程中引起的液滴飞溅的问题,防止对蒸发器造成干扰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