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管机的控制装置、风管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765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655819.2

    申请日:2022-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管机的控制装置、风管机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获取风管机的运行模式;主机控制模块,根据风管机的运行模式,控制换向电机模块的动作状态;主机控制模块,还根据风管机的运行模式和/或使用者设置的目标风档,确定所有风机单元中风机的运行参数;每组风机单元中的从机控制模块,根据所有风机单元中风机的运行参数,通过控制该组风机单元中的驱动模块,实现对该组风机单元中风机的控制,以实现制冷模式时向上吹冷风、制热模式时向下吹热风。该方案,通过在风管机中设置两组以上风机,在制冷模式下实现冷风上吹,在制热模式下利用换向电机控制两组以上风机换向实现热风下吹,提升风管机的制热效果。

    移动实验室及其舱体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5095187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296996.X

    申请日:2022-03-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实验室及其舱体机构,舱体机构包括:舱主体,其内具有沿第一方向布设的工作腔室及检测腔室,工作腔室分隔形成若干个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布设的子工作腔室,检测腔室内具有与所有子工作腔室一一对应的若干个检测区域,舱主体上还设有连通于外部与检测腔室之间的进气口;以及检测件,配接于舱主体,且具有与所有检测区域一一对应的若干个外部检测端,每个外部检测端位于检测腔室内并用于检测对应的检测区域的气压。本申请中提供的移动实验室及其舱体机构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准度。

    移动实验室及其舱体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509518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296996.X

    申请日:2022-03-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实验室及其舱体机构,舱体机构包括:舱主体,其内具有沿第一方向布设的工作腔室及检测腔室,工作腔室分隔形成若干个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布设的子工作腔室,检测腔室内具有与所有子工作腔室一一对应的若干个检测区域,舱主体上还设有连通于外部与检测腔室之间的进气口;以及检测件,配接于舱主体,且具有与所有检测区域一一对应的若干个外部检测端,每个外部检测端位于检测腔室内并用于检测对应的检测区域的气压。本申请中提供的移动实验室及其舱体机构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准度。

    通风系统和生物安全实验室

    公开(公告)号:CN11526471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92243.5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风系统和生物安全实验室,通风系统包括管路、第一风速传感器和电动风阀,管路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两者均为直管且延伸方向相交,第一管段具有第一管进风端和第一管出风端,第二管段具有第二管进风端和第二管出风端,第二管进风端与第一管出风端连接,电动风阀包括风阀驱动件和阀板,阀板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管段内,第一风速传感器的检测端位于第二管段内并设在阀板的迎风侧,风阀驱动件驱动阀板转动;第一风速传感器的检测端将第二管段分成沿着第二管段的延伸方向布置的第二管来风段和第二管去风段,第二管来风段的最小长度为第二管段内径的4倍至6倍。通风系统能够保证风速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继电器的端子引脚、继电器和家用电器

    公开(公告)号:CN210443501U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21948420.7

    申请日:2019-1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继电器的端子引脚、继电器和家用电器,端子引脚的外周设有绕线槽,绕线槽凹陷于端子引脚的外周面;绕线槽沿弧线在端子引脚的外周,绕线槽至少围绕端子引脚一圈;绕线槽具有槽口,绕线槽内形成朝向槽口的槽底面,槽底面为曲面。继电器的线圈引出端缠绕在端子引脚上并位于绕线槽内,槽底面则为与线圈引出端主要受力的表面,槽底面设置为曲面能有效避免应力集中;绕线槽在端子引脚的外周围绕至少360度能避免线圈引出端上各处与端子引脚外周面上的边角处接触,从而进一步避免应力集中的产生,保护线圈引出端,保证继电器的性能。

    蜂鸣器壳体结构、蜂鸣器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0136717U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20862054.7

    申请日:2019-06-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蜂鸣器壳体结构、蜂鸣器及空调器,壳体结构包括:外壳(1)、底座(2),所述外壳(1)与所述底座(2)配合;所述底座(2)上开设有通孔,蜂鸣器的引脚(5)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引脚(5)的末端穿出至所述底座(2)外;散热槽(11),所述散热槽(11)开设在所述底座(2)上。本实用新型的蜂鸣器壳体结构,通过连通至引脚的散热槽,解决波峰焊中引脚根处的热量聚积,导致材料熔化变形的问题,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了在与PCB板焊接时出现虚焊、不平整等质量问题,提高产品在使用环节的可靠性。

    实验室空气调节系统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604249U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21641385.6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室空气调节系统,实验室空气调节系统包括控制器、新风机组、空调室外机和多个空调室内机,多个空调室内机分别与空调室外机相连接,一个空调室内机位于一个第一工作区域内,新风机组包括新风管和送风机,送风机设置在新风管的进风端,多个空调室内机的新风进口分别与新风管的出风端相连通,且空调室外机、多个空调室内机、送风机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新风管的出风端在靠近每一个空调室内机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生物密闭阀,每一个第一生物密闭阀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验室空气调节系统能够有效节省能耗,避免环境污染,确保实验环境稳定舒适。

    加热组件和家用电器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960351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2695405.5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加热组件和家用电器。该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件;散热件,包括多个散热单元,多个所述散热单元依次固定在所述加热件上。将加热件上固定的散热件,采用多个散热单元方式固定在加热件上,增加了连接点,相对提高了结构强度;同时散热单元直接固定在加热件上,增强了换热效率。

    一种片状LED结构及集成电路、照明装置和电器

    公开(公告)号:CN212365984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0850893.X

    申请日:2020-05-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片状LED结构及集成电路、照明装置和电器,涉及LED技术领域;该片状LED结构设有封装区的基板,设置在封装区的LED芯片,设置在基板上导电电极,其一端伸出到封装区的外部,另一端伸进到封装区内与LED芯片电连接,覆盖在封装区上将LED芯片包封在其内部的包封结构;阻焊层,该阻焊层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基板靠近包封结构外边缘的位置处,以构成对包封结构外边缘与基板之间的间隙的封挡;其有效避免焊料通过间隙渗透进入片状LED结构的内部,减少内部金线焊点因外应力脱落的异常现象的发生,提高具有该片状LED结构的集成电路,照明装置和电器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