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86864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011031616.7
申请日:2020-09-27
IPC: B62D25/06 , B60R16/033 , B60R16/04 , H01M50/512 , H01M4/66 , H01M4/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充电和放电功能的车身构件,该车身构件包括:第一电池单元,包括第一负极部和被设置成与第一负极部的第一表面接触的第一正极部,第一负极部包括碳纤维,而第一正极部包括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一固体电解质,其中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贯穿第一负极部和第一正极部;第二电池单元,包括第二负极部和被设置成与第二负极部的第一表面接触的第二正极部,第二负极部包括碳纤维,而第二正极部包括第二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固体电解质;增强绝缘层,被形成为蜂窝结构并具有两个相反表面,每个表面均具有至少一个分别插入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的每一个中的插入突起;第一正极集电体;第二正极集电体;第一负极集电体;以及第二负极集电体。
-
公开(公告)号:CN11306021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10955240.2
申请日:2020-09-11
Inventor: 宋元基
IPC: B62D25/06 , B62D29/04 , B60R16/033 , H01M4/66 , H01M4/72 , H01M50/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充电和放电功能的车身构件。车身构件包括:第一电池部,包括第一负极部和第一正极部,其中,一个或多个第一过孔穿透第一负极部和第一正极部;第二电池部,包括第二负极部和第二正极部;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电池部的表面与第二电池部的表面之间,绝缘层具有一个或多个绝缘过孔;串联连接器,经由第一过孔和绝缘过孔将第一负极部与第二正极部串联连接;正极集流器,连接到第一正极部;以及负极集流器,连接到第二负极部。
-
公开(公告)号:CN11049797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11365811.6
申请日:2018-11-16
Inventor: 宋元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充电/放电功能的车辆的后梁,制造该后梁的方法及使用该后梁的车辆操作系统。具有充电和放电功能的车辆的后梁,其利用碳纤维作为车辆后梁中的增强材料,所述后梁可包括增强负电极部分,其由碳纤维形成并形成为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正电极部分,其与增强负电极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相对设置;固体电解质部分,其设置在增强负电极部分和正电极部分之间,以与增强负电极部分和正电极部分接触;以及模制部分,其由树脂形成并包围增强负电极部分、正电极部分和固体电解质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049765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11362350.7
申请日:2018-11-15
Inventor: 宋元基
IPC: B32B1/08 , B32B27/08 , B32B27/30 , B32B27/32 , B32B27/38 , B32B27/42 , B29C70/48 , B29C70/22 , B29L3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多层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模制产品。一种用于制造多层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通过依次设置和连接多个增强纤维片材来制备多片材,其中增强纤维在多片材的纵向上以不同的排列方向制备;将多片材滚压以制备具有多层的管状多芯;以及用树脂浸渍多芯。
-
公开(公告)号:CN11306021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10921275.4
申请日:2020-09-04
Inventor: 宋元基
IPC: B62D25/06 , B62D29/04 , B60R16/033 , H01M4/66 , H01M4/72 , H01M50/502
Abstract: 一种车身构件,包括:第一电池部分,包括第一负极部分和设置为与第一负极部分的表面接触的第一正极部分;第二电池部分,包括第二负极部分和设置为与第二负极部分的表面接触的第二正极部分;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电池部分和第二电池部分之间;正极集电器,将第一电池部分的第一正极部分与第二电池部分的第二正极部分并联地连接;以及负极集电器,将第一电池部分的第一负极部分与第二电池部分的第二负极部分并联地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3060213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010921275.4
申请日:2020-09-04
Inventor: 宋元基
IPC: B62D25/06 , B62D29/04 , B60R16/033 , H01M4/66 , H01M4/72 , H01M50/502
Abstract: 一种车身构件,包括:第一电池部分,包括第一负极部分和设置为与第一负极部分的表面接触的第一正极部分;第二电池部分,包括第二负极部分和设置为与第二负极部分的表面接触的第二正极部分;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电池部分和第二电池部分之间;正极集电器,将第一电池部分的第一正极部分与第二电池部分的第二正极部分并联地连接;以及负极集电器,将第一电池部分的第一负极部分与第二电池部分的第二负极部分并联地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3492925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011121678.7
申请日:2020-10-20
Inventor: 宋元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身增强装置,其被设置在多个车身构件聚拢并彼此连接的接合处,以使车身构件联接。特别地,所述车身增强装置包括:增强体,其通过3D打印过程形成为3D桁架结构,并且具有朝向车身构件延伸的多个延伸部分;以及紧固构件,通过在3D打印过程中将所述紧固构件插入而使所述紧固构件与各个延伸部分的端部一体地形成,并且所述紧固构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插入延伸部分中并与所述延伸部分一体化,所述第二端紧固至各个车身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338686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1031616.7
申请日:2020-09-27
IPC: B62D25/06 , B60R16/033 , B60R16/04 , H01M50/512 , H01M4/66 , H01M4/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充电和放电功能的车身构件,该车身构件包括:第一电池单元,包括第一负极部和被设置成与第一负极部的第一表面接触的第一正极部,第一负极部包括碳纤维,而第一正极部包括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一固体电解质,其中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贯穿第一负极部和第一正极部;第二电池单元,包括第二负极部和被设置成与第二负极部的第一表面接触的第二正极部,第二负极部包括碳纤维,而第二正极部包括第二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固体电解质;增强绝缘层,被形成为蜂窝结构并具有两个相反表面,每个表面均具有至少一个分别插入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的每一个中的插入突起;第一正极集电体;第二正极集电体;第一负极集电体;以及第二负极集电体。
-
公开(公告)号:CN106143094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64673.5
申请日:2015-04-09
Inventor: 宋元基
IPC: B60K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4 , B60K2001/0416 , B60Y2306/01 , B62D25/087 , H01M2/1083 , H01M2220/20 , Y10S903/952
Abstract: 混合动力车辆的行李舱安装结构包括:配置为设置在混合动力车辆的行李舱内的安装板;配置为在安装板上安装用于车辆的电池的电池框架;以及配置为安装于安装板从而支撑电池框架的支撑框架。当在行李舱内具有电池的混合动力车辆被碰撞时,能够防止在行李舱内发生损坏并且使燃料系统和电池的损坏最小化,从而能够提高安全性和可销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6021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010940907.1
申请日:2020-09-09
Inventor: 宋元基
IPC: B62D25/06 , B62D29/04 , B60R16/033 , H01M50/502 , H01M4/66 , H01M4/72
Abstract: 一种车身构件,包括:第一电池部分,包括第一负极部分和设置为与第一负极部分的一表面接触的第一正极部分;第二电池部分,包括第二负极部分和设置为与第二负极部分的一表面接触的第二正极部分;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电池部分和第二电池部分之间;串联连接器,将第一电池部分的第一负极部分与第二电池部分的第二正极部分串联地连接;正极集电器,连接到第一电池部分的第一正极部分;以及负极集电器,连接到第二电池部分的第二负极部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