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板面板
    1.
    发明公开
    底板面板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285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1060141.8

    申请日:2023-08-21

    Abstract: 一种示例性底板面板,包括:凸出成型部分,在底板面板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以及凹入成型部分,在底板面板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其中,凸出成型部分和凹入成型部分在底板面板的宽度方向上交替地布置。

    牵引管连接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4188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439259.7

    申请日:2022-11-17

    Inventor: 金贤植 金一道

    Abstract: 在实施例中,一种牵引管连接结构包括:车身后部构件,其包括铝材料;牵引管,其至少部分地包括铝材料;以及连接支架,其包括:保险杠背梁板,其与车身的背板接触并包括插入孔,牵引管插入该插入孔中;接合板,其具有接合孔,牵引管连接到该接合孔;和连接板,其连接保险杠背梁板和接合板,其中连接支架连接到车身后部构件,并且其中连接支架包括铝材料。

    电动车辆用车身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69697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541091.X

    申请日:2021-05-18

    Inventor: 金贤植 柳势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车辆用车身,包括:侧梁,沿着前后长度方向结合到地板面板的侧面;后侧构件,其前端的一部分与所述侧梁的后端的一部分重叠,并且沿着所述地板面板的侧面向后部延伸并结合;电池,位于地板面板的下部,并且分别安装在后侧构件的前端的侧梁部分以及侧梁和后侧构件的重叠部分;后延伸构件,形成为具有比侧梁和后侧构件低的强度,所述后延伸构件的前端连接到后侧构件的后端,并且沿着所述地板面板的侧面向后部延伸并结合。

    车身的翼子板面板安装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3977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11431324.6

    申请日:2023-10-31

    Inventor: 金贤植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示例性的车身的翼子板面板安装装置,用于将翼子板面板安装在车身的翼子板围板构件上。该装置包括:下部安装支架,连接到翼子板围板构件并且具有强度加强件;以及上部安装支架,连接到下部安装支架的上部部分,连接到翼子板面板,并且具有强度可变部分。

    电动车辆的电池安装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5503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509953.0

    申请日:2021-05-11

    Inventor: 金贤植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辆的电池安装结构。所述电池安装结构包括电池壳体和电池连接构件,所述电池壳体包括在其中形成有向内凹入的凹部的侧壳体部分,所述电池连接构件安装在车身中并且具有插入凹部并连接至侧壳体部分的插入部分。

    车身结构
    7.
    发明公开
    车身结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59032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979673.6

    申请日:2021-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其包括:前柱、前侧构件、侧梁、后下构件以及连接构件,前柱接合到前围板;前侧构件从所述前围板朝向车辆前面延伸;侧梁连接到所述前柱的底端;后下构件连接所述前侧构件的后部和所述侧梁的前部;连接构件连接前柱、侧梁和后下构件中的至少两个。

    车身的结构
    8.
    发明公开
    车身的结构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598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322370.0

    申请日:2024-03-20

    Inventor: 金贤植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身的结构,该结构包括联接到车身的相对两侧的副车架,其中,副车架包括:多个副车架侧梁,分别联接到车身的相对两侧;多个第一碰撞吸能盒,每个第一碰撞吸能盒都联接到多个副车架侧梁中的相应一个副车架侧梁的端部;多个第二碰撞吸能盒,每个第二碰撞吸能盒都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向内与多个第一碰撞吸能盒中的相应一个第一碰撞吸能盒间隔开并联接到多个副车架侧梁中的相应一个副车架侧梁;以及副车架后梁,联接至第一碰撞吸能盒和所述第二碰撞吸能盒。

    用于车辆的载荷吸收结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2509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321153.1

    申请日:2020-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载荷吸收结构。该结构包括一对前纵梁,所述一对前纵梁在车辆的前侧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以及一对门槛,所述一对门槛分别连接到前纵梁。一对前柱分别连接到门槛;一对连接构件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分别连接与其相对应的前纵梁和门槛。电池横向构件横向地设置在所述一对连接构件之间,其中,所述电池横向构件的底部表面设置成低于每一个连接构件的底部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