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换挡装置及其换挡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648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1215054.5

    申请日:2023-09-19

    Inventor: 唐鸿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换挡装置及其换挡方法。换挡装置包括基板、换挡臂和选择钮。换挡臂能够在基板上移动并且转动;选择钮连接在换挡臂上,当通过施加到选择钮的外部操作力使换挡臂移动时,挡位在空挡与行驶挡之间切换,当通过施加到选择钮的外部操作力使换挡臂转动时,挡位在空挡与倒车挡之间或者倒车挡与行驶挡之间切换。因此,根据本发明,驾驶员仅需操作一次即可实现空挡、倒车挡和行驶挡之间的换挡,操作容易且方便,并且换挡的方式有移动也有转动,可以更好地区分不同的挡位信息,减少换挡时的错误操作。

    车辆的换挡装置及其换挡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648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1206714.3

    申请日:2023-09-19

    Inventor: 唐鸿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换挡装置及其换挡方法。换挡装置包括安装板、换挡移动组件和电路板。换挡移动组件能够移动地设置于安装板,具有第一传感器触发元件,通过外部的操作力能够使第一传感器触发元件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在去除操作力之后能够使第一传感器触发元件返回到初始位置;电路板与安装板相对地设置,并且具有至少对应于操作位置的用于检测第一传感器触发元件的位置的第一传感器,并且基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传感器触发元件的位置来确定挡位,从而输出现R挡、D挡和N挡的其中一个的换挡信号。驾驶员通过使换挡移动组件移动来实现R挡、D挡和N挡之间的换挡,更容易地进行换挡操作,除了操作方便之外,还可以增加驾驶乐趣。

    换挡装置和配备有该换挡装置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20020412A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311554687.9

    申请日:2023-11-20

    Inventor: 唐鸿贮 金佑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挡装置和配备有该换挡装置的车辆,换挡装置包括:箱体;换挡杆组件,其能够转动地安装至所述箱体的内部,并且换挡杆组件的上部从箱体伸出;以及操作手柄组件,其能够旋转地安装至所述换挡杆组件的顶部,所述操作手柄组件能够相对于换挡杆组件旋转第一预定角度;其中,通过向前或向后推动操作手柄组件,使得换挡杆组件相对于箱体转动,从而实现向R挡或D挡的切换;通过旋转操作手柄组件,使得操作手柄组件相对于换挡杆组件旋转第一预定角度,从而实现向N挡的切换。本发明的换挡装置,通过不同的换挡方式,实现向R挡、D挡和N挡的切换,在保证操作的便捷性的同时,可以减少误操作的可能性。

    车辆的换挡装置和换挡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8288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11495581.6

    申请日:2023-11-10

    Inventor: 唐鸿贮 申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换挡装置和换挡方法。车辆的换挡装置包括:旋转部件、检测部件和控制器,旋转部件能够绕轴线在多个角度位置之间旋转且位于一个角度位置上,在一次旋转操作下,旋转部件能够从一个角度位置旋转至另一个角度位置;检测部件配置为检测旋转部件的旋转方向;控制器配置为:根据车辆当前所处的挡位和旋转部件的旋转方向,确定一次旋转操作之后将要切换的挡位。通过本发明,驾驶员不需要将旋转部件旋转到特定的角度,只需控制旋转部件旋转的方向即可执行换挡操作。

    用于转向助力电机的主动降噪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2414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0832754.7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转向助力电机的主动降噪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转向助力电机;获取车辆信息的信号收集模块;采集噪声的麦克风;输出用于抑制噪声的声音的扬声器;预先存储车辆信息和对应于所述车辆信息的噪声的存储装置;当第一控制器从信号收集模块接收到实时的车辆信息时,将实时的车辆信息与存储装置中预先存储的车辆信息进行匹配,以确定对应于实时的车辆信息的转向助力电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从而使扬声器输出与转向助力电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具有相反相位的声音。本发明能够在不更改转向助力电机的结构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转向助力电机的噪声。

    多功能车顶行李架和配备有该多功能车顶行李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21938143U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20496133.1

    申请日:2024-03-14

    Inventor: 唐鸿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车顶行李架和配备有该多功能车顶行李架的车辆,多功能车顶行李架包括:左支架组件和右支架组件,二者各自包括旋转支架和锁定支架;左外杆,其一端能够旋转地安装至左支架组件的旋转支架,其另一端能够拆卸地安装至左支架组件的锁定支架;左延长杆,其安装在左外杆内并能够沿着其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左延长杆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从左外杆伸出;右外杆,其一端能够旋转地安装至右支架组件的旋转支架,其另一端能够拆卸地安装至右支架组件的锁定支架;右延长杆,其安装在右外杆内并能够沿着其长度方向移动,以使得右延长杆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从右外杆伸出。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应不同重量和尺寸的行李,并且还可以增加额外的功能。

    座椅靠背桌板和配备有该座椅靠背桌板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22223977U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21108977.0

    申请日:2024-05-21

    Inventor: 唐鸿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靠背桌板和配备有该座椅靠背桌板的车辆,座椅靠背桌板包括:桌板组件,其能够转动地安装在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的后侧;以及连杆组件,其一端铰接至座椅靠背,其另一端铰接至桌板组件,并且所述连杆组件的总长度能够调节,以调整桌板组件在打开状态下与座椅靠背之间的角度。本实用新型的座椅靠背桌板通过调节连杆组件的总长度,实现对桌板组件在打开状态下与座椅靠背背板之间的角度的调整,使得座椅靠背背板处于不同角度时,桌板组件都能保持水平状态,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车辆用方向盘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595009U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21565019.1

    申请日:2023-06-19

    Inventor: 唐鸿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方向盘。该方向盘包括转向轴、轮缘组件、毂部组件、轮辐、转动件以及移动件。轮缘组件包括内轮缘和套设在内轮缘内的外轮缘。毂部组件包括多个毂部,多个毂部同轴地设置在转向轴上,所有的毂部都能够围绕转向轴转动,并且部分毂部围绕转向轴的转动不使转向轴转动。内轮缘和外轮缘的每一个经由相应的轮辐连接到毂部;转动件与部分毂部连接,并且能够驱动部分毂部围绕转向轴转动,使得内轮缘能够收缩至外轮缘内,或者内轮缘能够从外轮缘伸出;移动件连接毂部和轮辐,并且能够驱动轮辐相对于毂部移动,使得内轮缘和/或外轮缘能够沿方向盘的径向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方向盘形状可以改变,有利于获得更多的驾驶位的活动空间。

    多功能行李车和配备有该多功能行李车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22728020U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21491273.6

    申请日:2024-06-27

    Inventor: 唐鸿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行李车和配备有该多功能行李车的车辆,多功能行李车包括:底板;多个侧板,其分别能够转动地安装至底板的前侧部、后侧部、左侧部和右侧部;前车轮组件,其包括前车轮安装杆和前车轮,前车轮安装杆的第一端能够转动地安装至底板的下表面;后车轮组件,其包括后车轮安装杆和后车轮,后车轮安装杆的第一端能够转动地安装至底板的下表面;以及拉杆组件,其能够转动地安装至底板的后侧部;其中,通过转动侧板、前车轮安装杆、后车轮安装杆和拉杆组件的至少一个,使得多功能行李车能够在折叠状态、固定使用状态和移动使用状态之间转换。其中,折叠状态下的多功能行李车能够减少其在车辆内占据的空间。

    换挡装置和配备有该换挡装置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21374425U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22807122.9

    申请日:2023-10-19

    Inventor: 唐鸿贮 董光友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挡装置和配备有该换挡装置的车辆,换挡装置包括:箱体;换挡杆组件,其能够转动地安装至所述箱体的内部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箱体向左或者向右移动,所述换挡杆组件的上部从箱体伸出;以及操作手柄组件,其安装至所述换挡杆组件的顶部;其中,通过向前或者向后推动操作手柄组件,使得换挡杆组件相对于箱体转动,从而实现向R挡或者D挡的切换;通过向左或者向右推动操作手柄组件,使得操作手柄组件带动换挡杆组件相对于箱体向左或者向右移动,从而实现第一功能的切换。本实用新型的换挡装置通过不同的换挡方式,实现向R挡、D挡和第一功能的切换,在保证操作的便捷性的同时,可以减少误操作的可能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