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器件及其密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72135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810085842.6

    申请日:2008-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97 H01L2924/16195

    Abstract: 提供晶体器件及其密封方法,以充分的接合强度气密地密封压电器件的封装。对整体形成有晶体振动片(5)的中间晶体板(2)的外框(6)的上下面的导电金属薄膜(9、10)涂覆将由Au构成的平均粒径0.1~1.0μm的金属粉末、有机溶剂和纤维素类树脂材料以88~93重量%、5~15重量%、0.01~4.0重量%的比例调合的金属糊剂密封材料,以较低温度加热进行一次烧结处理。形成杨氏模量为9~16GPa及密度为10~17g/cm3的多孔结构的一次烧结体(24)后,在中间晶体板的上下叠层上侧及下侧基板(3、4),使这些基板的金属薄膜(14、15、17)和外框上下面的一次烧结体接触并加热加压来进行二次烧结处理。使一次烧结体的金属粒子致密地重新结晶化来形成接合膜(25~27),由此气密地接合密封封装。

    晶体器件及其密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72135B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0810085842.6

    申请日:2008-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97 H01L2924/16195

    Abstract: 提供晶体器件及其密封方法,以充分的接合强度气密地密封压电器件的封装。对整体形成有晶体振动片(5)的中间晶体板(2)的外框(6)的上下面的导电金属薄膜(9、10)涂覆将由Au构成的平均粒径0.1~1.0μm的金属粉末、有机溶剂和纤维素类树脂材料以88~93重量%、5~15重量%、0.01~4.0重量%的比例调合的金属糊剂密封材料,以较低温度加热进行一次烧结处理。形成杨氏模量为9~16GPa及密度为10~17g/cm3的多孔结构的一次烧结体(24)后,在中间晶体板的上下叠层上侧及下侧基板(3、4),使这些基板的金属薄膜(14、15、17)和外框上下面的一次烧结体接触并加热加压来进行二次烧结处理。使一次烧结体的金属粒子致密地重新结晶化来形成接合膜(25~27),由此气密地接合密封封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