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175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20947.6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夹套组合柱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物结构柱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预制的ECC夹套包覆内部的柱体,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剥落,增强对柱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改善纵筋混凝土的协同受拉性能,显著提高结构构件的强度和延性,另一方面将预制ECC夹套直接作为内部柱体的模板,省去了支模拆模的过程,可以缩短整体的施工周期。此外,结合多塑性铰设计方法,在组合柱截面内设置变截面纵筋,可以扩大构件的塑性变形范围,形成弥散式塑性分布,并可控制塑性的分布和发展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ECC夹套组合柱的变形能力且缩小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21686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83822.5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G06F30/13 , G06T17/00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纤维梁单元的三维盾构隧道动力分析模型,属于隧道地震安全韧性评估技术领域,具体包括:设置模型的单元和在分析模型中引入本构关系描述管片及接头的非线性力学行为。本申请可以准确模拟管片拼装方式,结构非线性力学行为,提高动力分析计算效率及精度;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及准确性;通过多个地震动分析实例,验(56)对比文件US 11556680 B1,2023.01.17WO 2009116048 A2,2009.09.24WO 2019140794 A1,2019.07.25陈仁朋,鲁 立,张 阳,吴怀娜.盾构管片UHPC 加固技术及力学性能分析《.工程力学》.2019,第36卷(第11期),第41-50页.Junchen Zhang, Qixiang Yan, MinghuiSun, Binjia Li, Wenyu Chen, HangChen.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vibrationdamping of two parallel shield tunnelsconnected by an assembled transversepassage《.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Technology》.2021,第107卷103659.张业勤;邹炎;刘华北.基于层状土推覆方法的盾构隧道抗震性能分析.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9,(第06期),全文.张超;雷勇;曹文贵.考虑软硬物质双变形特征的脆性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研究.应用力学学报.2020,(第03期),全文.孔戈;周健.盾构隧道地震响应及减震措施研究.现代隧道技术.2008,(第S1期),全文.汪亦显;单生彪;任伟新;靖洪文;曹平.地震作用下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动力响应分析.土木工程学报.2016,(第S2期),全文.丁峻宏;金先龙;郭毅之;曹伟飚;李根国.盾构隧道地震响应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第07期),全文.何川;张景;封坤.盾构隧道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公路学报.2017,(第08期),全文.吕广;刘远才;许纯梅;包琪.泥炭质软土地区盾构隧道抗震性能研究.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4,(第06期),全文.曹文贵;戴笠;张超.深部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6,(第04期),全文.晏启祥;张煜;王春艳;耿萍.剪切波作用下盾构隧道地震效应的拟静力分析方法研究.工程力学.2015,(第05期),全文.汪辉平;曹文贵;王江营;张超.模拟岩石应变软化变形全过程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3,(第04期),全文.艾辉军;彭立敏;施成华.基于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的管片接头静动力特性分析.岩土工程学报.2013,(第11期),全文.戴永浩;陈卫忠;谭贤君;黄胜.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坂盾构隧道管片配筋校核.岩土力学.2010,(第S2期),全文.张超;曹文贵;徐赞;贺敏.岩石初始宏观变形模拟及微裂纹闭合应力确定方法.岩土力学.2018,(第04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76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817706.1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预测盾构机前方地质条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给定区域内固有的空间相关性作为先验信息,将盾构掘进参数作为实时信息;步骤二、通过钻孔数据标定地质条件相关性随距离的变化;步骤三、根据地质条件相关性,利用已开挖的地质条件向外插值出盾构机前方的地质条件;步骤四、利用随机森林算法通过输入盾构机实时掘进参数对前方地质条件进行预测;步骤五,插值结果以权重输出,赋予给随机森林中决策树的预测,实现融合先验信息与实时信息的盾构机前方地质条件的预测。本发明对于当前地质条件的预测不仅依赖于实时的盾构掘进参数,也考虑了前方地层与后方已开挖地层在空间中的关联特性,提升了前方地层识别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6538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152438.1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体类别识别方法,公开了一种实时土体类别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采集振动信号:经布置于开挖掘进机构上的传感器采集开挖掘进机构的振动信号;B)获取信号特征:利用设定的信号处理算法实时分析作业过程中振动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C)识别土体类别:并将分析结果与土体类别数据库中各类土体的时域频域特征的标定值进行对比,以判断土体类别。该土体类别识别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土体类别。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土体类别识别系统,包括传感器、信号收集器和预设有土体类别数据库、振动信号分析程序和土体类别识别程序的控制器;此外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土体类别识别系统的挖掘机。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76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817706.1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预测盾构机前方地质条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给定区域内固有的空间相关性作为先验信息,将盾构掘进参数作为实时信息;步骤二、通过钻孔数据标定地质条件相关性随距离的变化;步骤三、根据地质条件相关性,利用已开挖的地质条件向外插值出盾构机前方的地质条件;步骤四、利用随机森林算法通过输入盾构机实时掘进参数对前方地质条件进行预测;步骤五,插值结果以权重输出,赋予给随机森林中决策树的预测,实现融合先验信息与实时信息的盾构机前方地质条件的预测。本发明对于当前地质条件的预测不仅依赖于实时的盾构掘进参数,也考虑了前方地层与后方已开挖地层在空间中的关联特性,提升了前方地层识别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6128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807021.9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G06F30/13 , G06N3/04 , G06F30/27 , G01L1/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盾构机土舱压力空间分布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土舱压力空间分布特征函数:收集盾构过程中的施工参数和地质参数,形成数据集;构建CNN‑GRU混合模型,将数据集作为CNN‑GRU混合模型的输入,通过CNN模型提取施工参数和地质参数在过去时刻的特征向量,通过GRU模型捕捉土舱压力在过去时间尺度的关联性,将所述CNN模型和所述GRU模型的输出结果通过第三串联层,然后与当前时刻的施工参数和地质参数共同作为输入,经过第五全连接层后输出土舱压力空间分布特征函数的预测系数;采用所述土舱压力空间分布特征函数进行土舱压力的空间分布预测。本发明实现了土舱压力的空间分布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80457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860469.2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G01N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城市拆建固废再生骨料中砖渣含量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分别测得混凝土块和砖渣的吸水率W1和W2;步骤二、城市拆建得到的混凝土块和砖渣混合的固废再生骨料,测得固废再生骨料的吸水率W3;步骤三、设固废再生骨料中混凝土块的质量百分含量为X,砖渣的质量百分含量为Y,计算得到砖渣的质量百分含量。本发明通过检测城市拆建固废再生骨料的吸水率以及混凝土块和砖渣的吸水率得到城市拆建固废再生骨料中的砖渣含量,相比人工分拣测量砖渣含量,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7512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152053.5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类识别方法,公开了一种实时土体类别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振动信号:经布置于开挖掘进机构上的传感器采集开挖掘进机构的振动信号;(2)根据振动信号分析识别土体类别:利用设定的信号处理算法分析振动信号的频域特征,并据此分析所接触到的土体的平均剪切模量,并将分析结果与土体类别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以判别土体类别。该土体类别识别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土体类别。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时土体类别识别系统,包括用于获取振动信号以分析其频域特征并得出平均剪切模量的振动监测模块和预存有各类土体的平均剪切模量的数据库模块;此外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实时土体类别识别系统的盾构机。
-
公开(公告)号:CN11306538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152438.1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体类别识别方法,公开了一种实时土体类别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采集振动信号:经布置于开挖掘进机构上的传感器采集开挖掘进机构的振动信号;B)获取信号特征:利用设定的信号处理算法实时分析作业过程中振动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C)识别土体类别:并将分析结果与土体类别数据库中各类土体的时域频域特征的标定值进行对比,以判断土体类别。该土体类别识别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土体类别。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土体类别识别系统,包括传感器、信号收集器和预设有土体类别数据库、振动信号分析程序和土体类别识别程序的控制器;此外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土体类别识别系统的挖掘机。
-
公开(公告)号:CN11983068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310104.0
申请日:2025-03-1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设置震源的属性、地下结构的属性、土层属性以及有限断层类型,建立区域地球物理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区域地球物理模型的不同维度的多个节点对应的地震动数据;基于地震动数据确定目标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并通过对地下结构进行推覆分析,得到不同性能水准下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基于目标概率地震需求模型以及层间位移角限值绘制易损性曲线。本发明提供的地下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考虑了地下结构所处地质环境和震源属性等多种因素来获取地震动数据,提高了地下结构易损性分析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