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73392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040612.8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点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整车建模,建立模块化焊点有限元模型;步骤2、推导焊点疲劳寿命评价参量:平均应力强度因子步骤3、对不同材料的点焊接头进行系统的疲劳试验,将与不同材料的点焊接头的疲劳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不同材料点焊接头曲线。本发明采用一种模块化焊点模型来预测焊点疲劳寿命,在具体应用中只需将模块化的焊点模型边界单元的节点与焊接结构单元节点重合即可,提高整车建模中焊点建模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625555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610989.3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B62D2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内嵌碳纤维的高强钢汽车前纵梁吸能结构,包括前纵梁外板、前纵梁内板、“十”字型碳纤维加强结构,其中前纵梁外板和前纵梁内板在翻边处通过点焊连接,“十”字型碳纤维结构与前纵梁外板、前纵梁内板通过粘胶连接。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内嵌碳纤维的高强钢汽车前纵梁吸能结构,充分利用高强钢材料的前纵梁外板、前纵梁内板和碳纤维材料的“十”字型结构的力学特性,使得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前纵梁具备更高的吸能效果和良好的压溃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3625553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610550.0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内嵌碳纤维的方锥形铝合金汽车前纵梁,其特点在于:前纵梁的截面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铝合金外壁和碳纤维加强板,铝合金外板具有弹性模量小和良好的变形模式,且碳纤维加强板很强的碰撞吸能能力。利用这两种新材料组合在一起,再加上一种方锥形结构就能够满意地协调在碰撞安全设计过程中高吸能、低碰撞加速度峰值和良好的压溃模式三者之间的矛盾,对于提高碰撞性能和轻量化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57339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40612.8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点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整车建模,建立模块化焊点有限元模型;步骤2、推导焊点疲劳寿命评价参量:平均应力强度因子步骤3、对不同材料的点焊接头进行系统的疲劳试验,将与不同材料的点焊接头的疲劳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不同材料点焊接头曲线。本发明采用一种模块化焊点模型来预测焊点疲劳寿命,在具体应用中只需将模块化的焊点模型边界单元的节点与焊接结构单元节点重合即可,提高整车建模中焊点建模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625555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10989.3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B62D2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内嵌碳纤维的高强钢汽车前纵梁吸能结构,包括前纵梁外板、前纵梁内板、“十”字型碳纤维加强结构,其中前纵梁外板和前纵梁内板在翻边处通过点焊连接,“十”字型碳纤维结构与前纵梁外板、前纵梁内板通过粘胶连接。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内嵌碳纤维的高强钢汽车前纵梁吸能结构,充分利用高强钢材料的前纵梁外板、前纵梁内板和碳纤维材料的“十”字型结构的力学特性,使得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前纵梁具备更高的吸能效果和良好的压溃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3625553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10550.0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内嵌碳纤维的方锥形铝合金汽车前纵梁,其特点在于:前纵梁的截面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铝合金外壁和碳纤维加强板,铝合金外板具有弹性模量小和良好的变形模式,且碳纤维加强板很强的碰撞吸能能力。利用这两种新材料组合在一起,再加上一种方锥形结构就能够满意地协调在碰撞安全设计过程中高吸能、低碰撞加速度峰值和良好的压溃模式三者之间的矛盾,对于提高碰撞性能和轻量化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