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压根免耕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54073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1147415.8

    申请日:2021-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压根免耕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前茬作物收割后的秸秆散落于稻田上,形成秸秆层;S2、将水稻秧苗摆于所述秸秆层上,使水稻秧苗根部和秧苗部分均横摆于秸秆层上,且所有水稻秧苗的根部均位于同一直线上;S3、将复合肥与泥土混合,形成生态土;S4、用生态土盖住水稻秧苗的根部;S5、田间管理。本发明的优点:1)改变了土壤耕层结构,由上至下形成沃土层、秸秆层和土壤层;2)将沟中取出的土与复合肥拌匀,形成生态土,有利于肥、土一体化和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3)利用宽厢深沟提高排水能力和蓄水能力;4)实现了水稻移栽三免三化:免耕、免整理稻田、免灌泡田水;土肥一体化、水肥一体化、秸秆化肥一体化;生态效益明显:减少灌溉用水。

    一种家禽精准放牧机及除草除虫害的生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0079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0975077.6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禽精准放牧机,一种家禽精准放牧机,包括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下方安装有轮毂,所述第一横梁上安装有操作梁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的联杆一端,所述联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下方等分安装有多个第一隔板和固定件,所述第一隔板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第二横梁垂直,每个所述固定件上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穿于家禽身上的马甲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除草除虫害的生态方法。本发明实现牧养家禽除草机制化,解决除草的瓶颈问题。通过精准牧养家禽解决家禽的日龄、苗龄、草龄要求严格的问题,增大家禽的日龄、苗龄、草龄弹性,显著提高牧养家禽的效率,减少牧养家禽的成本;减缓牧养家禽过程中家禽聚集导致的伤苗问题。

    一种超低碳稻作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31088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07273.3

    申请日:2022-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碳稻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前茬作物收获前半个月开始,保持田间充分排水,杜绝水漫上厢面,保持厢面干燥,前茬作物收获后的秸秆落于厢面上,形成秸秆层;在秸秆层上开设生态沟;在除生态沟以外的秸秆层上直播水稻种子或移栽水稻秧苗,采用直播水稻种子时,水稻种子周围覆盖有泥土,采用移栽水稻秧苗时,水稻秧苗根部覆有土块;水稻始穗期之前,每隔15‑20天灌一次跑马水且水不灌上厢面,遇雨蓄留半沟水,生态沟缺水形成生态坼;从水稻始穗期开始灌水至生态坼满,保持7‑10天;从水稻乳熟期开始排水,至水稻收割时保持生态沟湿润。本发明能解决常规稻作方法排放甲烷量大、降碳成本大和降碳后稳产难的问题。

    一种旱地作物微埂混播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968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82455.9

    申请日:2020-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旱地作物微埂混播栽培方法,包括S1、旱地清沟排水;S2、收割前茬作物,留茬并将前茬作物的秸秆粉碎后撒于留茬上;S3、在旱地上开沟,形成生态沟;S4、将直立的留茬和粉碎的秸秆压平在厢面上,形成下垫面,将种肥泥复合物呈成型为埂状并落于下垫面上,形成生态埂,相邻的生态沟之间形成多条生态埂,相邻生态埂之间为生态凹,播种后灌一次跑马水;种肥泥复合物由泥土与旱地作物种子、化肥拌匀、混合而成。生态埂一是作为介质包裹生物体、营养体,保温保湿透水透气;二是作为供体为生物体营养体提供水分营养。埂内已经精选的种子比埂内和埂外的杂草种子生长迅速,顺利生根长叶。

    一种冬闲稻田养鱼的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375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42472.7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闲稻田养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加高田埂,使田埂高度高于田面平台至少40cm;S2、收割中稻或一季晚稻,收割后稻茬留茬高度为30‑45cm;S3、田间复水,促进稻茬再生多分蘖;S4、放养鱼苗,调节稻田水位;S5、投喂饵料、捕捞鱼。本发明通过采用中稻、晚稻稻鱼轮作的方式为鱼类争取了更多的生长时间,并选择冬闲田进行养殖,使鱼类上市期提前,避开了上市集中期,因而提高了稻渔综合种养的经济收益。本发明通过冬闲季灌水养杂食、草食性鱼,大大减少了田间杂草和在稻茬基部越冬的二化螟虫口数量,有利于缓解来年的草害和虫害。

    一种水稻微埂混播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9688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0782482.6

    申请日:2020-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微埂混播栽培方法,包括S1、前茬作物成熟期排水,至收割机能作业的状态;S2、收割前茬作物,留茬并将前茬作物的秸秆粉碎后撒于留茬上,成为水稻生长的根际层;S3、在田里开沟,形成生态沟;S4、将直立的留茬和粉碎的秸秆压平在厢面上,形成下垫面,将种肥泥复合物成型为埂状并落于下垫面上,形成生态埂,相邻的生态沟之间形成多条生态埂;种肥泥复合物为质量比为6‑14:50‑70:6000‑10000的水稻种子、化肥与泥土拌匀、混合得到。生态埂一是作为介质包裹生物体、营养体,保温保湿透水透气;二是作为供体为生物体营养体提供水分营养。埂内已经催芽露白种子比埂内和埂外的杂草种子生长迅速,顺利生根长叶。

    一种水稻压根免耕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54073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47415.8

    申请日:2021-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压根免耕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前茬作物收割后的秸秆散落于稻田上,形成秸秆层;S2、将水稻秧苗摆于所述秸秆层上,使水稻秧苗根部和秧苗部分均横摆于秸秆层上,且所有水稻秧苗的根部均位于同一直线上;S3、将复合肥与泥土混合,形成生态土;S4、用生态土盖住水稻秧苗的根部;S5、田间管理。本发明的优点:1)改变了土壤耕层结构,由上至下形成沃土层、秸秆层和土壤层;2)将沟中取出的土与复合肥拌匀,形成生态土,有利于肥、土一体化和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3)利用宽厢深沟提高排水能力和蓄水能力;4)实现了水稻移栽三免三化:免耕、免整理稻田、免灌泡田水;土肥一体化、水肥一体化、秸秆化肥一体化;生态效益明显:减少灌溉用水。

    一种水稻微埂混播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968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82482.6

    申请日:2020-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微埂混播栽培方法,包括S1、前茬作物成熟期排水,至收割机能作业的状态;S2、收割前茬作物,留茬并将前茬作物的秸秆粉碎后撒于留茬上,成为水稻生长的根际层;S3、在田里开沟,形成生态沟;S4、将直立的留茬和粉碎的秸秆压平在厢面上,形成下垫面,将种肥泥复合物成型为埂状并落于下垫面上,形成生态埂,相邻的生态沟之间形成多条生态埂;种肥泥复合物为质量比为6-14:50-70:6000-10000的水稻种子、化肥与泥土拌匀、混合得到。生态埂一是作为介质包裹生物体、营养体,保温保湿透水透气;二是作为供体为生物体营养体提供水分营养。埂内已经催芽露白种子比埂内和埂外的杂草种子生长迅速,顺利生根长叶。

    免耕直播种子的方法及基于稻稻油三熟制的油菜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1600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583588.3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耕直播种子的方法,包括下一季作物种植前不翻耕、不施用除草剂、不灌泡田水、不旋耕,保持田面干燥,收割上一季作物并进行粉碎,得到上一季作物粉碎秸秆,收割后留下上一季作物的留茬;压倒上一季作物的留茬,播种下一季作物种子;待上一季作物的留茬弹回,使上一季作物粉碎秸秆覆盖于上一季作物的留茬表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稻稻油三熟制的油菜栽培方法,本发明改变了土壤耕层结构,上至下形成了秸秆层、种子化肥层、土壤层,一次性实现作物秸秆的全量还田,并将秸秆转化为覆盖物,既覆盖种子,也覆盖化肥,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实现作物秸秆处理、机械化生产与作物生长三者最佳耦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