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稻轮作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2865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72278.X

    申请日:2020-04-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稻轮作方法,在田面开挖厢沟,形成厢面和分布于厢面两侧的厢沟,再于厢面上种植油菜,进行田间管理;收割油菜,然后于收割当日在厢面撒施第一肥料,再收集油菜秸秆并粉碎,然后在不旋耕的情况当日播种水稻,再将秸秆还田,在厢面上形成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第一肥料层、第一种子层和第一秸秆层,收割水稻,然后于收割当日在厢面撒施第二肥料,再收集水稻秸秆并粉碎,然后在不旋耕的情况下当日播种油菜,再将秸秆还田,在厢面上形成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第二肥料层、第二种子层和第二秸秆层;重复水稻收割、油菜种植、油菜收割、水稻种植实现油稻轮作。本发明可实现油稻轮作的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利用秸秆、土地资源。

    一种小龙虾稻田种养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4985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43304.2

    申请日:2019-0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龙虾稻田种养装置及方法。所述小龙虾稻田种养装置包括大棚、位于所述大棚内的稻田,还包括在所述稻田周边设置的水沟、在所述水沟内设有引入外来水源的出水口、沿所述水沟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相通的空气管道、及用于给所述空气管道供应氧气的空气泵;所述空气管道上设有多个导氧孔。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小龙虾稻田种养装置利用泉水营造冬暖夏凉环境,小龙虾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成虾与虾苗产量提高,壳薄肉多,品质改善,形成稻虾反季节高效种养体系。

    一种冬闲田早稻免耕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0988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825564.2

    申请日:2017-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闲田早稻免耕栽培方法,其包括:晚稻收割后保留田间秸秆,冬季保持田间旱管促进杂草生长;第二年通过至少500只成年鸭子先后两次踩踏杂草后在田面形成由杂草、泥、鸭粪、未腐烂秸秆组成的生态毯雏形;然后采用撬式压草板作用于生态毯雏形内的杂草和未腐烂秸秆形成生态毯,并在生态毯内形成用于播种的生态种穴和用于施肥的生态肥穴,使生态毯构建为生态穴毯;在免耕免灌状态下,在生态种穴内播种破胸稻种并封盖,并在生态肥穴内施加肥料并封盖;在常规田间管理基础上,水稻生长到分蘖始期时,投放幼鸭防控病虫杂草,分蘖盛期追施复合肥料,孕穗期再次追施复合肥料,即可。本发明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减少了泡田用水量和农药使用量。

    一种水肥种一体化稻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7189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65076.1

    申请日:2015-0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00 A01G2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肥种一体化稻作方法,所述一体化稻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前茬作物收割为水稻生长提供根际层;S2、将浸种后的水稻种子与生物质料混合形成半固态材料,混合质量比例为干谷种:生物质料=1:20-30,其中半固态材料的含水率为40%-80%;将化肥与农作物壳粉、粘土混合形成呈颗粒状的包裹化肥的固态材料;S3、将含种子的半固态材料、包裹化肥的固态材料与水混合形成种肥混合材料;S4、将上述种肥混合材料直播厢面上,播种后不灌水,继续保持厢面干旱状态3-7日。本发明减少了灌溉用水、提高了化肥利用效率、提高了农家肥利用效率、减少了作业能耗、免用农药灭茬、减少了雾霾。

    一种多熟制水稻半固态免耕旱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63339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70577.4

    申请日:2015-0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00 A01G2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熟制水稻半固态免耕旱栽方法。所述免耕旱栽方法,用于旱栽的前茬田块上开有厢沟,相邻两条厢沟之间为厢面;所述免耕旱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割前茬作物前保持厢沟中1cm—5cm的水层,并将前茬作物收割后的秸秆铺撒在厢面上形成水稻种子的根际层;S2、在铺撒秸秆的厢面上施基肥,并清理厢沟;S3、在厢面上施撒含水率为40%-80%的半固态生物质料,使厢面自上而下形成半固态层、秸秆基肥层、土壤层;S4、将秧苗插栽或抛栽至半固态生物质料上;S5、秧苗移栽后不灌水,继续保持厢面干旱状态3-7日。本发明实现了免耕、免烧前茬作物秸秆、免灌泡田水,生态效益明显,减少了作业能耗、免用农药灭茬、减少了雾霾、减少了灌溉用水。

    一种水稻微埂混播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9688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0782482.6

    申请日:2020-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微埂混播栽培方法,包括S1、前茬作物成熟期排水,至收割机能作业的状态;S2、收割前茬作物,留茬并将前茬作物的秸秆粉碎后撒于留茬上,成为水稻生长的根际层;S3、在田里开沟,形成生态沟;S4、将直立的留茬和粉碎的秸秆压平在厢面上,形成下垫面,将种肥泥复合物成型为埂状并落于下垫面上,形成生态埂,相邻的生态沟之间形成多条生态埂;种肥泥复合物为质量比为6‑14:50‑70:6000‑10000的水稻种子、化肥与泥土拌匀、混合得到。生态埂一是作为介质包裹生物体、营养体,保温保湿透水透气;二是作为供体为生物体营养体提供水分营养。埂内已经催芽露白种子比埂内和埂外的杂草种子生长迅速,顺利生根长叶。

    一种稻鸭共生养殖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18835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710270864.9

    申请日:2017-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鸭共生养殖方法。所述稻鸭共生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稻田沟系,将稻田分为:稻作区、供鸭夜宿的鸭栏区和饲料隔离岛;S2、早稻种植;S3、早稻种植后3‑7天投放第一批雏鸭;S4、早稻种植后40‑55天投放第二批雏鸭;S5、水稻生长发育至灌浆期时,收获第一批投放的鸭;S6、水稻成熟收获前收获第二批投放的鸭。本发明显著延长了稻‑鸭共生期,增加了收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