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度、高压力和高可靠性的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178058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67912.X

    申请日:2020-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度、高压力和高可靠性的换热器,盖板与管箱采用齿轮啮合方式,解决盖板与管板的强度连接问题,同时打磨密封环后,旋转盖板齿轮啮合方向,可以取出盖板,解决维修困难或后续正常更换芯组困难的问题,增加密封环,解决密封和易于维修问题,采用管箱与芯组管板焊接的结构,增加密封环,取消垫片密封,解决设计温度高时,密封垫片密封困难或者使用寿命短问题,高温度、高压力和高可靠性的换热器维修或后续正常更换芯组时,密封环厚度较小,打磨掉密封环比打磨盖板与管箱焊接的方式容易,打磨掉密封环就可以取出盖板进行维修或正常更换芯组,所以维修容易,二次自动消除热应力,U型换热管一端固定,一端活动,可以自动消除热应力。

    换热器圆度校准仪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9317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385994.2

    申请日:2023-0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换热器圆度校准仪,涉及换热器校准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上表面设置有高度调节定位装置,所述支撑底板上表面两侧均安装有基座,所述限位块前表面安装有第二激光头,所述安装轴中部固定安装有刻度板,所述电动导块前表面安装有第一激光头,两个所述安装架一侧均滑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与安装轴连接,本发明通过第二激光头的激光来保证与换热器壳体中心进行重合,通过旋转刻度盘,在度旋转后如第一激光头的激光均能反射回来,则证明该刻度为壳体的最小内径;如果度旋转后如第一激光头的激光均不能反射回来,则证明该刻度为壳体的最大内径,两者之差则为换热器壳体的圆度。

    叶片丝网组合式分离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1279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513928.9

    申请日:2023-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离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叶片丝网组合式分离器,包括筒体,所述壳体筒体上端固定安装有壳体上封头,所述壳体上封头内顶部固定安装有分离器上挡板,所述壳体筒体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气接管,所述壳体筒体表面远离进气接管位置固定安装有出气接管,本发明通过叶片分离器与丝网分离器组合使用可对凝水量特别大压缩气体进行有效分离,防止过多的水分进入下一级压缩严重降低压缩机的使用寿命的情况发生,保证了压缩机的压缩效率与能耗正常,避免压缩机系统的停机而产生重大经济损失的情况发生。

    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1966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186448.1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通过若干个换热管束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换热器壳体的内部,所述换热管束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密封盘,所述密封盘固定连接在换热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换热管束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盒,所述密封盒的外壁通过管板固定安装在换热器壳体的内壁上,本发明通过采用勾型密封槽与圆形密封圈结构密封,相比于传统直槽密封结构而言,安装时不需要涂胶固定,运行时避免胶水老化导致密封失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可减少维护,减少因为维护而产生的停机损失和维护费用。

    一种壳侧三种换热介质的紧凑型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439681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23434.8

    申请日:20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壳侧三种换热介质的紧凑型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冷却芯组组件,所述壳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固定连接有进出端盖和回程端盖,且所述进出端盖和回程端盖与壳体两端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进出端盖垫片和回程端盖垫片,所述壳体内壁两端分别用螺栓组装固定有管板,所述壳体内排布有若干个换热管,每个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管板焊接固定,所述外筒体、中间筒体、内筒体依次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本发明由普通的管壳式换热器壳侧需要三个单独的冷却芯组单元串联结构,设计成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流体介质的并联,芯组只有一个单元,换热效率提高,体积小,成本降低。

    一种换热器的螺旋湍流发生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5207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12207.0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器的螺旋湍流发生器,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发生器外壳,所述发生器外壳内部设置有流体圆槽,所述发生器外壳两端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流体圆槽内壁设置有十四个螺旋形凸块,所述两个旋形凸块之间设置有螺旋形沟槽,能有效加大管内与管外的换热,不仅制造简单,成本低,并且形成螺旋湍流后,还能够增强流体冲刷冷却管内壁的冲刷效果,从而有效减小管内结垢。

    换热器圆度校准仪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772059U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20800129.5

    申请日:2023-04-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换热器圆度校准仪,涉及换热器校准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上表面设置有高度调节定位装置,所述支撑底板上表面两侧均安装有基座,所述限位块前表面安装有第二激光头,所述安装轴中部固定安装有刻度板,所述电动导块前表面安装有第一激光头,两个所述安装架一侧均滑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与安装轴连接,本发明通过第二激光头的激光来保证与换热器壳体中心进行重合,通过旋转刻度盘,在度旋转后如第一激光头的激光均能反射回来,则证明该刻度为壳体的最小内径;如果度旋转后如第一激光头的激光均不能反射回来,则证明该刻度为壳体的最大内径,两者之差则为换热器壳体的圆度。

    一种壳侧三种换热介质的紧凑型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7330802U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20050867.8

    申请日:2022-0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壳侧三种换热介质的紧凑型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冷却芯组组件,所述壳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固定连接有进出端盖和回程端盖,且所述进出端盖和回程端盖与壳体两端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进出端盖垫片和回程端盖垫片,所述壳体内壁两端分别用螺栓组装固定有管板,所述壳体内排布有若干个换热管,每个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管板焊接固定,所述外筒体、中间筒体、内筒体依次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由普通的管壳式换热器壳侧需要三个单独的冷却芯组单元串联结构,设计成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流体介质的并联,芯组只有一个单元,换热效率提高,体积小,成本降低。

    一种高温度、高压力和高可靠性的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2431855U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21363812.X

    申请日:2020-07-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度、高压力和高可靠性的换热器,包括:壳体;箱体,所述箱体与所述壳体一端连接;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箱体两侧分别与上接管和下接管连接;换热管本体,所述换热管本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芯组,所述芯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芯组用于连接所述换热管本体;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于所述箱体与所述盖板之间。解决密封、温差应力、维修更换等问题,提高高温度、高压力和高可靠性的换热器的使用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双O型圈密封结构的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09910444U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20482547.8

    申请日:2019-04-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双O型圈密封结构的换热器,通过设置第一道O型圈和第二道O型圈,当第一道O型圈失效时,第二道O型圈能够继续发挥密封的作用,并且水漏到设置在两O型圈之间的漏水检测管,漏水检测管穿过前端盖,通往大气,用户在操作现场再在该漏水检测管上安装泄漏报警仪,能够方便检测第一道O型圈是否已失效,当失效时尽快对产品进行维护,能够避免水漏入工艺介质造成整个系统的失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