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碳排放因子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586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24911.5

    申请日:2024-05-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动态碳排放因子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确定负荷的概率分布和新能源机组出力上限的概率分布,并进行采样得到实际负荷和实际机组出力,并计算多个时段的网络潮流分布得到潮流计算结果,并根据潮流计算结果生成基础数据矩阵;根据基础数据矩阵计算动态碳排放因子,并重新基于负荷的概率分布和新能源机组出力上限的概率分布进行采样,并累计采样次数,得到新的动态碳排放因子,直至采样次数达到预设迭代次数,并根据多组动态碳排放因子生成采样结果,并根据采样结果得到动态碳排放因子的预测区间。由此,解决难以为用户提供用能指导,可以追踪用户侧的碳排放责任,为需求响应提供指导信号。

    用于量子直接通信网络的接入认证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328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25893.5

    申请日:2024-04-28

    Inventor: 王敏 龙桂鲁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量子直接通信网络的接入认证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接入认证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对第一量子通信设备的接入认证请求,第一量子通信设备将第一数字证书发送给第二量子通信设备,以使得第二量子通信设备通过第一数字证书得到第一量子通信设备验签公钥;第一量子通信设备利用第一量子通信设备的第一量子通信设备签名私钥对第一传输数据进行签名,得到第一传输数据签名;第一量子通信设备将第一传输数据和第一传输数据签名直接发送给第二量子通信设备,以使得第二量子通信设备能够利用第一量子通信设备验签公钥对第一传输数据签名进行验签,以对第一量子通信设备进行接入认证。根据实施例,实现了通信双方的接入认证。

    一种车辆紧急应对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47556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193776.4

    申请日:2022-0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紧急应对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实时获取车辆环境数据,其中,车辆环境数据包括车内环境数据和车外环境数据,车内环境数据包括通过车内麦克风采集的车内音频数据和通过面向驾驶员的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数据;车辆在确定满足预设激活条件的情况下,激活紧急应对模式,其中,预设激活条件包括根据车内环境数据确定驾驶员处于异常驾驶状态;车辆在紧急应对模式处于激活状态的情况下,根据车辆环境数据和/或车辆行驶数据利用车内线控系统对车辆进行自动控制。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因车辆内部人员遭遇突发状况,而造成的车辆失控问题,降低了车辆事故发生的概率。

    测序和生产核酸序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0574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1980024852.5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提供了测序和生产核酸序列的方法。因此,提供了测序包含L‑核苷酸的核酸序列的方法,包括使所述包含L‑核苷酸的核酸序列经历化学测序方法。也提供了将核糖核酸序列逆转录为脱氧核糖核酸序列的方法,包括用硫磺矿硫化叶菌P2 DNA聚合酶IV(Dpo4)催化所述核糖核酸序列的逆转录。

    一种自支撑过渡金属硫化物薄膜电催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1223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47025.8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朱宏伟 王敏 张礼

    Abstract: 一种自支撑过渡金属硫化物薄膜电催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催化电极材料技术领域。该电极包含活性材料和金属基底,所述活性材料为过渡金属硫化物薄膜,金属基底为过渡金属箔片,活性材料原位生长在金属基底上。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自支撑过渡金属硫化物薄膜电催化电极的制备方法,为表面辅助的化学气相传输法:将过渡金属箔片和硫粉真空密封在石英管中进行一步反应,在金属箔片表面原位生长过渡金属硫化物薄膜。该方法具有以下技术效果:过渡金属箔片不仅提供金属源,也是薄膜形核长大的基底,原位生长确保二者紧密结合;真空下反应,薄膜均匀纯净、结晶性好。得到的自支撑电催化电极,具有催化活性高、导电性好、稳定性强和制备简单的优点。

    基于电磁表面技术的空间馈电式的高增益端射阵列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976838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126509.3

    申请日:2019-02-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表面技术的空间馈电式的高增益端射阵列天线,包括:初级馈源,用于发射和/或接收电磁波;和厚度极薄的单层和/或多层的介质和金属组合表面,用于将初级馈源发出的电磁波转换为端射聚焦波束,或者将端射方向接收的空间波汇聚到的初级馈源内。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具有以下显著优点:(1)只需要极薄的电磁表面,具有重量轻,剖面极低,以及造价低等优点。(2)反射波束与透射波束二者集成,增加了天线利用率,节约天线占用空间,进一步降低天线重量。(3)天线增益会随着口面尺寸增加而增加。

    一种CeO2基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28193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68155.0

    申请日:2014-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eO2基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适量的包括CeO2的金属氧化物粉体或者包括Ce的可溶性盐溶液的金属盐溶液;取适量的可溶性磷酸盐和锆的可溶性盐制成混合水溶液,所述混合水溶液中Zr4+和PO43-的摩尔比为0.5~2,Zr4+和PO43-的离子浓度之和为0.1~5mol/L;Zr4+和PO43-在混合水溶液中形成多孔的杂多酸物质;使用浸渍法将杂多酸物质吸附在金属氧化物的表面,或者使用溶胶-凝胶法借助络合剂将Ce的可溶性盐溶液与杂多酸物质络合在一起形成溶胶,最后均经过干燥、焙烧后制备催化剂粉体。催化剂中,金属氧化物的质量分数为60%~95%;杂多酸物质的质量分数为5%~40%。本发明制得的催化剂抗水热老化、抗硫化的能力较强,且成本较低。

    用于量子直接通信网络的接入认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487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452515.9

    申请日:2024-04-15

    Inventor: 王敏 龙桂鲁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量子直接通信网络的接入认证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接入认证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对第一量子通信设备的接入认证请求,第一量子通信设备通过网络控制中心将第一量子通信设备验签公钥发送给第二量子通信设备;第一量子通信设备利用第一量子通信设备签名私钥对第一传输数据进行签名,得到第一传输数据签名;第一量子通信设备将第一传输数据和第一传输数据签名直接发送给所述第二量子通信设备,以使得第二量子通信设备能够利用第一量子通信设备的第一量子通信设备验签公钥对第一量子通信设备进行接入认证。根据一些实施例,保证了传输数据在量子直接通信网络的安全可靠传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