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35015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710047335.2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对金属铈表面进行改性的方法,属于稀土金属腐蚀防护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双离子束溅射沉积系统,在打磨抛光的金属铈表面首先进行氩离子溅射清洗,然后进行氮化反应溅射处理生成氮化铈镀层,最后再用陶瓷靶材如氮化钛进行直接溅射,生成氮化钛陶瓷镀层,最终在铈表面形成氮化铈和氮化钛复合的双层镀层。通过对金属铈进行氮化处理和沉积氮化钛镀层,金属铈抗老化腐蚀性能明显增强,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表明,处理前后金属铈腐蚀电流密度可降低约5倍,同时氮化铈和氮化钛镀层均为金黄色镀层,从而增加了金属铈的表面美观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835015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47335.2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0641 , C23C8/36 , C23C14/46 , C23C28/04
Abstract: 一种对金属铈表面进行改性的方法,属于稀土金属腐蚀防护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双离子束溅射沉积系统,在打磨抛光的金属铈表面首先进行氩离子溅射清洗,然后进行氮化反应溅射处理生成氮化铈镀层,最后再用陶瓷靶材如氮化钛进行直接溅射,生成氮化钛陶瓷镀层,最终在铈表面形成氮化铈和氮化钛复合的双层镀层。通过对金属铈进行氮化处理和沉积氮化钛镀层,金属铈抗老化腐蚀性能明显增强,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表明,处理前后金属铈腐蚀电流密度可降低约5倍,同时氮化铈和氮化钛镀层均为金黄色镀层,从而增加了金属铈的表面美观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755812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10123594.9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21D1/56
Abstract: 一种陶瓷材料降温热冲击实验的方法,该方法采用聚合物淬火介质,其组成为:水溶性聚合物含量大于0,小于等于50%、余量为水。克服了水作为淬火剂冷却时,冷却速度快,冷却不均匀所导致的工件温度梯度和淬火应力大,使材料的抗热冲击性比实际服役环境低的缺点;也克服了传统淬火油冷却速度慢,在常规热处理条件下,不足以使材料产生热冲击失效,难以研究相应的抗热冲击性,且易燃等缺点。该淬火介质的冷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改变浓度加以调整,以研究材料在不同服役温度下的抗热冲击性。使用该淬火介质,会在样品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聚合物层或富含聚合物层,热量传递均匀,更接近材料实际服役环境,环保无毒,不易老化,具有极大的推广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41236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0569463.9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23H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膜冷却孔出口处热障涂层放电辅助化学加工扫描方法,包括:根据气膜冷却孔的复合角出口形状尺寸要求,对所述气膜冷却孔的孔口进行模型设计和参数设置,根据所述气膜冷却孔的孔口进行模型设计和加工扫描参数设置规划扫描轨迹并生成加工数控代码;按照所述加工数控代码进行扫描。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采用陶瓷热障涂层放电辅助化学加工扫描工艺,可兼容集成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用脉冲电源和工作液循环系统,可实现与基体高温合金电加工的快速切换的组合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737815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86182.6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种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扩散型气膜冷却孔的电火花分块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待加工气膜冷却孔的扩散形出口的形状尺寸,将待加工区域分为若干个子区域;利用细长型电极进行电火花加工,电极一次进给加工一个子区域,若干次进给加工出完整的待加工气膜冷却孔的扩散形出口。该扩散型气膜冷却孔的电火花分块加工方法,采用分块式加工工艺,将待加工的区域分为若干区域以分别加工,因此可采用普通细长杆型电极加工出气膜冷却孔的扩散形出口,且加工完毕后电极修复简单,使得气膜冷却孔的加工效率有效提高,加工成本大大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9597358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811302161.0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5B19/409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管镂空结构电火花扫描加工轨迹规划及代码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驱动结构的形状尺寸的设计要求,利用CAD/CAM软件根据设计要求设计驱动结构的三维结构造型,并将三维结构造型在二维圆周方向进行展开得到圆周二维造型;将圆周二维造型进行坐标变换和设置坐标系;根据圆周二维造型规划工具电极加工轨迹并生成通用轨迹加工代码;将通用轨迹加工代码进行坐标反变换,生成四轴电火花加工机床可识别的数控代码。该方法将复杂微结构三维运动展开为二维运动,可以实现复杂导管加工代码的自动化生成过程,根据工件结构形状、加工位置的刚度和扫描轨迹重叠情况规划扫描加工轨迹,提高主动导管镂空驱动结构的加工精度和成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597358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302161.0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5B19/409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管镂空结构电火花扫描加工轨迹规划及代码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驱动结构的形状尺寸的设计要求,利用CAD/CAM软件根据设计要求设计驱动结构的三维结构造型,并将三维结构造型在二维圆周方向进行展开得到圆周二维造型;将圆周二维造型进行坐标变换和设置坐标系;根据圆周二维造型规划工具电极加工轨迹并生成通用轨迹加工代码;将通用轨迹加工代码进行坐标反变换,生成四轴电火花加工机床可识别的数控代码。该方法将复杂微结构三维运动展开为二维运动,可以实现复杂导管加工代码的自动化生成过程,根据工件结构形状、加工位置的刚度和扫描轨迹重叠情况规划扫描加工轨迹,提高主动导管镂空驱动结构的加工精度和成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20219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291758.X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细电火花伺服扫描加工参数优选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放电能量,根据最大放电间隙、最小放电间隙、工具电极进退系统响应延迟时间、工具电极轴向损耗速度的参数值获取伺服控制放电间隙的开路状态工具电极回退速度和短路状态工具电极进退速度的理论上限值;以工具电极端部侧向损耗最小及加工精度优化为优化目标,根据开路状态工具电极回退速度和上述参数获取出伺服扫描速度的理论下限值;或者以三维伺服扫描加工精度和效率综合优精化为优化目标,获取上述理论下限值。该方法可避免微细电火花伺服扫描加工中极间短路或电极碰撞的不利情况,有利于减少微细工具电极端部损耗,提高正常放电率、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911045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0458195.3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装备研究院第二研究所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痕量混合物组分分析方法,将混合溶液中包含的多种溶质分子分别吸附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上,检测拉曼光谱;对拉曼光谱的谱线进行主成分分析建模绘出得分图;利用主成分分析建模的过程中得到的载荷向量计算出相应于主成分的得分值,并绘于得分图中;配置样品混合溶液,计算组元的相对吸附系数,根据相对吸附系数得到混合溶液的配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分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直接得出溶液的配比,使得混合溶液组分分析的半定量方法可用于吸附能力各异的物质组成的混合体系,可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278953C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申请号:CN200310101644.1
申请日:2003-10-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锌、钼、镁盐类做水处理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锌、钼、镁盐类溶解成溶液或直接投放入污水中,进行污水处理,在污水中锌、钼、镁类盐的浓度范围分别控制为:锌盐0.3-1.5mg/L,铝酸盐0.5-1.5mg/L,镁盐4.0-6.0mg/L;控制水的初始pH为7~8,温度为25~30℃,经过6~48小时的降解处理就可以使污水达到环保标准。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具有处理剂用量少、使用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廉、高效、环境污染低、适宜范围广、对系统本身的运行操作无影响、受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小、不需要专门生产工艺、直接配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