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供热系统设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64700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97623.9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太阳能供热系统设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确定集热特征参数,得到包含多个集热特征参数的集热特征参数集合;确定储能特征参数,得到包含多个储能特征参数的储能特征参数集合;基于集热特征参数集合、储能特征参数集合,得到多个特征参数组合;基于各特征参数组合、逐时获取的热量收支数据,确定与特征参数组合对应的性能组合;确定满足功能性、经济性标准以及达到单个太阳能保证率的费用年值,得到与各太阳能保证率对应的候选特征参数组合,并且,得到与目标太阳能保证率对应的目标特征参数组合;基于目标特征参数组合、建筑面积,确定集热器面积和水箱容积,提高确定集热器面积和水箱容积的准确性。

    一种温度可调型供暖系统和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426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95231.7

    申请日:2024-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温度可调型供暖系统和运行方法,可高效、灵活得满足不同用户的供暖需求,同时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温度可调型供暖系统,包括供热锅炉和置于不同房间内的多个暖气片,还包括分别接通供热锅炉供热端的高温储热装置和低温储热装置,高温储热装置和低温储热装置的供热端均接通有供热主管,两根供热主管分别通过多根供热支管一一与多个暖气片的高温输入端接通,多个暖气片的低温输出端均通过回流支管与接通低温储热装置的回流主管接通以形成供热回路,且低温储热装置上设有溢流管;供热主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截止阀、第一温度传感器和输送泵,供热支管上设有第二截止阀,回流支管上设有第三截止阀,暖气片的高温输入端具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一种三维水下空气充氧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57544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65977.7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维水下空气充氧系统,其主要包括供气装置和供气管网;所述供气管网与所述供气装置相连接;在所述供气管网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曝气头和至少一个第一水平喷头;所述第一水平喷头位于所述垂直曝气头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一水平喷头的出气口沿第一水平方向设置。本发明实施例的三维水下空气充氧系统可以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同时对水体进行曝气充氧,在水体中形成三维水下空气充氧体系,从而可以使氧气浓度分布均匀并可以扩大作用区域,可以适用于大面积水域中应用。

    供热系统
    4.
    发明公开
    供热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9357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95231.2

    申请日:2024-08-2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供热系统,其包括:吸收式热泵(32),所述吸收式热泵(32)包括放热端(40)、吸热端(42)以及驱动端(44);末端(34),所述末端(34)被配置为能够热连接至所述放热端(40);地下换热器(36),所述地下换热器(36)用于埋设于地下土壤中使用,并且被配置为能够热连接至所述吸热端(42);以及集热器(38),所述集热器(38)被配置为能够热连接至所述驱动端(44),并且能够经由所述地下换热器(36)热连接至所述末端(34)。这样,供热系统能够避免高品位能源的浪费,并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长周期工业余热储热区域采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174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88362.4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长周期工业余热储热区域采暖系统,包括:地埋管换热器;第一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装置,第一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冷却水中的热量;吸收式热泵,第一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装置和吸收式热泵通过阀和管道并联连接于地埋管换热器;采暖末端装置,采暖末端装置通过换热器和阀连接于吸收式热泵;以及蒸汽余热回收装置,蒸汽余热回收装置连接于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形成循环回路,蒸汽余热回收装置作为吸收式热泵的高位热源,其中,通过切换阀的状态,在非采暖季,使第一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装置和地埋管换热器连接;在采暖季,使吸收式热泵和地埋管换热器连接。

    一种采暖锅炉即时与综合热效率自动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543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59912.8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暖锅炉即时与综合热效率自动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监测模块、控制处理模块、报警模块、数据存储与分析模块,数据监测模块和报警模块均与控制处理模块连接,数据存储与分析模块与报警模块连接,数据监测模块包括烟气监测单元、室内参数监测单元、供回水单元和进料监测单元,烟气监测单元采用在线烟气分析仪,室内参数监测单元与供回水监测单元均采用温度传感器,进料监测单元采用重量传感器。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测和优化锅炉的运行参数,减少能源浪费,提高热效率,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一种耦合多热源及多末端的阳光温室加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117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844410.8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耦合多热源及多末端的阳光温室加温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机构,还包括室暖机构,以及与太阳能集热机构相互配合的地暖机构;地暖机构包括布置在阳光温室底部土壤层的地暖盘管,太阳能集热机构包括布置在阳光温室屋顶的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通过循环热交换管路接通蓄热水箱,蓄热水箱上分别接通有循环地暖盘管和电锅炉;室暖机构包括布置在阳光温室内的多个风机盘管,多个风机盘管均通过循环载热管路连接空气源热泵,空气源热泵通过第一输热管路接通生物质锅炉;本发明通过耦合多种热源及末端装置相互配合来保证阳光温室的室温,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有效的加温方式,进而提高整个加温系统的加温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