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压储冷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0983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285295.6

    申请日:2022-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压储冷装置,包括低温储罐、液体泵、储能罐、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所述低温储罐用于储存流体工质,低温储罐出口与所述液体泵入口连接,液体泵出口通过第一换向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二加热器、第一加热器入口连接;第一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第二换向三通阀分别与储能罐、第四换向三通阀的一端连接;第二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第三换向三通阀分别与储能罐、第四换向三通阀的另一端连接;第四换向三通阀与第三加热器入口连接,第三加热器入口与外界连接;其中,储能罐两端的管路上均设有压力计、流量计和温度计。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加压储冷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储冷罐的效率,实现冷能的高效存储和回收利用。

    一种加压储冷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0983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285295.6

    申请日:2022-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压储冷装置,包括低温储罐、液体泵、储能罐、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所述低温储罐用于储存流体工质,低温储罐出口与所述液体泵入口连接,液体泵出口通过第一换向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二加热器、第一加热器入口连接;第一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第二换向三通阀分别与储能罐、第四换向三通阀的一端连接;第二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第三换向三通阀分别与储能罐、第四换向三通阀的另一端连接;第四换向三通阀与第三加热器入口连接,第三加热器出口与外界连接;其中,储能罐两端的管路上均设有压力计、流量计和温度计。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加压储冷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储冷罐的#imgabs0#效率,实现冷能的高效存储和回收利用。

    一种液空储能耦合LNG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5495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78687.5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一种液空储能耦合LNG系统,包括充能结构,释能结构,蓄能结构和氮气循环结构;充能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若干个串联的空气压缩结构、冷箱、液体膨胀机、充能节流阀、气液分离器、液态空气储罐、以及连接在两个相邻空气压缩结构之间的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压缩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冷却器和末冷器;释能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低温泵,蒸发器,以及若干个串联的空气膨胀结构;空气膨胀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加热器和空气膨胀机;蓄能结构连接在冷箱和蒸发器之间,蓄能结构包括循环风机和蓄冷装置;氮气循环结构包括LNG接收站,以及依次连接的氮气压缩机,LNG气化器,氮气膨胀机,氮气节流阀。本发明在保证循环效率的同时保证LNG冷量的充分利用。

    一种加压储冷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465005U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20618492.0

    申请日:2022-03-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压储冷装置,包括低温储罐、液体泵、储能罐、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所述低温储罐用于储存流体工质,低温储罐出口与所述液体泵入口连接,液体泵出口通过第一换向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二加热器、第一加热器入口连接;第一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第二换向三通阀分别与储能罐、第四换向三通阀的一端连接;第二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第三换向三通阀分别与储能罐、第四换向三通阀的另一端连接;第四换向三通阀与第三加热器入口连接,第三加热器入口与外界连接;其中,储能罐两端的管路上均设有压力计、流量计和温度计。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提高储冷罐的效率,实现冷能的高效存储和回收利用。

    微米粒子高通量富集微流控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8160126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711248886.1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米粒子高通量富集微流控芯片,从上而下依次堆叠设置有富集模块、内出口收集模块、引流模块、外出口收集模块和控流模块,所述富集模块中心设置有样品入口,所述样品入口连通有惯性浓缩流道,所述惯性浓缩流道连通有分叉流道,所述分叉流道连通内出口和外出口,所述内出口收集模块将所述富集模块内出口的空白溶液汇集到中间,所述引流模块将所述内出口收集模块汇集的空白溶液引流至侧边,所述外出口收集模块将所述外出口的浓缩溶液汇集到中间,所述控流模块对空白溶液和浓缩溶液的流阻进行限定后导出。本发明浓缩效率高,能满足极低浓度或大体积样品液的富集需求,应用范围广,芯片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操作简单。

    一种光点位置检测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254418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49292.3

    申请日:2011-1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秦明 张睿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点位置检测传感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低阻半导体层、高阻半导体层、第二低阻半导体层和绝缘抗反射保护层;第一低阻半导体层与高阻半导体层的导电类型相同;高阻半导体层与第二低阻半导体层的导电类型相反形成半导体PN结,第二低阻半导体层的掺杂浓度高于高阻半导体层的掺杂浓度;绝缘抗反射保护层的表面设有四根相同的电极,四根电极围成正方形有效光敏区域;第一低阻半导体层的表面设有金属层。本发明基于雪崩击穿原理工作,响应电流具有自激放大作用,使灵敏度得到大大提高;本发明可采用普通硅片进行制造,材料成本低,显著降低了传感器的制造成本。

    一种可提高PN结反向击穿电压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56719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110448439.7

    申请日:2011-1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秦明 张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PN结反向击穿电压的装置包括第一低阻半导体层、高阻半导体层、第二低阻半导体层和第一绝缘抗反射涂层及第二绝缘抗反射涂层;第二低阻半导体层位于第一绝缘抗反射涂层的内侧面,高阻半导体层位于第二低阻半导体层的另一侧面正下方;第二低阻半导体层与高阻半导体层形成主PN结,第二低阻半导体层与第一低阻半导体层形成辅PN结;第一低阻半导体层的掺杂浓度小于高阻半导体层的掺杂浓度;第二低阻半导体层与高阻半导体层的接触面积小于第一绝缘抗反射涂层与第二低阻半导体层的接触面积;第二低阻半导体层的深度小于高阻半导体层的深度。本发明能使主PN结的击穿电压达到理想的平面击穿,从而提高PN结反向击穿电压。

    一种全角模式下的半球谐振陀螺死区补偿与抗干扰控制回路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1003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46407.3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睿 李世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角模式下的半球谐振陀螺死区补偿与抗干扰控制回路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信号解调给出半球谐振陀螺的振幅、正交、速度、频相控制变量;根据Lynch的随机平均法理论,给出考虑外部干扰的控制变量动态方程;构建测量死区模型,设计扰动观测器对复合干扰进行估计;将估计值前馈补偿至陀螺控制系统,实现半球谐振陀螺的死区补偿和高精度抗干扰控制;给出半球谐振陀螺振幅、正交、速度、频相控制回路设计方案。本发明设计的全角模式下的半球谐振陀螺死区补偿与抗干扰控制回路可实现对死区误差和外部干扰组成的复合干扰的高精度估计,并结合复合干扰前馈补偿与PI反馈控制部分构成复合控制策略,实现陀螺稳定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