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93006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195260.3
申请日:2008-11-10
Applicant: 淮海工学院 , 慈溪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IPC: G01B5/0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彩虹明樱蛤的种质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取至少30个待测样品彩虹明樱蛤进行7个形态学参数的测定,分别测定其壳长CD、壳顶到前闭壳肌痕最大距离AF、外套痕前后缘长IJ、壳顶到外套痕后缘长AE、壳高AB、壳宽SW和前后闭壳肌痕间距离GH这7个参数;然后以壳长CD参数值作分母、其余6个参数值作分子,获得6个比例参数值XAF:AF/CD;XIJ:IJ/CD;XAE:AE/CL;XAB:AB/CL;XSW:SW/CD;XGH:GH/CD;并将这6个比例参数值分别代入判别方程中进行结果判定,根据所得Y值的最大值出现频率最多的群体即为待测样品彩虹明樱蛤所处的来源。本发明方法可以快速、经济、相对准确和操作简便地鉴定中国主要产地彩虹明樱蛤的种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393006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810195260.3
申请日:2008-11-10
Applicant: 淮海工学院 , 慈溪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IPC: G01B5/0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彩虹明樱蛤的种质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取至少30个待测样品彩虹明樱蛤进行7个形态学参数的测定,分别测定其壳长CD、壳顶到前闭壳肌痕最大距离AF、外套痕前后缘长IJ、壳顶到外套痕后缘长AE、壳高AB、壳宽SW和前后闭壳肌痕间距离GH这7个参数;然后以壳长CD参数值作分母、其余6个参数值作分子,获得6个比例参数值XAF:AF/CD;XIJ:IJ/CD;XAE:AE/CL;XAB:AB/CL;XSW:SW/CD;XGH:GH/CD;并将这6个比例参数值分别代入判别方程中进行结果判定,根据所得Y值的最大值出现频率最多的群体即为待测样品彩虹明樱蛤所处的来源。本发明方法可以快速、经济、相对准确和操作简便地鉴定中国主要产地彩虹明樱蛤的种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429558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0810195259.0
申请日:2008-11-10
Applicant: 淮海工学院 , 慈溪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是彩虹明樱蛤的简单重复序列引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10条彩虹明樱蛤引物构成的引物组。本发明筛选出的引物扩增产物清晰、稳定、多态性好,可应用于彩虹明樱蛤的种质评价和种质鉴定以及彩虹明樱蛤的群体遗体多样性评价,具有快速、经济、准确和操作简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429558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195259.0
申请日:2008-11-10
Applicant: 淮海工学院 , 慈溪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是彩虹明樱蛤的简单重复序列引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10条彩虹明樱蛤引物构成的引物组。本发明筛选出的引物扩增产物清晰、稳定、多态性好,可应用于彩虹明樱蛤的种质评价和种质鉴定以及彩虹明樱蛤的群体遗体多样性评价,具有快速、经济、准确和操作简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36099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620895.2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淮海工学院 , 连云港牧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IPC: A01K61/54 , A01K61/73 , A01G33/00 , C02F3/34 , C02F10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22 , Y02A40/834 , A01K61/54 , A01G33/00 , A01K61/73 , C02F3/34 , C02F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产品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牡蛎的高效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附着器准备、放养、日常管理和收获;本发明附着器的附着片不仅扩大与海水的接触面,提高长牡蛎附着的稳定性,增加附着几率,而且通过半通孔固化微生物,通过微生物的氧化和硝化作用净化海水体系;本发明附着器的连接座提供石花菜养殖平台,利用石花菜和长牡蛎的生物互补作用,石花菜吸收海水中的营养盐和长牡蛎的排泄物,转化为自身有利物质,光合作用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并为长牡蛎养殖提供容易吸收营养物质,提高长牡蛎的产量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25863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617941.3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淮海工学院 , 连云港海浪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IPC: A01K61/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22 , A01K61/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抗逆的文蛤良种选育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材料与方法:将文蛤一号以及文蛤二号、文蛤三号品系苗种进行底播和池塘养殖;S2、生长比较:生长试验周期六个月,池塘、海区每两个月采样一次;底播和池塘养殖放苗密度相同,同一品种不同养殖区放苗规格一致;S3、测量方法:从每个组合中随机抽取30~70个文蛤,测量文蛤的壳长、壳高、壳宽和体重生长指标后,计算生长率与优势率;S4、数据整理和分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各种群的生长差异,对各项生长指标进行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和多重比较,从而选育出高产、抗逆的文蛤良种。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科学合理,能够有效的筛选出高产、抗逆的文蛤良种。
-
公开(公告)号:CN101519690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910029061.X
申请日:2009-01-17
Applicant: 淮海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组三疣梭子蟹D-LOOP基因的微卫星引物,其特征在于,先采集三疣梭子蟹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三疣梭子蟹的D-LOOP基因并进行双向测序,通过TRF程序来查找三疣梭子蟹的D-LOOP基因微卫星位点并开发出一组微卫星引物。本发明筛选出的引物扩增产物清晰、稳定、多态性好,可应用于三疣梭子蟹的种质评价和种质鉴定以及三疣梭子蟹的群体遗体多样性评价,该方法具有快速、经济、准确和操作简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481735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910029169.9
申请日:2009-01-07
Applicant: 淮海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组三疣梭子蟹ITS基因的微卫星引物,其特征在于,它通过以下步骤得到,先采集三疣梭子蟹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三疣梭子蟹的ITS基因,进行克隆后双向测序,通过TRF程序来查找三疣梭子蟹的ITS基因微卫星位点并开发出微卫星引物。本发明筛选出的引物扩增产物清晰、稳定、多态性好,可应用于三疣梭子蟹的种质评价和种质鉴定以及三疣梭子蟹的群体遗体多样性评价,具有快速、经济、准确和操作简便等特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