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45248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110403086.9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或治理采煤沉陷区水体污染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生态区域划分,将所述采煤沉陷区划分为非积水区和积水区,在所述非积水区上种植对流过其表面的水体中的污染物具有拦截能力的植被,在所述积水区上种植能预防或治理该区域水体污染的植被,随着采煤沉陷区的下沉,重新进行生态区域划分,然后在重新划分后的非积水区种植,以及在重新划分后的积水区上种植相应的植被,所述采煤沉陷区是指受采煤活动影响已经下沉的和没有下沉但具有下沉趋势的区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的系统能够满足处于不同沉降阶段的沉陷区的水体环境的预防或治理需求,使得处于不断下沉之中的受损水体环境得到有效预防或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310074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010220034.3
申请日:2010-07-01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菊科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在镉污染土壤上种植一年蓬,以通过所述一年蓬的根系大量吸收所述镉污染土壤中的镉,并将镉转移至所述一年蓬的地上部分;当所述一年蓬长到成熟期时,将所述一年蓬整体从所述镉污染土壤上移走,以去除土壤中的镉污染。本发明使用一年蓬对镉污染土壤进行植物修复,对环境扰动小,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能够稳定污染土壤,减少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风蚀和水蚀,不引起二次污染;另外,一年蓬适应性强,田间管理技术要求不高,便于田间管理,在修复污染土壤同时也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由此实现费用低廉、修复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的修复镉污染土壤。
-
公开(公告)号:CN103383318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275313.3
申请日:2013-07-01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N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中二氧化碳气体采集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搜集土壤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气室罩和用于抽采所述气室罩中气体的储气瓶;所述气室罩底部敞口,顶部连接有采气管,所述采气管底部与所述气室罩内部连通,且采气管上可拆卸地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储气瓶底部具有导管,所述导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导管与所述第一阀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储气瓶上设有抽气管、压力表、温度计和密封塞,所述抽气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本发明提供的气体采集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易于携带、便于野外采样、可采集不同深度土壤中释放的CO2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14933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10403771.1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趋势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1)选取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区域;2)在该区域上确定测试区;3)在测试区内设置采样点并在采样点处的不同深度采样;4)测定每个采样点处不同深度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取平均值得出实际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测定测试区内每种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中重金属含量;5)将每种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中重金属含量分别与实际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比较得出重金属迁移趋势。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系统能准确确定重金属迁移趋势,为获得适于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的植物种类,解决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进行修复的植物种类不能良好匹配问题提供参考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145248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10403086.9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或治理采煤沉陷区水体污染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生态区域划分,将所述采煤沉陷区划分为非积水区和积水区,在所述非积水区上种植对流过其表面的水体中的污染物具有拦截能力的植被,在所述积水区上种植能预防或治理该区域水体污染的植被,随着采煤沉陷区的下沉,重新进行生态区域划分,然后在重新划分后的非积水区种植,以及在重新划分后的积水区上种植相应的植被,所述采煤沉陷区是指受采煤活动影响已经下沉的和没有下沉但具有下沉趋势的区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的系统能够满足处于不同沉降阶段的沉陷区的水体环境的预防或治理需求,使得处于不断下沉之中的受损水体环境得到有效预防或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383318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10275313.3
申请日:2013-07-01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N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中二氧化碳气体采集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搜集土壤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气室罩和用于抽采所述气室罩中气体的储气瓶;所述气室罩底部敞口,顶部连接有采气管,所述采气管底部与所述气室罩内部连通,且采气管上可拆卸地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储气瓶底部具有导管,所述导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导管与所述第一阀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储气瓶上设有抽气管、压力表、温度计和密封塞,所述抽气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本发明提供的气体采集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易于携带、便于野外采样、可采集不同深度土壤中释放的CO2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203299034U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20388370.8
申请日:2013-07-01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N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壤中二氧化碳气体采集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搜集土壤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气室罩和用于抽采所述气室罩中气体的储气瓶;所述气室罩底部敞口,顶部连接有采气管,所述采气管底部与所述气室罩内部连通,且采气管上可拆卸地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储气瓶底部具有导管,所述导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导管与所述第一阀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储气瓶上设有抽气管、压力表、温度计和密封塞,所述抽气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采集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易于携带、便于野外采样、可采集不同深度土壤中释放的CO2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1577391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134823.4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岩层相似试件制作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方设置安装有带动组件,带动组件外侧设置安装有联动组件,带动组件下方设置安装有从动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板、摆动板、覆盖模具,支撑底板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侧板,支撑侧板顶端开设有顶滑槽,支撑侧板外侧开设有与顶滑槽相通的横滑槽,支撑侧板外侧位于横滑槽下方固定连接有呈直线阵列的限位凸块。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支撑组件,摆动板可以以任意一侧的圆柱为圆心翻转,压紧板可根据翻动方向对一侧圆柱进行固定,推动顶滑块可带动摆动板翻转,代替了人工抬起翻转有可能会砸到脚,当摆动板翻起是可进行角度固定,方便试件脱模。
-
公开(公告)号:CN11563934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28371.6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石试件损伤演化多参数联合测试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的装置主要包括传感器支撑骨架、石墨电极装置、声发射装置、超声波装置、分布式光纤、雾化喷头;该装置结构精巧、设计合理,具有多参数联合测试、便携、易操作的优点,该套装置适用于岩石试件受载破裂过程中的多参数实时测试。本发明同时具有改变试件含水率和动态测试岩石试件地球物理属性参数变化的功能。通过多地质地球物理方法测试方法在岩石试件受载过程的测试,获取多参数对岩石试件变形破坏过程的表征方法。可为进一步深入认识岩石破裂本质和解决相关工程地质难题提供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05927232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49183.7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无空白区深堵浅注注浆方法和安全防护装置,该注浆方法用于煤岩体比较破碎顶板,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多个长堵注浆孔的注浆所形成帷幕屏障来约束注浆区域的步骤;以及利用多个浅注注浆孔的注浆对帷幕屏障所约束的注浆区域的煤岩体裂隙进行充填加固的步骤,其中,浅注注浆孔的孔深度小于长堵注浆孔的深度。本发明注浆方法采用深孔封堵前方裂隙,起到帷幕屏障约束注浆区域作用,浅孔在有限空间充填裂隙加固煤岩体。本发明还通过控制孔间距使两个注浆孔有相互叠加区域来削减注浆空白区域。本发明采用深堵浅注注浆方法、注浆孔优化布置和安全防护装置三位一体注浆工艺,有效控制了顶板事故发生,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