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吻鮠养殖池增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887476U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23379069.3

    申请日:2023-1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长吻鮠养殖池增氧装置,包括增氧装置主体,增氧装置主体的顶端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的底端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下方连接有安装平台,安装平台的外侧设置有卡接口,卡接口的内侧连接有卡接轴块;卡接轴块的下方连接有连接杆的顶端,连接杆的底端连接有偏转轴块,偏转轴块的外侧连接有承接板,承接板的外侧连接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平台带动其外侧连接的卡接口以及卡接轴块进行同步偏转,卡接轴块带动连接杆进行同步偏转,连接杆继而拉动偏转轴块以及承接板左右进行偏转,承接板调整与之连接的支撑板的左右偏转角度,方便进行转动扇叶进行全方位的调节,更好的进行供氧。

    一种溪涧小型鱼类生态捕捞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4838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93298.0

    申请日:2015-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溪涧小型鱼类生态捕捞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工具;2)选址;3)筑石坝;4)铺设塑料薄膜;5)掏横沟和纵沟;6)放置渔网;7)收网;8)恢复河床。本发明巧妙地利用了溪涧小型鱼类为避免搁浅而在水位降低时逆流而上的生活习性;捕鱼工具廉价、简单、易得,无机械操作,无耗材和化学药品,能快速恢复原有的自然环境,绿色环保。巧妙地将渔网分成捕鱼网和装鱼网两个区域,使进网的鱼难以逃逸,捕捞效果优良;且10mm的网目大小可以滤掉一龄以内的幼鱼,仅捕捞一龄以上的成鱼,在合理捕捞的基础上,有效的保护了鱼类资源的再生。

    一种鳜鱼幼苗驯化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3021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652364.3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鳜鱼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鳜鱼幼苗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鳜鱼幼苗投放入饲养设备内部,对饲养设备内部的鳜鱼幼苗投喂活饵2‑4天,等待饲养设备内部的鳜鱼幼苗稳定,当饲养设备内部的鳜鱼幼苗稳定后,对饲养设备内部的鳜鱼幼苗投放死饵料鱼,第2天对粉料和死饵料鱼进行混合,并将混合好的物料投放入饲养设备内部,持续2‑5天,当粉料和死饵料鱼投放结束后,将颗粒料和死饵料鱼进行混合,并将混合好的物料投放入饲养设备内部,持续2‑3天。本发明可对鳜鱼幼苗驯化,不仅驯化方法精细,且驯化过程中所用到的设备使用方便,可根据驯化需求简单方便的对驯化设备进行调控,使用方便。

    大口黑鲈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93368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56329.1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口黑鲈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大口黑鲈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若干个相互连通的沉淀池,每个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均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聚集污泥的聚集斗,所述聚集斗的底端固定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内滑动连接有一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开设若干通孔,活动板的中心处还开设有中心孔,位于所述活动板上方的排泥管内还设有封堵机构、以开合活动板上的通孔,且所述封堵机构内含转轴以及两块分别转动连接于转轴的旋转板,所述旋转板靠近活动板的一侧具有能够嵌入对应通孔内的堵块。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提高沉淀池的排泥效率,能够在排泥的同时避免水分流出。

    一种养殖鱼类收集蓝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25261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091515.3

    申请日:2011-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殖鱼类收集蓝藻装置,包括放养食藻鱼类的单元网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箱底部设置有藻粪收集器。本发明在养鱼网箱底部设置藻粪收集器,湖泊中的蓝藻通过食藻鱼类摄食,再通过鱼类消化转化成藻粪、再通过藻粪收集器对其收集,不仅能够通过生物控制湖泊蓝藻的数量,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含量,改善水质、提高用水安全、并且在经济上能获得循环支撑。

    一种龟养殖用防食卵产卵箱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565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92906.5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龟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龟养殖用防食卵产卵箱,包括支撑底架,所述支撑底架上设置有沙箱,所述沙箱内设置有翻沙辊、翻沙杆、饲料桶以及带动翻沙辊水平移动以及转动的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中的往复丝杆、齿轮、齿条等结构的配合,使翻沙辊沿水平往复移动以及转动,在翻沙杆的尖端部分以及三棱锥形的破碎片的配合之下,能破开结块的沙子,配合雾化喷头,能使沙土松软且保持适当湿度,方便龟将卵穴挖到适当深度,也方便用沙子将卵覆盖,从而避免龟食卵,另外通过控制转动轴定时转动时,拨片会推动饲料桶底部的食物从出料口落下,落到沙箱内,进行投喂,及时补充龟的营养,避免其食卵。

    一种野生铜鱼池塘人工驯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2090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36367.5

    申请日:2018-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铜鱼池塘人工驯养方法,该方法将人工驯养过程分成小水体暂养阶段和池塘驯养两阶段。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小水体暂养和池塘驯养的两个阶段,解决了驯化初期由于捕捞、运输或环境改变等引发的铜鱼细菌性、寄生虫性疾病、营养不良、应急等造成的驯养成活率过低问题,加上合理的池塘设施建设、喂养方式以及日常管理,有效提高了铜鱼人工驯养的成活率,使成活率可达80%及以上。

    一种溪涧小型鱼类生态捕捞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48385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793298.0

    申请日:2015-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溪涧小型鱼类生态捕捞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工具;2)选址;3)筑石坝;4)铺设塑料薄膜;5)掏横沟和纵沟;6)放置渔网;7)收网;8)恢复河床。本发明巧妙地利用了溪涧小型鱼类为避免搁浅而在水位降低时逆流而上的生活习性;捕鱼工具廉价、简单、易得,无机械操作,无耗材和化学药品,能快速恢复原有的自然环境,绿色环保。巧妙地将渔网分成捕鱼网和装鱼网两个区域,使进网的鱼难以逃逸,捕捞效果优良;且10mm的网目大小可以滤掉一龄以内的幼鱼,仅捕捞一龄以上的成鱼,在合理捕捞的基础上,有效的保护了鱼类资源的再生。

    一种龟体型测量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9758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92112.4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龟体型测量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放置台和转动夹,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侧支架和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上设置有固定测量柱和活动测量柱,所述活动测量柱上设置有卷尺和高度测量尺,通过转动调节柱,带动转动夹转动,控制内夹板与龟背甲接触,将黄缘闭壳龟固定住,内夹板和外夹板之间的缓冲弹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龟挤压受伤,测量时只要控制活动测量柱沿龟背甲移动,卷尺被拉长并贴合在龟背甲上,通过卷尺拉长的刻度得到背甲的长度,同时会推动升降测量尺向上移动,测量出龟背甲的高度,提高测量效率,且测量结果准确,需要测量龟背甲宽度时,控制转动盘转动九十度即可重复测量背甲的宽度。

    一种遥控升降式灯光诱捕网及捕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2687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098111.0

    申请日:2017-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9/02 A01K7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遥控升降式灯光诱捕网,包括一个多边形柱状捕鱼网,多边形柱状捕鱼网包括上多边形骨架、下多边形骨架、侧网布及底网布,侧网布形成多边形柱状捕鱼网的侧面,底网布形成多边形柱形捕鱼网的底面,多边形柱状捕鱼网侧面每一条棱处均设置有一浮在水面上的浮板,浮板上设置有升降机和支撑柱,支撑柱将上多边形骨架支撑出水面,升降机上连接有升降绳,升降绳底端与下多边形骨架的顶角固定连接,在多边形柱状捕鱼网的每一个侧面上均设置有进鱼口、进鱼袖子和锁鱼口,锁鱼口口径小于进鱼口口径;本发明的遥控升降式灯光诱捕网,能够大面积捕鱼,能够实现诱捕,且能够一次性将浅水区和深水区的鱼类捕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