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48385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793298.0
申请日:2015-11-1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K6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溪涧小型鱼类生态捕捞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工具;2)选址;3)筑石坝;4)铺设塑料薄膜;5)掏横沟和纵沟;6)放置渔网;7)收网;8)恢复河床。本发明巧妙地利用了溪涧小型鱼类为避免搁浅而在水位降低时逆流而上的生活习性;捕鱼工具廉价、简单、易得,无机械操作,无耗材和化学药品,能快速恢复原有的自然环境,绿色环保。巧妙地将渔网分成捕鱼网和装鱼网两个区域,使进网的鱼难以逃逸,捕捞效果优良;且10mm的网目大小可以滤掉一龄以内的幼鱼,仅捕捞一龄以上的成鱼,在合理捕捞的基础上,有效的保护了鱼类资源的再生。
-
公开(公告)号:CN10625906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02115.7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 A01K61/00 , A01K63/003 , A01K63/006 , A01K63/04 , A01K63/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鳅科鱼类苗种培育方法。本发明包括操作:在肥水池中培育用于投喂苗种的浮游生物,在苗种投放培育池前将所述肥水池上层水抽到所述培育池中,所述培育池在抽水之前内部铺上薄膜;按照180~220万条/亩投放出膜后能够平游的水花苗种;苗种下培育池3天后,用发酵饵料投喂;待苗种长到1cm,使用鱼用粉末饲料以及由肥水池培育得到的所述浮游生物进行投喂;待苗种长到1.5cm,使用蛋白质含量为40~44wt%的鱼用破碎型饲料进行投喂;待苗种长到3cm,使用蛋白质含量为33~37wt%的鱼用破碎型饲料进行投喂。通过本发明培育方法,苗种成活率达到40~60%。
-
公开(公告)号:CN105393961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10823847.4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鱼类饲养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大口黑鲈早繁过程中受精卵的孵化方法。该孵化方法包括建造孵化温室,所述孵化温室包括孵化池、以及位于孵化池上的温室本体,将附着有受精卵的人工鱼巢放入所述孵化池中,所述孵化温室中配套建立温控系统,控制孵化池水温在25‑28℃。进一步技术方案,在所述孵化池上游建立配套的孵化用水过滤系统,在孵化池下游建立出水结构。实践表明在孵化池中建立控温系统,并控制孵化池水温25‑28℃时,能有效防止大口黑鲈受精卵感染水霉病,大大提高了受精卵的孵化成活率。孵化用水过滤系统可以保证孵化水质并阻挡敌害生物进入孵化池,出水结构也用于对孵化池进行换水或是流水操作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393960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510819067.2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鱼类饲养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大口黑鲈的早繁方法。该方法包括:a、选择亲本鲈鱼在培育塘中的早期培育;b、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的亲本放入透光保温大棚中进行强化培育;c、将附着有受精卵的人工鱼巢放入透光孵化温室中孵化,人为控制孵化池水温。通过本发明方法,大口黑鲈在不需要进行人工催产、人工受精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好水质、营养、溶氧、温度等条件就可以达到自然产卵、自然受精的目的,实践表明本发明在孵化池中建立控温系统,并控制孵化池水温25‑28℃时,能有效防止大口黑鲈受精卵感染水霉病,大大提高了受精卵的孵化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613387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27885.0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鱼类饲养领域,主要是涉及一种鱼类受精卵的孵化装置。该孵化装置包括孵化池,所述孵化池底部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孵化池上方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孵化池内设有用于收集鱼卵的人工鱼巢。所述第二进水口处连接有向孵化池内进行洒水的花洒。所述孵化池底部的第一进水口自下向上向孵化池内供水,使得孵化池内水体可以始终处于流动状态,确保水体内含氧充足,防止鱼卵因粘聚在一起而出现缺氧情况,确保鱼卵正常孵化,另外所述第二进水口由上向下通过花洒将水洒在孵化池的水面上,花洒结构在可以在满足换水量、保证水流的情况下做到减缓水的冲力,避免水流冲破受精卵和/或刚出膜的鱼苗。
-
公开(公告)号:CN105594646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0127929.X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鱼类饲养领域,主要是涉及一种肉食性鱼类的驯食装置。包括通气装置、鱼油加料装置,以及置于水中的饵料盛放部件,所述通气装置、鱼油加料装置的出口均与所述饵料盛放部件底部相通。本发明在使用时,将装有饵料的所述饵料盛放部件置于水中,所述饵料一般选择相比活体饵料价格较为便宜的配合饲料,本发明通过通气装置将气流由饵料盛放部件底部通入饵料盛放部件内部,位于饵料盛放部件内部的饵料就会被气流带起,并处于上下悬浮运动的状态,同时,鱼油加料装置将鱼腥味较重的鱼油通过进气孔进入饵料盛放部件内和饵料混匀,进一步促使鱼误认为投喂的饵料为游动的活鱼,促使鱼进食该类非活体饵料,从而达到驯食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594644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27949.7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鱼类饲养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养鱼的网箱装置。该用于养鱼的网箱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固定有围网,所述固定架通过若干浮箱支撑于水面之上,所述固定架包括若干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浮箱的卡扣机构。本发明通过浮箱将所述固定架支撑在水面之上,使得整个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在水面上进行移动调整;另外浮箱可以根据水位变化进行随动,使得固定架始终位于水面之上,避免在水位发生变化时围网内的鱼逃走;本发明中固定架通过卡扣机构卡扣在所述浮箱上,固定架与浮箱之间无需额外的固定措施。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且易于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0523055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79057.3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K63/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类繁殖用水过滤系统,该过滤系统解决了滤网在过滤水体时网孔易堵塞的问题,同时过滤后水质满足鱼类繁殖要求,且能够为繁殖提供充足的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鱼类繁殖用水过滤系统,包括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的滤网旁侧设有水体搅动装置。该过滤系统在保证过滤效果好的情况下,通过增设搅动装置,解决了滤网的堵塞问题,能保证大量养殖用水的供给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219308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110091530.8
申请日:2011-04-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集蓝藻净化水质的方法,采用在水体内放养食藻鱼类,其特征在于,在控藻水域内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用于放养食藻鱼类的网箱,在每个网箱的底部设置由密网制成的鱼粪收集器,所述食藻鱼类被放养在网箱中,在网箱所在水域边界设置一个鱼类漂浮藻粪拦截网。本发明通过在局部水域通过设置鱼类藻粪拦截网、鱼类拦截捕获蓝藻模块、生态浮岛水质净化模块,以有效控制水源地蓝藻生物量,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含量,改善水质、提高用水安全、并且在经济上能获得循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24728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218347.8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田-养殖塘共作结合水产养殖系统以及养殖方法。该养殖系统包括位于养殖塘内的循环流水养殖区以及由稻田构成的稻虾共作区,循环流水养殖区包括依次布置且循环流通的净水区、鱼类养殖槽以及污水区,稻虾共作区设有与污水区相通的进水口以及与净水区相通的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彼此远离布置。基于该养殖系统的养殖方法包括黄颡鱼养殖过程以及小龙虾养殖过程。该系统使稻田内水体成为“活水”,充分进行了水体营养物质的交换与利用,促进了小龙虾的生长;同时,使养殖塘循环流水养殖区排放的“废物”得到更有价值的利用,净化水体也得到了充分利用,最终实现了养殖污水零排放以及土地利用的最大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