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37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597486.1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 华电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海南绿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C25B11/031 , C25B11/061 , C25B11/052 , C25B11/091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抗腐蚀、强析气性能的镍基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涉及高温、高压工艺,且不使用有机溶剂,降低了环境和操作风险,确保了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其次,该方法支持宏量制备,酸处理可在室温下进行,而等离子体处理可在低温下完成,工艺条件温和,适合大规模生产和实际应用。此外,本方法工艺流程简单高效,使用的原材料易得,设备要求低,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这一特点使其具备良好的经济性和可推广性,能够满足工业化制备的需求。通过该工艺制备的氮掺杂铝镍合金涂层镍网,不仅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还展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和析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56687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761335.0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华电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1/52 , C02F1/58 , C02F1/00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污水处理方法包括絮凝阶段和筛分阶段。具体的,絮凝阶段为在污水内加入硅纤维基质、混凝剂及絮凝剂,混凝剂、絮凝剂及污水中的污染物絮凝于硅纤维基质的外围,形成超尺寸絮体。筛分阶段为采用筛网对超尺寸絮体进行筛分拦截,水流向下一工序。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节约混凝剂及絮凝剂用量,无需建设沉淀池,降低建设成本,且节约建设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750992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410001237.5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华电水务装备(天津)有限公司 , 华电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膜载体及生物膜反应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生物膜载体包括多个生物膜培养单元和固定组件,所述生物膜培养单元上的第一固定点和所述固定组件上的第二固定点配接,当所述生物膜培养单元平铺时,任意两个第一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点相配接的两个第二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因此所述生物膜培养单元为松弛的状态,可在配重环和水流、气流的作用下在预设幅度和范围内波动,进而促进生物反应器内传质过程的进行,促进失去活性的生物膜及时脱落,进而促进生物膜的更新和生长,进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水流气流通道用于减小水流和气流通过的阻力,使水流和气流可以更好地作用于位于上部的生物膜培养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198060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97135.2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华电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 C02F1/52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10/762 , G06N3/045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中混凝剂投加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实时获取絮凝池中的絮体图像,并输入到基于生成对抗网络优化后的U‑Net模型预训练好的矾花分割识别模型中得到矾花识别结果;基于矾花识别结果来提取絮体特征参数;实时获取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质参数;将絮体特征参数和水质参数输入到基于集成学习训练好的混凝剂预测模型中,得到预测的混凝剂投加数据;基于预测的混凝剂投加数据控制混凝剂加药泵运行。本发明能根据实时的水质数据结合絮体特征准确给出合适的混凝剂投加量,能与混凝过程本身的运行机制相结合,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助于实现混凝剂的合理、精准投加,优化资源利用,提高污水处理的性价比。
-
公开(公告)号:CN1193460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05608.X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华电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制氢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包括:制氢单元、制氢原料,制氢原料包括:金属铝和反应介质,金属铝和反应介质反应用于生产氢气;催化剂,用于降低所述金属铝的活化能。通过将制氢单元制得的氢气直接输送至待使用单元,无需设置相关技术中的氢气收集装置,能够避免相关技术中氢气收集装置容易出现爆炸的情况发生,从而达到提升该制氢装置的使用安全性的技术效果。同时,通过设置催化剂,能够降低金属铝的氧化速度,即降低金属铝的活化能,从而增加金属铝与反应介质的接触面积,以达到提升氢气的生产速度的技术效果,进而使得该制氢装置能够实现氢气即用即制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50992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01237.5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华电水务装备(天津)有限公司 , 华电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膜载体及生物膜反应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生物膜载体包括多个生物膜培养单元和固定组件,所述生物膜培养单元上的第一固定点和所述固定组件上的第二固定点配接,当所述生物膜培养单元平铺时,任意两个第一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点相配接的两个第二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因此所述生物膜培养单元为松弛的状态,可在配重环和水流、气流的作用下在预设幅度和范围内波动,进而促进生物反应器内传质过程的进行,促进失去活性的生物膜及时脱落,进而促进生物膜的更新和生长,进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水流气流通道用于减小水流和气流通过的阻力,使水流和气流可以更好地作用于位于上部的生物膜培养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1792548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42808.4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16 , C12P1/02 , C12P1/04 , A01N63/22 , A01N63/32 , A01P3/00 , C12R1/645 , C12R1/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菌种共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防酵母菌和生防芽孢杆菌的共培养方法及共代谢产物和用途。所述共培养基包括葡萄糖、胰蛋白胨和磷酸氢二钾,初始pH值为7~8。共培养方法包括制备共培养菌液和共培养。共代谢产物可用于制备防治荔枝霜疫霉菌或/和芒果胶胞炭疽菌的生物制剂。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生防菌共培养方法可有效提高生防酵母菌和生防芽孢杆菌的生长水平,通过影响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进一步刺激或促进隐性基因簇的表达,诱导产生新的次级代谢物质,从而增强共培养发酵液的生防能力。本发明为生防酵母菌和生防芽孢杆菌的共培养体系构建和研究提供了可行性指导,同时也为果实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领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9254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42808.4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16 , C12P1/02 , C12P1/04 , A01N63/22 , A01N63/32 , A01P3/00 , C12R1/645 , C12R1/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菌种共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防酵母菌和生防芽孢杆菌的共培养方法及共代谢产物和用途。所述共培养基包括葡萄糖、胰蛋白胨和磷酸氢二钾,初始pH值为7~8。共培养方法包括制备共培养菌液和共培养。共代谢产物可用于制备防治荔枝霜疫霉菌或/和芒果胶胞炭疽菌的生物制剂。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生防菌共培养方法可有效提高生防酵母菌和生防芽孢杆菌的生长水平,通过影响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进一步刺激或促进隐性基因簇的表达,诱导产生新的次级代谢物质,从而增强共培养发酵液的生防能力。本发明为生防酵母菌和生防芽孢杆菌的共培养体系构建和研究提供了可行性指导,同时也为果实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领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