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6520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824872.9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杨梅MrMYB6基因及其应用,所述MrMYB6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基于RNA‑Seq、生物信息学的转录组分析以及基因调控网络分析,本发明发现了杨梅果实中具有促进可溶性糖、水杨酸和茉莉酸积累的MrMYB6基因。将该基因转入拟南芥中,发现其能通过提高可溶性糖、水杨酸和茉莉酸含量来促进拟南芥生长。因此,可以将该基因用于植物遗传改良。
-
公开(公告)号:CN1188725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82293.2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果树生草栽培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杨梅生草栽培方法及用途,本发明的杨梅栽培方法在杨梅树下栽种伴生植物,伴生植物可以为波斯菊、鼠尾草、紫云英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有效改善杨梅生长土壤,提升杨梅果实品质,进一步可以减少肥料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农收入。
-
公开(公告)号:CN11823563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553178.2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杨梅产量的WV字型树型及其修剪方法。WV字型为保留2个及以上主枝,各主枝间呈V字型,树冠顶部中空,较对照组及现有的其他改良树型,WV字型的树型提高果实的尺寸、单果重;在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同时增加果实的硬度,使得口感更佳,商业价值提高;提高蔗糖含量,提供良好的甜味,降低草酸和苹果酸含量,减少了果实中不佳的味道和食用杨梅的刺激感;增加了营养物质含量。WV字型的树型提高果实的产量、商品果率、精品果率,提高杨梅农业的经济效益;同时本发明发现WV字型的树型在增加果实产量的同时,还能增加果树的叶果比,有助于维持树势健壮,实现可持续稳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杨梅“大小年”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5707964A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0948993.5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系土壤中帕拉金糖醇和胞苷含量辅助诊断杨梅衰弱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收集同一地区健康杨梅和疑似患病杨梅根系土壤;测定健康杨梅和疑似患病杨梅根系土壤中的帕拉金糖醇和胞苷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如果相对于健康杨梅根系土壤,疑似患病杨梅根系土壤的帕拉金糖醇和胞苷含量均显著升高,则表示疑似患病杨梅得衰弱病的可能性大,如果疑似患病杨梅根系土壤的帕拉金糖醇和胞苷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则表示疑似患病杨梅未得衰弱病。本发明为杨梅衰弱病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诊断方法,且所述方法可在任何时期进行,能早诊断从而早治疗,降低果农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348131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59543.1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79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杨梅雌雄性别鉴定的特异性核苷酸片段,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扩增该特异性片段的上下游引物序列为:上游序列F:TTCCGCTATCCTCTTCC(SEQ ID No.2);下游序列R:AACTACATTGGGTGCTTAC(SEQ ID No.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子标记,可实现准确、快速、简单、低成本的杨梅雌雄性别鉴定,对加快育种进程和实现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此引物已在雌、雄样本各40的群体中成功扩增,鉴别准确率为100%。
-
公开(公告)号:CN106854677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710038332.2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IPC: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SR标记筛选以蜡杨梅为砧木嫁接杨梅接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不同品种的杨梅及蜡杨梅砧木枝条,每一品种和砧木各取样2份以上,提取其DNA;(2)选取已发表的127对SSR引物对步骤(1)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电泳检测、银染显色,检测不同杨梅枝条与蜡杨梅砧木的DNA间的位点多态率;(3)选取与蜡杨梅DNA位点多态率最低的杨梅枝条作为最佳接穗,以蜡杨梅为砧木嫁接该接穗。本发明经过大量实验发现位点多态率与嫁接成活率SR间是显著性负相关,即多态率越高,SR越低。因此选取位点多态率最低的杨梅枝条作为最佳接穗,其嫁接成活率最高,适用作为盐碱地的经济树种。
-
公开(公告)号:CN11907314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0661577.6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杨梅果重和硬度的棚膜促成栽培方法及用途,包括以下步骤:选地选种、搭建大棚、覆膜条件、温度调控、控梢修枝、花果管理、采摘揭膜,其中搭建大棚时大棚采用渡锌管和脚手架组合搭建,大棚顶部覆第一层膜,在距离第一层膜顶部0.8‑1.2m处覆第二层膜。本发明提供的棚膜设施栽培下杨梅单果重与硬度明显提高,尤其是双膜栽培下有利于单果重和贮运性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107548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111511864.6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杨梅果实颜色的KASP分子标记及应用,其SNP位点位于杨梅6号染色体第4,691,249位碱基,利用该单碱基差异设计了KASP引物组合,可用于快速精准地鉴定杨梅该位点的基因分型,从而预测杨梅果实颜色,挑选出需要的果实颜色的种质材料,大大加快杨梅种质材料的选择进度,简便高效,成本低,在鉴定杨梅果实颜色和辅助育种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10696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62795.9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IPC: C12Q1/6895 , G16B40/00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杨梅InDel标记引物组合和指纹图谱,通过试验筛选到了20对InDel引物,利用InDel技术进行了83份杨梅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为我国杨梅种质的起源进化以及浙江种质的驯化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杨梅核心种质群体的构建以及种质资源的育种利用奠定了基础;利用InDel标记,以杨梅种质资源圃中已收集的种质为试材,通过毛细管电泳检测,根据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和标记指数进一步简化引物的使用量,筛选出9对核心标记,建立了首个包含83份杨梅种质的DNA指纹图谱,并提供了使用DNA指纹图谱鉴定种质资源的方法,为杨梅种质资源的准确鉴定以及育种利用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07059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0506516.8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IPC: C12Q1/30 , C12Q1/26 , C12Q1/6895 ,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对健康杨梅、衰弱病杨梅和凋萎病杨梅植株不同组织中的酶活性、化合物含量以及拟盘多毛孢菌ITS表达情况等进行研究,发现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脱氢抗坏血酸和PvITS表达情况(其序列见SEQ ID NO.1)可用于鉴别或区分健康杨梅与衰弱病杨梅或凋萎病杨梅,且PvITS表达情况可用于区分衰弱病杨梅与凋萎病杨梅。本发明的指标、用途或方法能鉴别或筛选出患衰弱病或凋萎病的杨梅树,对杨梅衰弱病或凋萎病的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