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18884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144593.9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7D491/18 , C12P17/18 , C12N1/1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是利用蛇足石杉内生真菌Bjerkandera adusta CCTCC M 2017159对石杉碱乙进行微生物转化,获得了一个结构新颖的石杉碱乙衍生物。本发明提供的石杉碱乙衍生物结构如式(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石杉碱乙衍生物制备方法,是将蛇足石杉内生真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同时加入石杉碱乙作为底物,在25‑28℃、180rpm条件下发酵培养,取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获得所述石杉碱乙衍生物。本发明所涉及的石杉碱乙衍生物为新化合物,结构新颖;截至目前,未见任何天然植物提取法或化学结构修饰法可制备该衍生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发酵条件简单、菌种易培养、转化率高等优势,有助于后续的产业化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7868757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10532097.4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内生真菌,其分类命名为烟管菌Bjerkandera adusta ZJUT-HS8,该菌株已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17年3月31日,保藏编号为Bjerkandera adusta CCTCC M 2017159,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本发明提供的菌株,可通过生物转化法制备具有神经保护疗效的化合物8α,15α-环氧化石杉碱甲。此方法具有发酵条件简单、菌种易培养、转化产率高、具备产业化开发潜力等优点,是一种获得具有神经保护的石杉碱甲衍生物的新途径,为获得活性石杉碱甲衍生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8218884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711144593.9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7D491/18 , C12P17/18 , C12N1/1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是利用蛇足石杉内生真菌BjerkanderaadustaZJUT‑HS8 CCTCC M 2017159对石杉碱乙进行微生物转化,获得石杉碱乙衍生物。本发明提供的石杉碱乙衍生物结构如式(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石杉碱乙衍生物制备方法,是将蛇足石杉内生真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同时加入石杉碱乙作为底物,在25‑28℃、180rpm条件下发酵培养,取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获得所述石杉碱乙衍生物。本发明所涉及的石杉碱乙衍生物为新化合物,结构新颖;截至目前,未见任何天然植物提取法或化学结构修饰法可制备该衍生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发酵条件简单、菌种易培养、转化率高等优势,有助于后续的产业化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7574193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710532106.X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的说是利用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 ZJUT‑HS39对石杉碱甲进行微生物转化,获得了一个结构新颖的石杉碱甲衍生物,如式(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石杉碱甲衍生物制备方法,是将白囊耙齿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同时加入石杉碱甲作为底物,在25‑28℃、180rpm条件下发酵培养,取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获得所述石杉碱甲衍生物。本发明所涉及的石杉碱甲衍生物为新化合物,结构新颖;截至目前,未见任何天然植物提取法或化学结构修饰法可制备该衍生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发酵条件简单、菌种易培养、转化率高等优势,有助于后续的产业化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7868757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710532097.4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内生真菌,其分类命名为烟管菌Bjerkandera adusta ZJUT‑HS8,该菌株已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17年3月31日,保藏编号为Bjerkandera adusta CCTCC M 2017159,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本发明提供的菌株,可通过生物转化法制备具有神经保护疗效的化合物8α,15α‑环氧化石杉碱甲。此方法具有发酵条件简单、菌种易培养、转化产率高、具备产业化开发潜力等优点,是一种获得具有神经保护的石杉碱甲衍生物的新途径,为获得活性石杉碱甲衍生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757419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532106.X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的说是利用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 ZJUT-HS39对石杉碱甲进行微生物转化,获得了一个结构新颖的石杉碱甲衍生物,如式(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石杉碱甲衍生物制备方法,是将白囊耙齿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同时加入石杉碱甲作为底物,在25-28℃、180rpm条件下发酵培养,取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获得所述石杉碱甲衍生物。本发明所涉及的石杉碱甲衍生物为新化合物,结构新颖;截至目前,未见任何天然植物提取法或化学结构修饰法可制备该衍生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发酵条件简单、菌种易培养、转化率高等优势,有助于后续的产业化开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