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列管式换热器及其挡板组件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1410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24376.7

    申请日:2022-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效列管式换热器及其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包括圆拱形挡板和平板形挡板;所述圆拱形挡板的内凹侧朝向平板形挡板;所述圆拱形挡板上设有可供传热管束穿过的第一管孔,所述平板形挡板上设有可供传热管束穿过的第二管孔;所述圆拱形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圆拱形挡板的中部设有开口,该开口位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所述平板形挡板的两端设有开口。本发明的高效列管式换热器通过在内部交替安装圆拱形挡板和平板形挡板,减小了壳程流体对挡板的冲击力,提高了列管式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小了壳程流体在壳体内流动时所受的阻力,提高了流体的质量流率,从而提高了传热系数,降低了壳程进、出口压降。

    变压器油泵密封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7097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29562.3

    申请日:20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变压器油泵密封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可以在指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对油泵进行密封性试验,试验效果好;试验装置包括油箱、动力泵、加热罐、补油箱及用于连接待检测油泵的注油管路和出油管路;动力泵的进口通过连接管路分别与油箱出油口、加热罐出油口及进油管路相连通,进口通过连接管路分别与油箱进油口及进油管路相连通;出油管路分别与加热罐进油口、补油箱相连通;补油箱上连接有加压管路;加压管路上设有一电动阀;注油管路,出油管路,油箱进、出油口及加热罐出油口上分别设有一电动阀;注油管路与动力泵进、出口之间分别设有一电动阀,出油管路与补油箱之间设有一电动阀;动力泵、加热罐及所有的电动阀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变压器用散热器油漆产线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6740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29561.9

    申请日:20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变压器用散热器油漆产线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淋漆模块、底漆烘干模块、面漆模块、面漆烘干模块、面漆晾干模块和智能风机;每个模块均配备有一个独立开关;每个模块上均设有油漆浓度变送器;智能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有A过滤设备,A过滤设备与每个模块之间均通过排风管道相连接;对应于每个模块,排风管道上分别设有一个用于检测管道内排风量大小的风量变送器,排风管道的进风口处分别设有一个A电动阀;智能风机、油漆浓度变送器、风量变送器和A电动阀均与处理器电性连接。该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对智能风机的转速进行自动控制,达到对排风量的自动调整,从而达到节能减耗的目的,并提高智能风机的使用寿命。

    管壳式换热器用曲面折流板组件和管壳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496380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0554281.X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管壳式换热器用曲面折流板组件,包括呈曲面状正六边形结构的第一曲面折流板和呈曲面状圆盘形结构的第二曲面折流板;所述第一曲面折流板的曲面内凹侧与第二曲面折流板的曲面内凹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曲面折流板上设有供换热管穿过的管孔,其中部设有供壳程流体流过的流通缺口;所述第一曲面折流板的面积较第二曲面折流板的面积小。本申请的曲面折流板组件通过弧度相反的两个曲面折流板的相互配合,可以改善壳程流体的流速分布,增大壳程流体的有效流通面积,增加壳程流体流动的时间,提高传热效率;同时可以减小壳程流体对折流板的冲击力,降低壳程压降。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装配有该曲面折流板组件的管壳式换热器。

    一种油泵叶轮动平衡测试工装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8336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260098.8

    申请日:2024-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轮动平衡检测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油泵叶轮动平衡测试工装及其测试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工装本体以及叶轮,所述工装本体包括一体成型且可贯穿叶轮的装配中心轴以及与装配中心轴通过螺纹连接且用于固定装配叶轮的锁紧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油泵叶轮动平衡测试工装及其测试方法通过将装配中心轴一体加工成型,使得保证其同轴度,即后期测试所得的数据更具备准确性;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操作简便、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适合推广实施应用;本发明适用于叶轮动平衡检测技术领域。

    管壳式换热器用曲面折流板组件和管壳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496380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54281.X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管壳式换热器用曲面折流板组件,包括呈曲面状正六边形结构的第一曲面折流板和呈曲面状圆盘形结构的第二曲面折流板;所述第一曲面折流板的曲面内凹侧与第二曲面折流板的曲面内凹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曲面折流板上设有供换热管穿过的管孔,其中部设有供壳程流体流过的流通缺口;所述第一曲面折流板的面积较第二曲面折流板的面积小。本申请的曲面折流板组件通过弧度相反的两个曲面折流板的相互配合,可以改善壳程流体的流速分布,增大壳程流体的有效流通面积,增加壳程流体流动的时间,提高传热效率;同时可以减小壳程流体对折流板的冲击力,降低壳程压降。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装配有该曲面折流板组件的管壳式换热器。

    一种海水用冷却器内外管的胀接工装及其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90939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47289.6

    申请日:2021-09-29

    Abstract: 一种海水用冷却器内外管的胀接工装,包括胀杆,以及成对设置的内管板和外管板;内管板和外管板可拆卸地安装在工作台上;内管板上设有安装孔A,外管板上设有安装孔B,安装孔A和安装孔B的中心线相重合,安装孔A的孔径与外管的内壁直径一致;胀杆上两处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之间的间距与内管的长度相对应;胀杆中设有通孔,通孔的进水孔位于胀杆的端面上,通孔的出水孔位于密封圈之间的胀杆柱面上;所述胀杆上带进水孔一端与进水接头相连。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水用冷却器内外管的胀接工装,该胀接工装具有易于安装,制造成本低且易于推广的优点;对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海水用冷却器内外管的胀接工艺,该胀接工艺具有易于实施的优点。

    风力发电机用冷却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0856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33715.3

    申请日:2021-09-03

    Abstract: 风力发电机用冷却器,包括方形的换热仓;换热仓包括进风仓、出风仓和水冷仓,进风仓、水冷仓和出风仓沿宽度方向顺序排布;进风仓和出风仓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仓安装有风机组件,水冷仓内部安装有换热芯组;换热芯组侧面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延伸至水冷仓外部,分别连接水管对换热芯组通入冷水并排出热水。本发明的冷却器在风机组件的作用下,发电机内部热风由进风口被吸入,经过换热芯组后,再从出风口排出,再次进入发电机内部与发热部件进行热交换,实现初级换热介质空气的循环冷却,而换热芯组由外界水泵提供循环水,即采用工业水作为次级热交换介质,从而保证冷却器整体结构紧凑的情况下加强冷却效果。

    自动换向风机及采用自动换向风机的自清洁风冷冷却器

    公开(公告)号:CN11509553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210527980.5

    申请日:2022-0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自动换向风机,可以改变风机的吹风方向,以满足特定工况的使用需求。对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自动换向风机的自清洁风冷冷却器。自动换向风机,包括电机、叶片驱动机构,以及一组风机叶片,电机的转轴通过叶片驱动机构与风机叶片传动连接;叶片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后侧半壳、前侧半壳,以及一组叶片换向轴;所述叶片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后侧半壳、前侧半壳,以及一组叶片换向轴。自清洁风冷冷却器,采用自动换向风机;在风路发生堵塞时,电机反转,驱动叶片换向轴改变风机叶片朝向,叶片换向轴转至极限位置后,电机的转轴带动叶轮整体反转,反向吹风,将堵塞物吹出,实现自清洁。

    一种变压器冷却系统用数字化油流继电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9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075798.X

    申请日:2024-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冷却系统检测装置,旨在提供一种能检测变压器冷却系统油温和流量,并能计算冷却系统实时的冷却容量,确保变压器稳定运行的变压器冷却系统用数字化油流继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油流指示模块显示变压器冷却管道内是否有油液的同时,中央处理模块可通过温度检测模块以及油流量检测模块计算变压器冷却管道内油液的流量、流速与温度,变压器冷却管道内的油温与油流量通过单个继电器就能监控,且变压器油经冷却系统冷却后被注入变压器底部,能监测变压器底层的油温,智能化与集成化程度高,本发明适用于机电一体化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