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冷却系统用数字化油流继电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9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075798.X

    申请日:2024-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冷却系统检测装置,旨在提供一种能检测变压器冷却系统油温和流量,并能计算冷却系统实时的冷却容量,确保变压器稳定运行的变压器冷却系统用数字化油流继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油流指示模块显示变压器冷却管道内是否有油液的同时,中央处理模块可通过温度检测模块以及油流量检测模块计算变压器冷却管道内油液的流量、流速与温度,变压器冷却管道内的油温与油流量通过单个继电器就能监控,且变压器油经冷却系统冷却后被注入变压器底部,能监测变压器底层的油温,智能化与集成化程度高,本发明适用于机电一体化领域。

    流量控制缓冲放泄阀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9358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77656.7

    申请日:2022-05-05

    Abstract: 流量控制缓冲放泄阀,包括直接管,直接管外部套装有锁紧螺套,直接管和锁紧螺套下方连接有放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放泄阀组件包括阀体、安装于阀体内的转阀芯以及驱动转阀芯旋转的切换把手;转阀芯包括与阀体内部配合的球形密封体以及由球形密封体侧面向外延伸至阀体外部的连接杆,连接杆外端与切换把手连接;球形密封体开设有延伸方向与连接杆延伸方向垂直的通流孔,通流孔内安装有放泄阀芯;球形密封体接近连接杆一侧开设有缓冲放泄流道,连接杆和切换把手内部开设有缓冲阀芯安装孔,缓冲阀芯安装孔由切换把手外侧面贯穿至与缓冲放泄流道连通,缓冲阀芯安装孔内部安装有缓冲调节组件。

    一种盘式电机变压器油泵轴承寿命监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772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46736.0

    申请日:2025-0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油泵设备,旨在提供一种盘式电机变压器油泵轴承寿命监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在盘式泵枢轴内打孔并安装振动传感器实现对盘式泵轴承磨损程度的监控以减少轴承磨损所导致叶轮和电机定转子的损伤,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转动枢轴的内壁安装有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能在油泵运行的过程中能检测转动枢轴的振动,信号处理终端能根据转动枢轴的振动信号生成轴承的磨损数据曲线,使得当振动传感器检测得到当前磨损曲线的波谷大于设定值后,判断当前轴承磨损严重,轴承运行异常,需要工作人员前来检修,本发明适用于变压器油泵检测设备技术领域。

    一种CT端子盒
    4.
    发明公开
    一种CT端子盒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71196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213877.9

    申请日:2024-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互感器端子盒技术,旨在提供一种CT端子盒,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盒盖、盒体以及CT接线板,所述盒盖和盒体组成防护罩,罩设于CT接线板上,盒盖上开设有一中心孔,防护罩通过螺栓经中心孔与CT接线板可拆卸连接,CT接线板上设置有若干接线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一侧开设有一连通CT端子盒内部的通道,通道内设置有与通道相配合的透气塞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CT端子盒通过设置透气塞结构,使得CT端子盒不仅具有良好的密封功能,还可以使CT端子盒内的冷凝水、积水、水汽及时排出,保证CT接线板的绝缘性能以及使用时的安全性;本发明适用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互感器端子盒技术领域。

    一种变压器油风换热器组件试漏器

    公开(公告)号:CN118583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33361.0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制造检验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变压器组件油风散热器的试漏检测,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焊接好一根变压器油风换热器的管子后,利用固定机构把两个塞座固定在一根管子两端的管板上,气管开关阀接入气管,使气源通过进气管向管子内注入适量压缩气体,再关闭气管开关阀,观察压力表压力指针变化情况,判断管子是否漏气,若压力表指数减小,则管子存在漏点,就需要补焊,如此可以及时发现漏点,及时补修,各管子之间影响较小,便于补焊,避免了出现漏气时,无法准确确定某根管子漏气,管子之间空间狭小,不方便补焊,导致的返修不便,延长时间,增加人员劳动强度,以及成本等问题。本发明适用于散热器制造检验领域。

    高效列管式换热器及其挡板组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1410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24376.7

    申请日:2022-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效列管式换热器及其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包括圆拱形挡板和平板形挡板;所述圆拱形挡板的内凹侧朝向平板形挡板;所述圆拱形挡板上设有可供传热管束穿过的第一管孔,所述平板形挡板上设有可供传热管束穿过的第二管孔;所述圆拱形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圆拱形挡板的中部设有开口,该开口位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所述平板形挡板的两端设有开口。本发明的高效列管式换热器通过在内部交替安装圆拱形挡板和平板形挡板,减小了壳程流体对挡板的冲击力,提高了列管式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小了壳程流体在壳体内流动时所受的阻力,提高了流体的质量流率,从而提高了传热系数,降低了壳程进、出口压降。

    变压器油泵密封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7097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29562.3

    申请日:20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变压器油泵密封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可以在指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对油泵进行密封性试验,试验效果好;试验装置包括油箱、动力泵、加热罐、补油箱及用于连接待检测油泵的注油管路和出油管路;动力泵的进口通过连接管路分别与油箱出油口、加热罐出油口及进油管路相连通,进口通过连接管路分别与油箱进油口及进油管路相连通;出油管路分别与加热罐进油口、补油箱相连通;补油箱上连接有加压管路;加压管路上设有一电动阀;注油管路,出油管路,油箱进、出油口及加热罐出油口上分别设有一电动阀;注油管路与动力泵进、出口之间分别设有一电动阀,出油管路与补油箱之间设有一电动阀;动力泵、加热罐及所有的电动阀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油泵状态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028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78616.4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泵状态检测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油泵状态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油泵的运行数据;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原始运行数据进行处理;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模块,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架构,通过反向传播算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训练,使模型能够学习到油泵的正常状态与故障状态的特征;状态检测模块,用于在实时监测油泵运行数据时,利用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对数据进行分类,并输出油泵的当前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或潜在故障;故障预警模块,当检测到油泵出现异常或潜在故障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本发明适用于油泵状态检测技术领域。

    一种盘式油泵半智能装配产线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882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02584.7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变压器行业中流体动力系统的装配与生产,旨在提供一种盘式油泵半智能装配产线及其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承载板,用于工人在其上组装盘式油泵;传送带机构,用于传送承载板;升降装置,用于连接传送带机构;若干工位,设置于传送带机构指定位置处,用于分步对盘式油泵进行组装;限位装置,设置于上U型传送带上且位于每个工位处,用于阻挡承载板移动;若干托盘,设置于指定工位旁侧,用于放置盘式油泵的各类部件;小车,用于将托盘运输至指定工位旁;吊装机构,用于移动组装完成的盘式油泵至指定位置;本发明适用于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智能制造、流体动力学、电气工程和生产工程等技术领域。

    一种油泵叶轮动平衡测试工装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8336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260098.8

    申请日:2024-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轮动平衡检测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油泵叶轮动平衡测试工装及其测试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工装本体以及叶轮,所述工装本体包括一体成型且可贯穿叶轮的装配中心轴以及与装配中心轴通过螺纹连接且用于固定装配叶轮的锁紧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油泵叶轮动平衡测试工装及其测试方法通过将装配中心轴一体加工成型,使得保证其同轴度,即后期测试所得的数据更具备准确性;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操作简便、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适合推广实施应用;本发明适用于叶轮动平衡检测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