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聚光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2034932B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010522047.6

    申请日:2010-10-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聚光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包括衬底和若干个电池单元,衬底由若干个衬底单元构成,每个衬底单元与一个电池单元相连;每个衬底单元由菲涅尔透镜、前表面为平面后表面为球面的第一平凸透镜、凹透镜和前表面为球面后表面为平面的第二平凸透镜依次构成;凹透镜的前表面的球面曲率半径与第一平凸透镜后表面的球面曲率半径相同,第二平凸透镜的前表面的球面曲率半径与凹透镜的后表面的球面曲率半径相同。本发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采用聚光系统一体化的衬底,提高了电池内部光强度,改善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并减少电池功能和电极所需要的面积大小,不会影响柔性电池的便携性,从而大大改善其实用化水平。

    一种制备内嵌光栅结构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17889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110022217.9

    申请日:2011-01-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内嵌光栅结构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在透明衬底上制备透明阳极,采用摩擦法在阳极缓冲层形成光栅结构,从而在透明阳极上制备具有光栅结构的阳极缓冲层,通过在阳极缓冲层上覆型形成具有光栅结构的光伏功能层和阴极,得到内嵌光栅结构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由于光栅结构通过色散和散射作用增加入射光在光伏功能层内的光程,本发明制得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陷光功能,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性能好,器件效率得到了有效改善。

    一种级联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9448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45851.3

    申请日:2013-02-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级联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太阳能电池包括衬底和两个(或以上)电池单元,以及连接各层的间隔层及封装所述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封装层。本发明使用ALD沉积技术形成透明间隔层在电学上分离相互级联的两个(或者多个)电池单元,但是不影响每个电池单元对太阳光谱的吸收,通过调节间隔层的厚度亦可优化级联电池整体的太阳光吸收率。而且这种设计将电学设计和光学设计基本分离,有效的降低了设计成本。同时ALD薄膜具有致密性好,附着性好等优点,能够有效的保护该薄膜层下的电池单元免收外界空气中水氧的侵蚀,起到了封装的作用,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基于PVDF三元共聚物的可调谐光学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1221297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810059069.6

    申请日:2008-01-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VDF三元共聚物的可调谐光学滤波器。它是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镀有增透膜的玻璃基板、介质高反膜、金属薄膜、压电聚合物薄膜、薄膜电极、衬底,金属薄膜、压电聚合物薄膜和薄膜电极两端设有玻璃微柱。或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介质高反膜、ITO薄膜、压电聚合物薄膜、ITO薄膜、介质高反膜和衬底。本发明所利用的压电聚合物的电致形变效应,本发明制备的PVDF三元共聚物薄膜在30V/μm的电场作用下,厚度方向的应变大于15%。这种具有较大的电致形变效应的压电聚合物薄膜在可调谐光学器件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制备内嵌光栅结构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17889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10022217.9

    申请日:2011-01-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内嵌光栅结构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在透明衬底上制备透明阳极,采用摩擦法在阳极缓冲层形成光栅结构,从而在透明阳极上制备具有光栅结构的阳极缓冲层,通过在阳极缓冲层上覆型形成具有光栅结构的光伏功能层和阴极,得到内嵌光栅结构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由于光栅结构通过色散和散射作用增加入射光在光伏功能层内的光程,本发明制得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陷光功能,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性能好,器件效率得到了有效改善。

    一种级联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94481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045851.3

    申请日:2013-02-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级联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太阳能电池包括衬底和两个(或以上)电池单元,以及连接各层的间隔层及封装所述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封装层。本发明使用ALD沉积技术形成透明间隔层在电学上分离相互级联的两个(或者多个)电池单元,但是不影响每个电池单元对太阳光谱的吸收,通过调节间隔层的厚度亦可优化级联电池整体的太阳光吸收率。而且这种设计将电学设计和光学设计基本分离,有效的降低了设计成本。同时ALD薄膜具有致密性好,附着性好等优点,能够有效的保护该薄膜层下的电池单元免收外界空气中水氧的侵蚀,起到了封装的作用,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一种偏振吸收的透明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3413894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40036.X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振吸收的透明太阳能电池,包括衬底、太阳能电池主体和封装层,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主体由透明阳极薄膜层、光电转换层和透明阴极薄膜层构成,所述的光电转化层中嵌有金属光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偏振吸收的透明太阳能电池,由于光电转化层内部嵌入的金属光栅的等离子体增强作用,光电转化层单位面积吸收的光子数相较传统的透明太阳能电池,提高了45.3%;同时因为光栅结构的引入,导致了电极对载流子收集面积的扩大,提高了器件的内量子效率,实现了更高的光电转化效率。

    一种锥体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2569653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42295.4

    申请日:2011-12-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锥体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由柔性衬底、有机太阳能电池主体和柔性封装层依次构成,所述有机太阳能电池主体从光入射面由上到下依次由透明阳极薄膜层、有机光电转换层和阴极薄膜层构成,其中,所述有机太阳能电池为锥体结构,所述柔性封装层的工作面、有机太阳能电池主体的工作面、柔性衬底的工作面均为曲面。本发明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结构成型简单,几何形态控制方便,成本低,有效节省了受光面积;且其制备工艺简单,便于集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自聚光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2034932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22047.6

    申请日:2010-10-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聚光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包括衬底和若干个电池单元,衬底由若干个衬底单元构成,每个衬底单元与一个电池单元相连;每个衬底单元由菲涅尔透镜、前表面为平面后表面为球面的第一平凸透镜、凹透镜和前表面为球面后表面为平面的第二平凸透镜依次构成;凹透镜的前表面的球面曲率半径与第一平凸透镜后表面的球面曲率半径相同,第二平凸透镜的前表面的球面曲率半径与凹透镜的后表面的球面曲率半径相同。本发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采用聚光系统一体化的衬底,提高了电池内部光强度,改善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并减少电池功能和电极所需要的面积大小,不会影响柔性电池的便携性,从而大大改善其实用化水平。

    一种制备中空透射型法布里-珀罗腔滤波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06961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08642.5

    申请日:2010-02-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中空透射型法布里-珀罗腔滤波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下基板上依次形成下介质高反膜层和中空的下薄膜电极层;下介质高反膜层和下薄膜电极层中至少一层的上表面经过表面能改性,使下薄膜电极层的表面能高于下介质高反膜层的表面能;再将压电聚合物选择性地沉积在薄膜电极层上,形成聚合物薄膜层;在聚合物薄膜层上蒸镀形成上薄膜电极层;在上薄膜电极层上依次覆盖上介质高反膜层和上基板。本发明利用压电聚合物这种特性,可制备中空透射型法布里-珀罗腔(F-P)滤波器,制备聚合物薄膜层的同时,就形成所需要的内腔图形,方法工艺简单易行,不损伤聚合物薄膜层,能较好地保证聚合物薄膜层的压电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