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蛋白载硫化锌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9944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0907879.8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蛋白载硫化锌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制备方法是将醋酸锌和硫化钠溶液加入牛血清白蛋白水溶液中反应,反应完成后在透析袋中,用去离子水进行透析,冷冻干燥后获得白蛋白载硫化锌纳米颗粒。该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大规模制备。获得的纳米颗粒尺度均一,分散性好,性能稳定。该纳米颗粒生物相容性良好,具有肿瘤微环境响应性和肿瘤靶向富集性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提高动物生存率。该纳米颗粒在实现肿瘤治疗的同时兼具优异的生物安全性。

    一种BiOCl@酵母超声生物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9846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197526.9

    申请日:2023-09-15

    Inventor: 李翔 干恬 傅译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iOCl@酵母超声生物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BiOCl@酵母生物杂化材料为一种超声催化生物杂化材料。本发明首次开发了一种利用活酵母主动靶向肿瘤区域并原位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定域超声催化气体治疗平台。本发明提供的BiOCl@酵母生物杂化材料能主动靶向肿瘤部位,一方面利用酵母靶向性富集材料提高超声催化性能,一方面利用酵母发酵代谢产物提高肿瘤微环境原有较高二氧化碳水平,从而达到提高超声作用下肿瘤组织一氧化碳浓度的功能,严重影响癌细胞呼吸代谢,尽可能降低附近正常组织一氧化碳浓度至安全值内。不仅克服了纳米材料在体内低靶向性的问题,还使得本超声杂化材料具有十分优秀的特异性杀伤肿瘤效果。

    一种用于危重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风险预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3097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643384.X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危重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风险预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和风险预测模块,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采集患者的肾小管损伤标志物NGAL、L‑FABP、CAF22的浓度,并将肾小管损伤标志物NGAL、L‑FABP、CAF22的浓度除以尿液肌酐的浓度进行校准;风险预测模块内置风险预测模型,用于预测48小时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概率。与现有的临床单一预警指标,本发明的系统预测准确率更高,预警效能更佳。

    一种Mn-In2S3/InOOH纳米颗粒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8194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16719.5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李翔 张田 傅译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n‑In2S3/InOOH纳米颗粒及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MnCl2·4H2O、In(NO3)3溶液加入至Na2S溶液中,后用稀硝酸溶液调pH,得到前驱体溶液;将所述前驱体溶液加至水热反应釜中反应,反应后离心洗涤,得到Mn‑In2S3/InOOH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通过异质结和金属离子掺杂两种方法,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声敏剂的效率,显示了较强的声动力活性,可有效解决声敏剂种类较少、声敏剂结构设计不佳以及声动力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种Fe2O3@Pt多功能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3242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23547.X

    申请日:2021-05-13

    Inventor: 李翔 张田 傅译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2O3@Pt多功能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FeCl3·6H2O、NaCl和NaH2PO4加入至超纯水中,搅拌溶解,得到Fe2O3前驱溶液;将所述Fe2O3前驱溶液加至水热反应釜中反应,反应后离心洗涤,得到Fe2O3溶液;将H2PtCl6水溶液加入所述Fe2O3溶液中,搅拌得到第一溶液;将NaBH4溶液逐滴加入至第一溶液中,滴加结束停止搅拌,离心洗涤,得到Fe2O3@Pt溶液;将Fe2O3@Pt溶液加入至菌种瓶中,加入甲氧基聚乙二醇巯基(mPEG‑SH),超声后,室温下搅拌、离心洗涤,得到Fe2O3@Pt多功能纳米颗粒。可有效解决声敏剂种类较少以及声动力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种基于结构化剪枝的高效图像分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8731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0701012.X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胡浩基 李翔 王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结构化剪枝的高效图像分类方法,其结合基于增量正则化的空间剪枝方法,包括图像数据预处理、图像送入神经网络、网络模型剪枝及重训练、新图像类别预测及分类等步骤。本发明采用一种结构化剪枝的方法对原始网络模型中不重要的权重参数进行修剪,以减少网络模型在进行图像分类时产生的不必要计算量和内存消耗,达到简化图像分类器的效果,最后,利用稀疏后的网络模型对新的图像进行类别的预测与分类。本发明提出的简化方法相比原始网络在图像分类算法中的分类效率提升了近2倍,同时内存消耗减少约30%,并获得了更好的分类效果。

    具有pH和近红外光响应药物释放的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37506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10142324.4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H和近红外光响应药物释放的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复合纤维由聚ε‑己内酯PCL和明胶电纺制成的PG纳米纤维和负载在PG纳米纤维上的载药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组成。所述载药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直径为50‑80nm。其中制备方法包含PCL明胶电纺纤维的合成制备,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制备,化疗药物阿霉素与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结合,结合后的纳米颗粒在PCL明胶电纺纤维上加载。本发明的复合纤维合成方法简单,易于大规模制备。化疗药物加载量高,且具有pH响应和近红外光响应的药物释放,近红外光照射下的光热治疗,实现光热化疗的协同治疗,以期达到更好的肿瘤治疗效果。

    多孔结构钛酸钙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3805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457519.7

    申请日:2015-07-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结构钛酸钙纳米带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的是溶胶凝胶结合静电纺丝法,以钛酸丁酯和硝酸钙分别作为钛源和钙源,乙醇、冰乙酸和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用于调节粘度,通过调控乙醇和冰乙酸的体积比,经后期热处理后,成功实现多孔结构钛酸钙纳米带的合成。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多孔结构钛酸钙纳米带的形成缘于静电纺丝过程中溶剂的不完全挥发。

    一种钛酸锶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01260B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510736005.5

    申请日:2015-11-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酸锶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是溶胶凝胶、静电纺丝和热处理烧结相结合的制备方法。纳米管外径约在200‑300nm,管径50‑100nm。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制备的钛酸锶纳米管具有一维晶体结构,纯度高,可控性好,在光催化、药物载体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设备简单,且具有工艺条件容易控制,成本低廉,产量大,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