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大功率发动机排气管的多腔体消声发电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1319378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40445.9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大功率发动机排气管的多腔体消声发电阵列,包括环形亥姆霍兹共鸣腔、排气管、出音管道、外壁、压电式发电装置;由圆周刚性板、两侧弹性薄板组成的环形亥姆霍兹共鸣腔嵌套在排气管上,排气管在排放发动机尾气产生排气噪声同时,出音管道将噪声从排气管引入环形亥姆霍兹共鸣腔,在正常工况排气噪声的声波频率下产生共振现象,共振现象能够显著地增加系统的振动幅度;弹性薄板带动由压电式陶瓷固支架、金属层、压电陶瓷组成的压电式发电装置振动,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外壁为压电式发电装置和环形亥姆霍兹共鸣腔提供保护。

    一种用于大排量发动机进气口的降噪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14142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403551.2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排量发动机进气口的降噪发电装置,包括亥姆霍兹共鸣腔、压电陶瓷换能器和整流稳压电路;亥姆霍兹共鸣腔连接至发动机空滤器的进气管道上,收集进气口噪声,使腔体发生共振,消耗噪声污染的能量;压电陶瓷换能器由支架和双晶复合压电陶瓷组成,置于上述共鸣腔薄板上,通过振动传导驱动压电陶瓷发电,实现机械能‑电能转换;整流稳压电路将上述压电陶瓷的输出电能整流为稳压直流电并为负载供能。本发明能在降低进气口噪声的同时,利用噪声发电给发动机传感器供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一种跨频段无源反向散射电路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5979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34678.6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赵博 孙俊鸿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射频收发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跨频段无源反向散射电路,包括:上行链路包括一个输入端射频天线_F1,一个匹配网络,一个载波强化电路,一个载波分频电路,一个跨频反向散射模块,一个数字基带,一个输出端反射天线_F2;电源管理部分包括一个整流器,一个带隙基准,一个线性稳压器;下行链路包括一个下行解调电路。本发明利用片上低功耗分频器所获得高频载波的分频输出和高频载波完成跨频段的更高频反向散射。相比于传统的跨频段通信技术,避免了多频段本振的设计,直接实现跨频段的反向散射通信,减少了功耗和硬件开销。同时,能量收集模块与电源管理模块帮助实现无源功能,摆脱电池寿命带来的续航限制,提升了物联网的建设。

    一种可用于大功率发动机排气管的多腔体消声发电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13193784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540445.9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大功率发动机排气管的多腔体消声发电阵列,包括环形亥姆霍兹共鸣腔、排气管、出音管道、外壁、压电式发电装置;由圆周刚性板、两侧弹性薄板组成的环形亥姆霍兹共鸣腔嵌套在排气管上,排气管在排放发动机尾气产生排气噪声同时,出音管道将噪声从排气管引入环形亥姆霍兹共鸣腔,在正常工况排气噪声的声波频率下产生共振现象,共振现象能够显著地增加系统的振动幅度;弹性薄板带动由压电式陶瓷固支架、金属层、压电陶瓷组成的压电式发电装置振动,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外壁为压电式发电装置和环形亥姆霍兹共鸣腔提供保护。

    一种用于大排量发动机进气口的降噪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1414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403551.2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排量发动机进气口的降噪发电装置,包括亥姆霍兹共鸣腔、压电陶瓷换能器和整流稳压电路;亥姆霍兹共鸣腔连接至发动机空滤器的进气管道上,收集进气口噪声,使腔体发生共振,消耗噪声污染的能量;压电陶瓷换能器由支架和双晶复合压电陶瓷组成,置于上述共鸣腔薄板上,通过振动传导驱动压电陶瓷发电,实现机械能‑电能转换;整流稳压电路将上述压电陶瓷的输出电能整流为稳压直流电并为负载供能。本发明能在降低进气口噪声的同时,利用噪声发电给发动机传感器供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