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渣油催化裂化反应机理模型的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55165A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200510048948.5

    申请日:2005-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渣油催化裂化反应机理模型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将石油馏份划分为6个集总,根据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建立6个集总间的串并行反应网络,同时将反应器本身特点与各集总间反应的经验动力学方程相结合,建立了渣油催化裂化反应机理模型。另外,设置了6个装置因数,用以校正各集总间反应的动力学速率常数,提高模型对产品分布预测结果的精度。使用本发明方法建立的模型特别适用于最大化生产异构烷烃的渣油催化裂化装置,实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精度和计算稳定性,预测结果完全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用于变浓度槽的界位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79568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711477030.1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变浓度槽的界位控制方法,属于过程控制领域,用于对混合液的界面进行控制,包括基于浓度值,结合分段拟合函数,确定密度值;基于差压式界位计工作原理得到界位修正值;根据界位修正值与预设的界位目标值得到控制偏差、偏差变化率,基于控制偏差和偏差变化率的取值进行PID过程控制,得到用于对界位进行控制的界位调节阀的控制量的取值。通过在界位控制过程中引入了基于分段函数对溶液密度值进行拟合的步骤,使得控制结果更为符合界位惯性大、呈非线性的特性,同时基于界面修正值得到最终PID过程控制的控制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离散PID控制的方式,显著提高了界位控制精度。

    一种渣油催化裂化反应机理模型的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17337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510048948.5

    申请日:2005-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渣油催化裂化反应机理模型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将石油馏份划分为6个集总,根据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建立6个集总间的串并行反应网络,同时将反应器本身特点与各集总间反应的经验动力学方程相结合,建立了渣油催化裂化反应机理模型。另外,设置了6个装置因数,用以校正各集总间反应的动力学速率常数,提高模型对产品分布预测结果的精度。使用本发明方法建立的模型特别适用于最大化生产异构烷烃的渣油催化裂化装置,实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精度和计算稳定性,预测结果完全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用于鲁棒控制的系统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79567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711477000.0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鲁棒控制的系统辨识方法,属于控制领域,用于对非线性系统参数的取值区间进行确定,包括:建立离散切换模型方程,对离散切换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方程的简洁表达式;获取模型输入输出数据,将模型数据代入简洁表达式中求解,得到方程参数数据集;对参数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过滤得到滤除数据,将滤除数据进行重分配操作,得到重分配参数数据集。通过在确定参数数据集的过程中,基于最大可行集的思想,同时采用高效地近似计算方法,能够快速地辨识出时变系统的参数上下限,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多种辨识方法的不足,能够提高确定参数取值范围的效率。

    基于燃烧时序模型的瓦斯热值预估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0003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011485160.1

    申请日:2020-12-16

    Inventor: 郑信春 金晓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燃烧时序模型的瓦斯热值预估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预设采样周期获取加热炉的历史运行数据和历史瓦斯热值;根据历史运行数据和历史瓦斯热值训练加热炉的燃烧时序模型;获取加热炉在预设时段内的实时运行数据,将实时运行数据输入燃烧时序模型,对燃烧时序模型输出的时序结果进行迭加计算;基于预设权重对迭加结果进行周期性校正,将周期性校正后的输出结果作为瓦斯热值的预估值。根据线性迭加原理将加热炉运行数据与瓦斯热值的非线性关系分解为若干个线性关系,实现瓦斯热值的预估,克服了依靠热值分析仪监测瓦斯热值的限制,无需对工厂系统设备进行改造,能够更广泛的应用于不同的加热炉系统。

    一种电加热管式反应器防飞温控制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5032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1490031.1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加热管式反应器防飞温控制系统,包括电加热管式反应器和防飞温控制设备,防飞温控制设备包括APC控制器、防飞温专家控制器、反应器运行状态判断模块和逻辑控制模块,APC控制器与电加热管式反应器为通信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加热管式反应器防飞温控制方法,设定APC控制器目标温度值和反应器加热电流上下限,并设置阈值温度T1,阈值温度T2和阈值温度T3,采集电加热管式反应器温度,计算出温度差值T4,并执行运行状态工况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在反应器加热时间内,持续执行采集温度和运行状态工况判断。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使得反应器温度控制更加平稳,做到了飞温的提前捕捉和提前干预,防止飞温现象的产生。

    一种适用于流程工业预测控制的稳态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3145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598288.7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流程工业预测控制的稳态优化方法,包括:步骤一、构建原始稳态优化问题,设原始稳态优化问题为优化问题一;步骤二、构建松弛优化问题,设松弛优化问题为优化问题二;步骤三、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所有松弛变量权重;步骤四、计算优化问题二的最优值,构建补充约束;步骤五、改造优化问题一,设改造后且必存在可行域的稳态优化问题为优化问题三;步骤六、求优化问题三的最优解,并将其送入后续的动态控制层,同时,返回步骤四,继续下一控制周期的计算。针对稳态优化问题可行域不存在的情况,利用松弛优化问题的结果,重新构造了稳态优化的数学描述形式,确保稳态优化具有经济优化的意义和效果。

    基于燃烧时序模型的瓦斯热值预估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0003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485160.1

    申请日:2020-12-16

    Inventor: 郑信春 金晓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燃烧时序模型的瓦斯热值预估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预设采样周期获取加热炉的历史运行数据和历史瓦斯热值;根据历史运行数据和历史瓦斯热值训练加热炉的燃烧时序模型;获取加热炉在预设时段内的实时运行数据,将实时运行数据输入燃烧时序模型,对燃烧时序模型输出的时序结果进行迭加计算;基于预设权重对迭加结果进行周期性校正,将周期性校正后的输出结果作为瓦斯热值的预估值。根据线性迭加原理将加热炉运行数据与瓦斯热值的非线性关系分解为若干个线性关系,实现瓦斯热值的预估,克服了依靠热值分析仪监测瓦斯热值的限制,无需对工厂系统设备进行改造,能够更广泛的应用于不同的加热炉系统。

    用于竖式混烧石灰窑的顶温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0395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337080.9

    申请日:2019-12-23

    Inventor: 陈武 金晓明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用于竖式混烧石灰窑的顶温控制方法,包括以竖式混烧石灰窑中窑底风量调节量为调节对象构建顶温控制函数;根据变化情况对窑底风量进行调节。这里的变化情况具体包括顶温变化以及上石量变化,前者基于温度变化和窑况进行PID动态调整,后者则是根据上石量变化和窑况进行风量调节系数的动态调整,最终都是借助计算得到窑底进风量,对石灰窑顶温进行精细化控制。该方法可以提高石灰窑顶温控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实现石灰窑顶温的优化控制,稳定石灰窑煅烧区,进而提高石灰窑煅烧质量,降低焦炭消耗。

    用于鲁棒控制的系统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79567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11477000.0

    申请日:2017-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3/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鲁棒控制的系统辨识方法,属于控制领域,用于对非线性系统参数的取值区间进行确定,包括:建立离散切换模型方程,对离散切换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方程的简洁表达式;获取模型输入输出数据,将模型数据代入简洁表达式中求解,得到方程参数数据集;对参数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过滤得到滤除数据,将滤除数据进行重分配操作,得到重分配参数数据集。通过在确定参数数据集的过程中,基于最大可行集的思想,同时采用高效地近似计算方法,能够快速地辨识出时变系统的参数上下限,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多种辨识方法的不足,能够提高确定参数取值范围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