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不锈钢纳米结构的三维电催化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847760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18542.4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不锈钢纳米结构的三维电催化剂及其应用,本发明的三维电催化剂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1)以硝酸铁、硝酸镍、氟化铵和尿素为原料,泡沫镍铬为衬底,在水和乙二醇混合溶剂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直接生长在泡沫镍铬上的铁镍前驱体纳米片;(2)将直接生长在泡沫镍铬上的铁镍前驱体纳米片在氢气气氛下高温还原,即制备得到基于不锈钢纳米结构的三维电催化剂。本发明的三维电催化剂具有较低的过电势和优异的电催化性能,而且稳定性好,可广泛应用于电催化分解水领域。

    一种双功能的孔道合金电极及其激光选区轰击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659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384951.3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的孔道合金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极以具有孔道结构的合金金属片为导电基底,孔道上宽下窄呈锥形,合金电催化剂颗粒原位负载在孔道内壁,此电极同时具有气体扩散能力和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活性;这种双功能的多孔合金电极采用激光轰击选区合成方法,将两种金属片上下叠放在一起后,通过激光器配备的显微镜使激光焦点汇聚于上层金属片,并使用激光对选定的点区域进行一段时间的轰击,上层金属颗粒刻蚀下层金属片形成孔道结构,同时在孔道中原位负载合金纳米颗粒,一步制得一种双功能的孔道合金电极。本发明所采用的合成方法属于常温、常压、固相、开放体系的制备方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且环境友好未使用有毒反应原料。

    一种近红外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1144283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67265.3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近红外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包括泵浦光源和波导,所述波导为周期极化掺稀土铌酸锂波导Re:PPLN或周期极化稀土、镁共掺铌酸锂波导Re:Mg:PPLN,所述泵浦光源为半导体LD激光器,根据稀土元素的不同采用发出不同波长激光的LD激光器,以使得所述LD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波长与所述稀土元素需要的泵浦波长相匹配。在波导中掺稀土实现了泵浦光源直接利用LD激光器,通过自泵浦和频将信号光的光子转换成可见光的光子。由于泵浦源不需要使用掺稀有元素的激光晶体,从而大大缩小了探测器的尺寸,优化了探测器的结构,实现了可携带的量子信息设备的制造。

    一种原位转化吸热涂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8844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708897.8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转化吸热涂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基底进行清洗、干燥,再将保护材料紧密的固定在基底的表面;(2)设定激光直写的参数,对固定好的保护材料和基底进行扫描照射,得到吸热涂层。所述清洗为:将基底依次浸于丙酮、乙醇、DI水中,分别超声清洗5分钟,然后用DI水冲洗。所述基底材料选自铜、钛、铁、钴、镍、钼、钨、钽、锆、铬或者上述金属的合金。所述保护材料为可以透光的有机材料。本发明采用激光直写涂覆了透明有机物保护层的金属片,使得金属片粗化的同时,表面有机物质碳化,得到了兼具防腐和光热吸收功能的吸热涂层。

    一种自发微针热穴位贴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5917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17566.6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发热微针穴位贴,包括给药层;所述给药层为一面带有若干微针的薄片;所述给药层包括正面和背面,所述微针位于给药层的正面,所述微针上负载药物;所述给药层的背面设有自热层,所述自热层为多孔自热金属层。给药层由金属浆液固化脱模,再进行退火和氢气还原处理,最后负载药物得到。自热层由惰性气流下自热金属与给药层错位对向设置,激光溅射自热金属沉积到给药层背面制成。本发明的穴位贴可以提高载药量,自发热且保温,热量可以起到促进药物渗透、穴位刺激增强的效果,可以提升穴位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一种原位转化吸热涂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8844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708897.8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转化吸热涂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基底进行清洗、干燥,再将保护材料紧密的固定在基底的表面;(2)设定激光直写的参数,对固定好的保护材料和基底进行扫描照射,得到吸热涂层。所述清洗为:将基底依次浸于丙酮、乙醇、DI水中,分别超声清洗5分钟,然后用DI水冲洗。所述基底材料选自铜、钛、铁、钴、镍、钼、钨、钽、锆、铬或者上述金属的合金。所述保护材料为可以透光的有机材料。本发明采用激光直写涂覆了透明有机物保护层的金属片,使得金属片粗化的同时,表面有机物质碳化,得到了兼具防腐和光热吸收功能的吸热涂层。

    一种双功能的孔道合金电极及其激光选区轰击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659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384951.3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的孔道合金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极以具有孔道结构的合金金属片为导电基底,孔道上宽下窄呈锥形,合金电催化剂颗粒原位负载在孔道内壁,此电极同时具有气体扩散能力和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活性;这种双功能的多孔合金电极采用激光轰击选区合成方法,将两种金属片上下叠放在一起后,通过激光器配备的显微镜使激光焦点汇聚于上层金属片,并使用激光对选定的点区域进行一段时间的轰击,上层金属颗粒刻蚀下层金属片形成孔道结构,同时在孔道中原位负载合金纳米颗粒,一步制得一种双功能的孔道合金电极。本发明所采用的合成方法属于常温、常压、固相、开放体系的制备方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且环境友好未使用有毒反应原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