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4820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0857434.8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拉曼检测的二氧化钛固相微萃取探头及制备方法。固相微萃取探头为具有氧缺陷结构的二氧化钛/钛材料,包括载体以及位于载体表面的具有氧缺陷结构的氧化涂层,所述载体的表面经激光高温原位反应后沉积形成具有氧缺陷结构的氧化涂层;所述载体为钛,所述氧化涂层为二氧化钛。所述具有氧缺陷结构的二氧化钛/钛材料是在空气氛围中,采用激光对预处理的钛丝的前端进行烧蚀得到的。本发明通过对钛丝进行激光烧蚀,在钛丝的表面原位反应得到具有氧缺陷结构的二氧化钛涂层。该材料即可固相微萃取探头对待测物质进行萃取富集还可以在萃取后直接作为表面增强拉曼基底,检测待测物质的拉曼光谱。
-
公开(公告)号:CN11313659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384951.3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25B11/032 , C25B11/051 , C25B1/23 , C25B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的孔道合金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极以具有孔道结构的合金金属片为导电基底,孔道上宽下窄呈锥形,合金电催化剂颗粒原位负载在孔道内壁,此电极同时具有气体扩散能力和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活性;这种双功能的多孔合金电极采用激光轰击选区合成方法,将两种金属片上下叠放在一起后,通过激光器配备的显微镜使激光焦点汇聚于上层金属片,并使用激光对选定的点区域进行一段时间的轰击,上层金属颗粒刻蚀下层金属片形成孔道结构,同时在孔道中原位负载合金纳米颗粒,一步制得一种双功能的孔道合金电极。本发明所采用的合成方法属于常温、常压、固相、开放体系的制备方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且环境友好未使用有毒反应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43319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330344.3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黏结粉体催化剂的方法,涉及粉体催化剂黏结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是利用纳米纤维素(CNC)作为黏结剂黏结粉体催化剂。且具体包括:将粉体催化剂放置于玻璃容器(烧杯,离心管等)内;将纳米纤维素和无水乙醇加入上述玻璃容器内形成混合溶液;将粉体催化剂在混合溶液中完全分散形成均匀溶液;取适量均匀溶液滴到导电基底(玻碳电极,碳布,碳毡,钛网,钛片等)上,并进行干燥。该方法的黏结过程无污染,经济环保,同时降低制备成本。与现有技术所采用的Nafion相比,纳米纤维素的使用还可以提高电催化剂的离子传输速率,解决粉体样品因使用类似Nafion的黏结剂进行负载和黏结带来的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下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22873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08832.7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25B11/052 , C25B11/093 , C25B11/081 , C25B11/089 , C25B1/27 , C25B1/04 , C23C18/14 , B23K26/3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以金属片为基底,将基底浸没于金属溶液中,开启激光对基底进行刻蚀,刻蚀完毕得到电催化材料。利用本发明可以制备得到电催化合成氨的电催化材料:贵金属‑混相二氧化钛多级电催化材料;制备还可得到电催化产氢的多功能一体化电催化材料。发明制备的贵金属‑混相二氧化钛多级电催化合成氨材料可通过激光微加工工艺一步法实现气液固三相反应界面的优化和优势活性组分的锚定负载,且用于电催化合成氨中效果显著。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多功能一体化电催化材料同时具有溶液流通、气体扩散、汇集电流的能力和优异且稳定的电催化产氢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9002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115975.4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柔性非对称薄膜的气体流向和流速的检测装置。所述柔性非对称薄膜正面为蜂窝状多孔结构,反面为平面结构;并给出了柔性非对称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柔性非对称薄膜;所述柔性非对称薄膜的正面与带叉指电极的第一柔性薄膜相对放置;所述柔性非对称薄膜的反面与第二柔性薄膜相对放置;所述叉指电极位于柔性非对称薄膜的正面和第一柔性薄膜之间;所述叉指电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连接。本发明的气体流向和流速的检测装置测试气体流速和流向的原理与现有传感器不同,利用非对称薄膜形变方向和形变量所引起的电阻变化,测量气体的流向和流速;利用同一装置可以同时实现流向和流速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69861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09114.7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L3/00 , C12Q1/6851 , C12M1/34 ,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酸扩增检测的缺陷氧化钛/银异质结共振耦合增强荧光传感微流控芯片。在空气中,用激光对钛基底进行刻蚀,得到氧空位缺陷氧化钛阵列,再将其浸没在银盐溶液中,激光对钛基底具有氧空位缺陷氧化钛阵列的一面进行辐照,在钛基底上形成缺陷氧化钛/银异质结,将其作为金属基底,其上依次设置的透明不吸液膜和透明不吸液盖板;所述透明不吸液膜上设有镂空的流道网络;所述透明不吸液盖板上设有若干进样通孔,金属基底、透明不吸液膜和透明不吸液盖板组合到一起得到微流控芯片。本发明的缺陷氧化钛银异质结制备方法简单,可以显著提高微量细菌核酸扩增的荧光强度,从而提高核酸扩增检测的灵敏性,适用于生物医学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970725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088205.5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12Q1/689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4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asG基因恒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本发明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相关基因(SasG)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组,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扩增靶基因的特定区域,从分子水平上实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本申请建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LAMP检测试剂系统可检测样品中低至0.4pg/μ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灵敏度高,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特异性,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提供一种更有效更快速的核酸筛查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31824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146592.2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掩膜版的图案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采用激光直写,待镀基底位于镀膜材料的上方或待镀基底位于镀膜材料的下方,激光聚焦在镀膜材料上制备得到无掩膜版的图案化薄膜。当待镀基底为玻璃,镀膜材料为具有抑菌能力的金属材料时,图案化镀膜可以作为透明导电杀菌玻璃,应用于杀菌领域。当待镀基底为玻璃,镀膜材料为金属材料时,制备得到的图案化镀膜可以与带有微流道的PDMS片基组成恒温扩增微流控芯片,应用于分析化学、生命健康、医学研究、环境检测等众多领域的微流控检测。本发明的方法不使用掩膜版,简单实用,成本低廉,并且可以简单的做到各种尺寸和材质基底的图案化镀膜,应用范围及其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313659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384951.3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25B11/032 , C25B11/051 , C25B1/23 , C25B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的孔道合金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极以具有孔道结构的合金金属片为导电基底,孔道上宽下窄呈锥形,合金电催化剂颗粒原位负载在孔道内壁,此电极同时具有气体扩散能力和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活性;这种双功能的多孔合金电极采用激光轰击选区合成方法,将两种金属片上下叠放在一起后,通过激光器配备的显微镜使激光焦点汇聚于上层金属片,并使用激光对选定的点区域进行一段时间的轰击,上层金属颗粒刻蚀下层金属片形成孔道结构,同时在孔道中原位负载合金纳米颗粒,一步制得一种双功能的孔道合金电极。本发明所采用的合成方法属于常温、常压、固相、开放体系的制备方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且环境友好未使用有毒反应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319890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342406.2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2F1/4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水体净化装置,涉及移动净水技术领域。该移动式水体净化装置包括电源组件以及浮动装置。其中,电源组件包括电源以及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的阳极和阴极,阴极用于在电源的电驱动下与水体接触产生氢气,阳极伸入水体的水面以下,且阳极用于在电源的电驱动下进行阳极絮凝;浮动装置漂浮于水体的水面,且电源设置于浮动装置的表面,阴极设置于浮动装置内,浮动装置位于水体的水面以下的位置开设有出气口;阴极在电源的电驱动下产生的氢气从出气口溢出以推动浮动装置在水体上移动。该净化装置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低成本且长期有效的水体处理技术,同时有效地提高水体净化的效率与质量。
-
-
-
-
-
-
-
-
-